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為何能成為五子良將?讀三國志才知道,呂布竟是他的手下敗將

很多人讀三國演義時都有這種感覺,曹魏的大將於禁樂進等將,好像主角的經驗包一樣,只會傻傻的帶兵衝鋒,不講究謀略,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曹魏五子良將之首于禁的故事。

于禁為何能成為五子良將?讀三國志才知道,呂布竟是他的手下敗將

于禁字文則是今天的山東泰安人。他本是鮑信的部將,歸王朗統領。王朗見到他之後驚歎道這是個將才啊,於是推薦給了曹操。曹操召見於禁經過一番交談也感嘆是個大將之才,於是讓他做了軍司馬一職,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參謀長。

于禁為何能成為五子良將?讀三國志才知道,呂布竟是他的手下敗將

公元139年,曹操讓他統兵到徐州攻打廣戚,可以說于禁是曹操這邊最早單獨領軍作戰的將領了,可以看出曹操對他的信任。公元194年,于禁又單獨率領部隊在濮陽大敗呂布,並且為曹操攻佔了四座城池。其實曹操在創業前期兵力非常少,能夠單獨引兵作戰的人一定能力非常強並且十分受信任。

于禁為何能成為五子良將?讀三國志才知道,呂布竟是他的手下敗將

公元197年,曹操在宛城討伐張繡,張繡先假裝投降,後來趁著曹操放鬆警惕, 來了個突然襲擊。曹操的部將典韋還有他的長子曹昂全部戰死。當時曹操的所有將領應付不及,都各自退兵以求自保,只有于禁能夠約束部下且戰且退,絲毫沒有混亂。在退往許昌的路途中,他發現路上有很多士兵在打劫百姓,一打聽才知道這些原來是夏侯惇的部隊,都是自己人。但是奈何于禁最痛恨的就是欺壓百姓,所以他立即率兵追討這些人。這些人敵不過,便紛紛跑回曹營去于禁的小報告說于禁造反了。有人勸于禁說,趕緊先向曹公說明情況,免得生成誤會。于禁卻說道:“現在敵人就在眼前,我們應該以抗敵為主。曹公他是聰明人,流言止於智者,我們有什麼好怕的?”於是他依舊不慌不忙的對抗張繡,也正是因為于禁的布放,曹操才得以退回大本營。經過這件事,曹操對於于禁更是十分讚賞,並且稱讚道:“古之良將,何以復加?”

于禁為何能成為五子良將?讀三國志才知道,呂布竟是他的手下敗將

公元200年,也就是建安五年,劉備在徐州反叛,曹操率軍向東攻打劉備。當時曹操與袁紹已經反目成仇。所以他派于禁駐守要道濮陽防備袁紹。果不其然,在曹操與劉備激戰正酣時,袁紹主動出擊進攻于禁。由於于禁防守得當,袁紹久攻不下,打算退軍。就在這個時候,于禁卻主動出擊,攻打了袁紹的側營,袁紹被殺的大敗。這還不夠,于禁還趁機攻取了汲縣,獲嘉兩地,招降敵將20多人。可見他並非是有勇無謀的武夫,而是講究謀略的智將。

于禁為何能成為五子良將?讀三國志才知道,呂布竟是他的手下敗將

于禁憑藉著自己的謀略和軍功所以能夠在曹操稱王時位列前將軍。大家可能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劉備在進漢中王之後,關羽就是擔當的前將軍,可以看出于禁地位之重。當時曹魏五子良將中張合徐晃在長安一帶防備劉備;張遼樂進在東南防備孫權。只有于禁在當時的魏都鄴城,這相當於軍隊總司令啊!這也就解釋了在關羽進攻樊城之後,曹操首先想到是讓于禁帶兵去征討關羽。可後來的結局我們也知道了,于禁兵敗投降,在被孫權送回魏國之後,收到曹丕羞辱最後羞愧而死。

于禁為何能成為五子良將?讀三國志才知道,呂布竟是他的手下敗將

堂堂的五子良將之首,最後卻落得慘死的下場。如果他當時沒有選擇投降,而是和龐德一樣守節不降或許後世對他的評價會高很多。通過於禁的故事,小編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終,就算你一生有太多的輝煌,如果最後不能保持初心,那麼只能是一個失敗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