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哲學】讀書筆記3:“仁”與“善”

【先秦儒家哲學】讀書筆記3:

“仁”與“善 ”

——阿拉丁956

傅佩榮老師說:“仁”的三個層次都和“善”有關,即:“人之性”是真誠而向善;“人之道”是擇善而固執;“人之成”是止於至善。

也就是說:人之性是向善,所謂“向”就是內心對善的嚮往,是一種力量。力量來自於真誠,只要真誠,就會形成要求自己行善的力量,不行善心裡就不安。孟子說:“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用“水向下流”進行類比,把“向善”的內涵詮釋得非常清晰;

【先秦儒家哲學】讀書筆記3:“仁”與“善”

善是人與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去行善,就是實現你與別人之間的適當關係,如何判斷適當與否?就是擇善的議題了,即:“人之道”是擇善。

人生的道路就是要選擇善,並堅持做下去——擇善固執。既然是擇善,就說明不是“本善”,如果是“本善”,何必要“擇善固執”?已經“本善”了,還選擇什麼善呢?

儒家說善一定出於真誠,這種力量由內而發;不真誠的根源往往在於計較利害;比如坐公車給老人家讓座,如果這個人是自己的父母,當然讓座;為什麼可以給自己的父母讓座而不能給他人的父母讓座?根源在於不夠真誠、不能推己及人;如果真誠,不讓座你就會心裡不安和不忍。

到底該不該讓座,內心都要掙扎一下,如果瞭解懂了儒家的道理,你就能堅持對的選擇;如果不懂,做對了,也是碰巧;這便是儒家的擇善而且堅持一以貫之的固執堅持;

儒家的目標是什麼呢?就是要人止於至善,即:“人之成”是止於至善。

孔子說“殺身成仁”和孟子說“捨生取義”都表示:人生的目的,並不是短暫的生命本身,而是要成就自己“善”的人性,在人生的長河裡,不斷地擇善固執,最後止於至善;

那麼“仁者”和“善人”有什麼區別?有兩點區別:

其一:善人行善,但不知道為什麼應該去行善。有些人從小就喜歡得到別人稱讚,只有老師鼓勵一下、父母肯定一下,他就馬上行善,認為自己是個好孩子、優等生。

【先秦儒家哲學】讀書筆記3:“仁”與“善”

仁者,是真誠的人,行善的力量由內向外,,並不是因為別人的鼓勵和稱讚而去行善。仁者行善是出自於自我內在的要求,唯有這樣才能完成自己對人性的基本要求。

其二:善人通常不會為了行善而犧牲生命,他們可以捐錢,捐命就萬萬不行;到了生死攸關之時,往往三十六計、先保命再說;

仁者則不同,因為了解到人性向善,就理解了為了行善而捨棄生命,非但不是犧牲,反而是完成生命的基本要求。

以上便是傅佩榮老師對“仁”與“善”的精闢闡述,但願對你有所啟發!

2021年6月30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