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好好說話,決定了你的出路

我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李銀河說:

“罵人並不能使你愉快,也不會提升你的生活品質。”

新浪名博主王珣在自己的著作《

你有多強大,就有多溫柔

》中說:

不會好好說話,總是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缺少教養。

李銀河與王珣都強調不能好好說話會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應該好好說話。

可是,有多少人學會了好好說話?

今天,我們結合吳承恩的《西遊記》第15迴文字,來探究能否好好說話,會得到怎樣不同的結果。

能否好好說話,決定了你的出路

孫行者 劇照

01 惡言惡語,換來

怒目相向

唐僧和行者來到了蛇盤山鷹愁澗,玉龍飢餓,吃了唐僧的白馬。

行者在空中,四下找尋,不見白馬的蹤跡。

唐僧想到萬水千山,卻丟了馬,眼淚嘩嘩地流個不停。

行者性情暴躁,大聲喊道:

“師父莫要這等膿包形麼!你坐著!坐著!等老孫去尋著那廝,教他還我馬匹便了!”

唐僧怕玉龍暗地裡來吃自己,扯住行者。

行者更加生氣,叫道:

“你忒不濟!不濟!又要馬騎,又不放我去,似這般看著行李,坐到老罷!”

正在行者的怒火難以熄滅時,觀音菩薩差來的一路神祇趕到,行者讓他們保護師父。

行者來到鷹愁澗邊,高聲叫喊:

潑泥鰍,還我馬來!

還我馬來!

玉龍聽到有人在叫罵,按捺不住心頭火起,縱身躍起,問道:

“是那個敢在這裡海口傷吾?”

能否好好說話,決定了你的出路

白龍馬 劇照

行者與玉龍打鬥,玉龍吃不消,躲回澗底。

行者在上面不停地罵,玉龍只好裝聾作啞。

唐僧見行者沒有要回白馬,就說:

“你前日打虎時,曾說有降龍伏虎的手段,今日如何便不能降他?”

行者見師父當面訓斥自己,就發威說:

“不要說!不要說!等我與他再見個高下!”

行者跳到澗邊,用金箍棒,把鷹愁澗攪得天翻地覆。

玉龍在深澗中坐臥不寧,忍不住跳出來,罵道:

“你是那裡來的潑魔,這等欺我!”

一言不合,兩個又鬥。玉龍鬥不過行者,變成一條水蛇,鑽進了草叢。

行者在草叢裡尋找水蛇,氣得七竅生煙。

行者喚出當坊土地、本處山神,打聽情況。

土地和山神講了玉龍的來歷,建議行者請觀音菩薩幫忙。

你看,

行者嘲笑師父“膿包”“不濟”,唐僧譏刺行者無法“降龍伏虎”;行者罵玉龍“潑泥鰍”,玉龍罵行者“潑魔”。

冷嘲熱諷,狠狠地咒罵,都屬於惡言惡語,換來的只能是怒目相向,大動干戈。

我國評書演員、作家單田芳說:

“打架沒好手,罵人沒好口。”

罵人和打架是一對孿生兄弟。

能否好好說話,決定了你的出路

唐僧 劇照

02 好言好語,收穫

歡天喜地

金頭揭諦到南海請來了觀音菩薩。

行者聽說觀音駕到,就跳到空中,對著觀音大叫大嚷:

“你這個七佛之師,慈悲的教主!你

怎麼生方法兒害我?”

觀音責備行者不知道感謝自己的活命之恩。

行者又責怪觀音不應該送唐僧衣帽,不應該教唐僧唸咒。

觀音笑著解釋:如果不這樣做,你又要無法無天,胡作非為了。

行者又把玉龍吃馬的罪過歸咎於觀音。

觀音說:只有龍馬,才能經歷萬水千山。

觀音讓揭諦到澗邊叫

閏龍王玉龍三太子”

,告訴玉龍菩薩來了。

玉龍對菩薩禮拜,道:

“向蒙菩薩解脫活命之恩,在此久等,更不聞取經人的音信。”

菩薩告訴他:行者就是取經人的大徒弟。

玉龍卻說行者是他的對頭。

行者和玉龍又開始責怪對方沒有提起“取經”的字樣。

菩薩藉機說:

“那猴頭,專倚自強,那肯稱讚別人?今番前去,還有歸順的哩。若問時,先提起‘取經’的字來,卻也不用勞心,自然拱伏。”

行者這才歡喜領教。

菩薩把玉龍變成白龍馬,讓他做取經人的腳力,功成之後,還他金身正果。

白龍馬點頭應允。

行者卻扯住菩薩不放,一連說了4次

“我不去了”

觀音先稱讚行者當年“盡心”學藝,提醒行者不能萌生“懶惰”之心,而要堅定信心;然後,答應行者“叫天天應,叫地地靈”,自己也會親自來救行者;又贈給行者三根救命毫毛,行者可以藉助它們隨機應變,脫災免難。

能否好好說話,決定了你的出路

觀音菩薩 劇照

行者聽了觀音的許多好話,才感謝菩薩的大慈大悲。

你看,

面對行者的抱怨和責難,觀音菩薩

好言勸慰,誠心讚揚,切實幫助,完美地解決了一系列問題,

滿天烏雲頃刻間煙消雲散

,代之以祥雲繚繞,一天喜氣。

03 結語

《增廣賢文》中有句話: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在與人溝通交流時,如果能夠心平氣和,設身處地,就能夠好好說話,舌

蓮花。

願這個世界多一份和平,少一份

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