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區有一塊地盤,“飛”到江夏區境內,已存在70年

武昌區是武漢市的中心城區之一,是武昌的核心組成部分。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並攻佔了楚望臺軍械所,吹響了辛亥革命的號角。

武昌區有一塊地盤,“飛”到江夏區境內,已存在70年

武昌區一共下轄15個街道。其中,有一個街道名叫石洞街道。石洞街道下轄4個居民委員會,即東市社群、建橋社群、白雲社群、萬壽社群,面積約4。2公里,人口不到1萬人,是一個“袖珍”街道。在中國,這樣的街道比比皆是。不過,石洞街道有一點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它沒有位於武昌區境內,而是“飛”到了距離武昌區30多公里的江夏區境內。換句話說,石洞街道雖然位於江夏區境內,卻屬於武昌區管轄。

這樣的地盤,我們稱之為“飛地”。

武昌區有一塊地盤,“飛”到江夏區境內,已存在70年

在中國,存在著許多“飛地”。這些“飛地”的形成,都有一定的歷史原因。石洞街道這塊“飛地”的形成,與著名的漢陽兵工廠有密切的關係。

1890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出於“富國強兵”的目標,奏報朝廷獲批後,在湖北武漢建立了一家兵工廠,最初名叫湖北槍炮廠,後改名為漢陽兵工廠。漢陽兵工廠於1892年開工,於1894年建成。張之洞耗費巨資,從德國為漢陽兵工廠購買了成套槍炮製造裝置,使得漢陽兵工廠能夠生產較為先進的槍炮產品。漢陽兵工廠仿造的漢陽式79步槍,被稱為“漢陽造”,近50年時間裡累計生產了100多萬把,是當時中國軍隊使用的主流軍事裝備。

武昌區有一塊地盤,“飛”到江夏區境內,已存在70年

1949年5月16日,隨著武漢的解放,漢陽兵工廠被四野的後勤部軍械部接收,成為該部的一個修械廠。在上世紀50年代,修械廠屢次改名,先後被叫作“江041工廠”“第703工廠”“國營武漢長虹機械廠”“3303工廠”。

1950年,國家出於戰略考慮,將3303工廠從從武昌城區遷至今天石洞街道所在的位置。那時候,那一片還屬於農村地帶,由老武昌縣管轄。

眾所周知,在上世紀50年代,城鄉差別較為巨大,3303工廠的搬遷涉及眾多幹部、職工及其隨遷家屬的切身利益——畢竟,誰也不願意從城市戶口轉為農村戶口。考慮到這一點,國家就在出臺規定:3303工廠的幹部、職工和隨遷家屬,都保留著武昌城區戶口。

武昌區有一塊地盤,“飛”到江夏區境內,已存在70年

為了方便管理,1953年7月1日,武昌區在石洞設立了辦事處,這就是現在的石洞街道辦事處。與此同時,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分局、武漢市郵政局,也分別在在石洞設立了派出所和郵政局。派出所負責石洞新遷居民的戶籍、治安等,郵政局負責保障他們的郵政服務、通訊功能等。

為什麼取名叫“石洞”呢?這是因為,石洞街道轄區內有一個全長300餘米的天然大溶洞,叫白雲洞,當地人稱為“石洞”。白雲洞裡冬暖夏涼,遍佈鬼斧神工的鐘乳石,歷代以來就是一個遠近聞名的風景區。在白雲洞的前洞口頂,有3個鐫刻的“白雲洞”字樣,是從江夏區走出來的明朝兵部尚書熊廷弼書寫。

武昌區有一塊地盤,“飛”到江夏區境內,已存在70年

石洞街道辦事處與3303工廠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因此,在很長的時間內,石洞街道辦事處設定在3303工廠內。街道辦事處設定的一家工廠內,這在全國都不多見吧?

70年來,石洞街道辦事處所在的老武昌縣,行政區劃經過多次變遷。最初,老武昌縣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為隸屬於孝感專署。1960年1月,孝感專署撤銷,武昌縣劃歸武漢市轄。1961年4月,武昌縣重新隸屬於孝感專署。1965年7月,武昌縣改為隸屬於咸寧專署,即後來的咸寧專區。1975年,武昌縣第二次隸屬於武漢市。1995年,武昌縣被撤銷,改設為江夏區至今。

雖然武昌縣的行政區劃多次變遷,可石洞街道辦事處一直隸屬於武昌區。至於3303工廠,它坐落於白雲洞所在的山中,這裡樹木成林,環境幽靜,風景優美,佔地面積達到了約3。37平方公里。在工廠的附近,有京珠高速公路和滬蓉高速公路途徑,再加上107國道,擁有便利的交通系統。工廠甚至還有一條鐵路專線,與京廣鐵路相連。

如今,3303工廠擁有2300多名工人,已經成為中國較有影響具有現代化水平的轎車座椅及零部件生產基地,形成了覆蓋華東、華中、華南的轎車產品配套鏈。

為了利用好漢陽兵工廠這段難忘的歷史,3303工廠還依託漢陽兵工廠這段史實和白雲洞的自然資源,開發建設“中華第一槍”軍事旅遊區,使之具備遺址公園、軍事主題公園、文化博物館的綜合特徵。

武昌區有一塊地盤,“飛”到江夏區境內,已存在70年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