“沉睡千年”的18歲公主,為何頭戴黃金面具,與舅舅葬在同一墓穴

“不戀豪傑,不羨驕奢,自願地生則同衾,死則同穴。”這句話出自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西廂記》的男女主人公張君瑞和崔鶯鶯,是一對相互許諾的痴情男女,一句“生則同衾,死則同穴”表明他們對於愛情的忠誠和情感的堅定。

人們常用這句話來形容夫妻之間的情比金堅,活著的時候睡在一起,死後還要葬在一處,以求地下相見,再續前塵往事。

“沉睡千年”的18歲公主,為何頭戴黃金面具,與舅舅葬在同一墓穴

古代貴族極其推崇這種說法,因而修築許多合葬墓穴,一方面彰顯皇室尊貴,一方面顯示伉儷情深。在內蒙古的地下深處,同樣沉睡著一位“千年公主”和她的駙馬。

修建水庫,一塊青磚敲開千年古墓的大門

內蒙古1985年的炎夏,人們正在奈曼旗的青龍山鎮修建水庫,施工隊工人們正拿著工具在規定地點進行挖掘,挖著挖著,突然聽見“哐當”一聲,工人們的工具砸在一塊青磚上,有眼尖的人認出這塊青磚不是普通磚塊,應該是“墓磚”。

“沉睡千年”的18歲公主,為何頭戴黃金面具,與舅舅葬在同一墓穴

眾人也不敢繼續再挖,施工隊將情況上報奈曼旗博物館。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到現場進行勘察,發現此處正是一座遼代的古墓。

開啟墓穴後,人們驚奇地發現,這是國內第一座、儲存完整的遼代皇族墓穴。墓穴內的隨葬品總共3227件,包括許多做工精美的瓷器,包括遼代白瓷和出自河北定窯的白瓷以及一些綠釉瓷器,其他陪葬品大都是由貴族才能擁有的奇珍材料製成的,比如金銀、玉石以及瑪瑙、琥珀和珍珠等。

“沉睡千年”的18歲公主,為何頭戴黃金面具,與舅舅葬在同一墓穴

同時,人們還發現,這是一座合葬墓,根據隨墓陪葬的《故陳國公主墓誌銘》,可以確定墓穴主人為陳國公主耶律氏,一起合葬的是她的駙馬,也是她的舅舅。

神秘的陳國公主,與舅舅結成夫妻

據歷史資料記載,陳國公主是遼景宗的皇后,後來的蕭太后的孫女。這位公主的名字無從得知,只有封號耶律。陪葬的駙馬名叫蕭紹矩,比耶律氏大了整整十多歲。

根據《遼史》所說,蕭紹矩是在公主16歲時被選為駙馬,死時年僅35歲,壯年去世,官職也只到駙馬都尉。

“沉睡千年”的18歲公主,為何頭戴黃金面具,與舅舅葬在同一墓穴

二人不僅是夫妻,還有一層表叔伯和侄女的親屬關係。二者的關係放在現代社會,屬於近親結婚,是絕對不被允許的。然而,在遼代甚至是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皇族內部普遍存在近親結婚的現象。

遼代皇族婚姻更加嚴格,皇室只能在耶律氏和蕭氏兩族之間進行嫁娶,以此保證血統純正,穩固一家之姓的政治統治。

“沉睡千年”的18歲公主,為何頭戴黃金面具,與舅舅葬在同一墓穴

耶律氏死後與駙馬舅舅埋葬一處,無從考證是因為夫妻情深還是僅僅為了彰顯皇室氣度,至少二人算得上“死同穴”的佳話。

神秘黃金面具,一份穿越千年的捶揲之禮

除常規的皇室陪葬品,出土最為重要的文物就是一件黃金面具,稱得上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鎮所之寶”。

在已知的遼代貴族墓葬中,人們早已發現類似的金屬面具和銀絲網路,主要用於籠絡固定屍體,保持屍身的完整,以防停屍過久導致屍骨散亂,有損後代對墓穴主人形象的直觀感受。陳國公主的黃金面具和銀絲網路是遼代墓穴中儲存最為完整,等級最高的。

“沉睡千年”的18歲公主,為何頭戴黃金面具,與舅舅葬在同一墓穴

該面具由純金製成,比之其他遼代墓穴的銀面具珍貴許多,厚度僅0。05釐米,長20。5釐米,寬17。2釐米。整個面具採用捶揲(yè)技術,由手藝匠人依據陳國公主的模樣,僅靠雙手將薄金片捶擊成形,不僅要復刻公主的長相,由於公主去世時年僅18歲,匠人還需要將公主的年輕展現出來。

“沉睡千年”的18歲公主,為何頭戴黃金面具,與舅舅葬在同一墓穴

整個面具呈現出一個臉型圓潤、雙眼圓睜、鼻樑狹長、鼻翼略寬的安詳端莊的貴族公主形象。面具的邊緣處還有33個小孔,用於連綴銀絲網路,進行面容的固定。

正是由於面具、網路的固定以及手藝匠人的高超技術,人們才能在千年之後親眼目睹一位年輕貌美的公主形象。

“沉睡千年”的18歲公主,為何頭戴黃金面具,與舅舅葬在同一墓穴

同樣的,四川三星堆新發掘的黃金面具和青銅神樹,也承載著古人的智慧和技藝。透過無數的文物古蹟,人類坐上一架時光機器,透過觀摩每一條細緻的紋理,透過每一塊修復的文字碎片,看見距離我們幾千年時光的先輩們過著何種生活,發生過哪些奇聞軼事。感謝這些智慧,讓我們能穿梭在各個時空,在歷史長河內窺見先祖們的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