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廢除科舉制,近代教育的大變革

清史:廢除科舉制,近代教育的大變革

關鍵詞

:清朝實行“新政”、新式學堂的興起

前因:

清朝實行“新政”

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許下,清政府開始實行“新政”。“新政”的內容是在軍事、官制、教育和社會方面進行系統性改革。

清史:廢除科舉制,近代教育的大變革

▲清末新政

後果:

新式學堂的興起

1907年,袁世凱給清朝擬定了推行教育十條措施,建議在全國各地建立新式學堂。這極大地促進了近代教育的興起。愛國學社、愛國女校、大通師範學堂等各類學堂紛紛湧現了出來。

清史:廢除科舉制,近代教育的大變革

▲新式學堂

過程始末

一、袁世凱

最早提出廢科舉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釋出“上諭”,宣佈從丙午(1906年)科開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延續了1300年的科舉制度,被正式廢除。

最早提出廢科舉的,是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他任直隸總督時,曾興辦了女子公學等新式學堂。他發現,相對於考取功名,學堂對生童的吸引力並不大。他認為“科舉一日不廢,學校一日不能大興”。學校興盛不起來,那生童們就學不到實用的知識。

袁世凱因此,萌生了廢除科舉的想法。不過,他要靠一己之力辦成此事,是很難的。他並不是科舉出身,是靠練兵起家的。這使他在教育方面沒有足夠的話語權。

清史:廢除科舉制,近代教育的大變革

▲袁世凱

二、

張之洞

接受袁世凱邀請

這種情況下,袁世凱就得拉攏湖廣總督張之洞一起推動此事。張之洞和袁世凱不同,他中過進士,點過翰林,是“正途出身”的科舉人才,在教育方面比較有權威。

那張之洞作為一個科舉既得利益者,他會跟袁世凱一起提出廢科舉的主張麼?答案是會。

原因就是張之洞受了甲午中日戰爭的刺激。他曾於甲午戰爭之後的1897年,派幕僚姚錫光赴日本考察教育和軍事,想看看日本為何能夠打敗清朝。

這次考察,讓張之洞看到了新式教育的優越,萌生了廢除科舉的想法。因此,他和袁世凱漸漸不謀而合。

1903年3月,袁世凱和張之洞向慈禧太后上奏,請求廢除科舉。朝廷就此展開了商議。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是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王文韶。他說,老夫一日在朝,必以死爭之。這擺明了,是死活不同意的意思。

清史:廢除科舉制,近代教育的大變革

▲張之洞

三、再次上疏

王文韶的態度,對於慈禧太后非常重要。八國聯軍侵華時,他立過“大功”。當時,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跑到了西安。軍機處總共八個大臣,只有王文韶以71歲的高齡陪著慈禧太后。由此,他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寵信。

當時,還有一個人影響著此事的發展方向,那就是慶親王奕劻。

奕劻是當時的軍機領班,可以直接對所議之事下決定。他最大的特點是貪財,凡事都要計較好處和實惠。他掂量著科舉一事沒有油水,又不想得罪人,就沒有明確表態。

清史:廢除科舉制,近代教育的大變革

▲愛新覺羅·奕劻(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9日)

慈禧太后綜合了這些意見,決定不能廢除科舉。袁世凱、張之洞聽後,非常沮喪。但他們也不敢和慈禧太后過分爭執,只能把此事暫時擱置到了一邊。

袁世凱一直沒有放棄,而是在暗暗等待時機。第二年,機會就來了。他發現朝廷受了“日俄戰爭”的刺激,變得不那麼僵化固執了。他決心抓住這個有利的時機,重提廢科舉的事。

1905年,袁世凱和張之洞,聯合兩廣總督岑春煊、湖南巡撫端方等人,一起給朝廷上奏摺,請求立停科舉。

他們在奏摺裡說,“日俄戰爭”中日本能戰勝俄國,都歸功於其教育之發達,我國之所以“相形見絀”,則因教育改革力度太小、步伐太慢。

清史:廢除科舉制,近代教育的大變革

▲日俄戰爭(1904年到1905年間日俄兩國間的帝國主義戰爭)

四、

科舉被廢止

朝廷聽了這些話,意識到了科舉的落後和保守。再加上,此時“攔路虎”王文韶早已世,廢除科舉就勢在必行了。

可是,廢科舉有個大問題,就是當時的舉人、生員等人怎麼辦呢?這可牽扯著數十萬人的前途。當時,山西侯馬的一群秀才聽說訊息後,非常驚慌。他們紛紛上街,表示抗議。

袁世凱等人,對此不會沒有考慮。他們已做出了妥善的安置方案:年輕生員可以安排進學堂;中年以上的,原本已是舉人和貢生的,可優先錄取,入朝為官;優秀的,可經朝廷批准,直接任七品京官在部行走。

朝廷為了讓舉人、貢生等都有去處,還特意增設了很多官職,例如鹽庫大使(鹽運司的雜職)。

可見,朝廷開出了很多優待條件,這使“廢科舉”沒有引起大的騷亂。科舉被廢止後,各類新式學堂湧現了出來,新型知識分子和近代政治精英越來越多。他們有的出國留學了,有的進入了地方諮議局和新軍中,成為了日後的革命力量。

清史:廢除科舉制,近代教育的大變革

▲新型知識分子越來越多

結論

科舉制自隋朝出現到被廢除,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它因西方文明的衝擊,最終未能逃脫終止的命運。清朝廢除科舉,促進了近代教育的興起;客觀上,也為後來的辛亥革命提供了條件。

【參考資料】《清史稿》《竊國大盜袁世凱》《閣學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