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寫反思的教師,不是好老師;不會寫書評的閱讀者,不算讀書人

“提供寫作模板,並非限制寫作靈感,而是透過規範的寫作訓練,為學員日後提升寫作能力打下基礎。書評寫作五段法,核心是以提供價值為主導,把書中的核心知識轉化成可落地執行的解決方案。”——摘自《寫作公式:新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釋若著。

上過的課,總是區分不了重難點;讀過的書,往往放下就忘。在基礎教育界享有聲譽的葉瀾教授曾提出這樣的觀點:一個教師寫三十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堅持寫三年教學反思,一定能成為優秀教師。同理類推,是否可以說,一個閱讀者寫十年讀書筆記未必有效果,但堅持寫一年書評,一定能成為優秀的閱讀推廣人呢?

讀書筆記,主要是記錄讀書時的一些知識點的總結、金句摘錄、自己的感悟以及對書中內容的梳理,其形式比較自由,作用是為了更好的理解和記憶書中內容;書評是一種應用問體,是讀完一本書的直接輸出形式,除了完成為自己閱讀成果的檢驗之外,還要對其他讀者有引導和借鑑作用。

既然是應用文體,那肯定有自己的寫作格式和技巧。釋若老師歷經數月,為我們提煉了書評寫作五段法的萬能模型:

第一部分:開篇引言(500字以內),引題、點題、破題;

第二部分:正文(2000-2400字),2W1H結構,寫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第三部分:結尾(100字左右),總結全文,用金句總結乾貨。

萬丈高樓平地起,哪怕是對著模板做填空題呢,最重要的是開始的瞬間。

不能寫反思的教師,不是好老師;不會寫書評的閱讀者,不算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