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微博 | @視覺志

作者 | 小喬

如果提一個奧運會上中國的絕對優勢專案,恐怕所有人都會異口同聲:

乒乓球。

“壟斷”“包攬”等名詞,總伴隨其出現。

輸球就是重大失誤,出局就是意外爆冷。

似乎中國乒乓球的強大,

強得理所當然,強得順理成章。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從中國開始接觸乒乓球,到如今的100多年時間裡。

中國乒乓力量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低谷到頂峰……

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

如果你不瞭解中國乒乓球最艱難的時刻;

你就不清楚如今的強大有多來之不易。

01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老闆,從日本採購10套乒乓球器材。

從此,乒乓球正式傳入中國。

1953年,新中國第一次參加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選擇乒乓球的原因,如今聽來有些心酸:

因為當時,

中國只在國際乒聯擁有合法席位。

幸運的是,中國人和乒乓球意外地合拍。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當時新中國剛成立,國內經濟還比較困難。

而乒乓球相比其他球類,無論對體能、場地還是裝備,要求都不太高,因此迅速在國內發展。

1959年,容國團在第25屆世乒賽上,拿了男子單打世界冠軍。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這是新中國拿到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同時那一年,又是新中國成立十週年。

為了慶祝這兩件振奮人心的大事,一個未來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體育國貨品牌,也有了一個嶄新的名字——

紅雙喜。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這就是中國和乒乓球的初次碰撞。

在當時特殊歷史環境下,結合的恰到好處。

02

隨著容國團的勝利,中國乒乓球在國際上開始有了影響力。

1961年,北京第一次承辦世乒賽。

恰逢三年困難時期,這場比賽的勝利,對全國民眾的激勵顯得尤為重要。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當時世界公認的強隊是日本隊,因此他們勢在必得。

而中國則採用“人海戰術”,派出大量優秀的運動員參加比賽。

結果振奮人心:

邱鍾惠,拿到中國第一個女子世界冠軍;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男子更是包攬了單打前四名:

莊則棟

李富榮

徐寅生

張燮林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國乒隊傳統高顏值)

所以為什麼後來國際乒聯限制參賽人數,跟這也有一定關係。

而在當時,除了乒乓球拿冠軍,還有一件大事,就是中國登山隊登上了珠穆朗瑪峰。

這些體育上取得的成績,對人們的鼓舞是相當巨大的。

中國向世界證明了自己。

自此,全民乒乓時代到來。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那時候乒乓球在國內有多火呢?

火到即使是小學生,也會在課間休息時,藉著一張小課桌,練習打乒乓球。

那時的乒乓球給中國帶來了體育自信,卻又遠遠不止這些。

03

1971年,缺席兩屆世乒賽的中國,應日本邀請,前往名古屋參加比賽。

在此期間,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

“乒乓外交”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比賽結束前三天,美國乒乓球運動員科恩,上錯了中國代表團的專車。

當時中美關係正處於緊張敏感的階段,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讓媒體大做文章。

而車上的世界冠軍莊則棟,此時做了一個大膽的舉動。

他大方地與科恩打招呼,並送給他一份中國的織錦做禮物,率先打破了冰冷的局面。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以此為契機,中國政府隨即決定:

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交流。

此後,中國與美國,乃至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就此開始一一改善。

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乒乓外交”。

小球轉動了地球,一切都開始於一次友善的舉動。

乒乓球在當時中國的對外關係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04

1981年,中國乒乓隊迎來了輝煌。

第36屆世乒賽上,

中國隊囊括七項冠軍,和五個單項的冠亞軍。

在此之前,

沒有任何國家的任何一支隊伍能夠做到。

此後數年,中國在國際乒乓賽事上的地位不可撼動,用一個個耀眼的成績向世界宣告:

中國是個絕對的乒乓強國。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此時的河南某處,

一個小個子女孩,正下定決心,要成為頂尖乒乓運動員。

但她沒想到的是,僅僅在成為球員這件事上,就困難重重。

因為手腳短、個子矮,別說進國家隊了,就連省隊都不想要她。

正在她迷茫之際,那時看起來輝煌無限的中國乒乓球,背後的危機也悄悄種下;

中國乒乓史上最艱難的時刻,即將來臨。

05

對於我們來說,相比乒乓球世錦賽,更熟悉的還是奧運會。

但其實

直到1988年,乒乓球才第一次被列入奧運專案。

不幸的是1988,也是中國敗走漢城的一年。

獎牌名次跌出10名開外,強項乒乓球更是遭遇巨大打擊。

最終只拿到男雙和女單兩枚金牌,男子單打甚至連決賽都沒進去。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1988年漢城奧運會開幕式)

奧運會乒乓的初亮相,以敗局收場。

此後7年的國際賽事裡,男子單打就再也沒拿過冠軍。

40屆世乒賽,男隊所有專案的冠軍都失去了。

41屆,女隊丟了30年來唯一一次團體冠軍;

男子團體甚至跌到了第七名。

一系列打擊,將曾位於世界頂端的中國乒乓球,狠狠拉下了神壇。

當時新加坡的媒體,甚至這樣形容中國乒乓球:

“盛極必衰”。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第40屆世乒賽,瑞典隊成了大贏家)

如果失利一次是偶然;

那這一系列的失敗,讓人不得不反思,也不得不接受中國乒乓球已經走入低谷的事實。

但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一切呢?

06

危機產生的原因是多樣的。

首先,歐洲乒壇新勢力崛起。

熟悉乒乓球的人,一定都聽過這個名字:

瓦爾德內爾。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這位瑞典名將,是中國人的老對手和老朋友。

他也是世界第一個乒乓球大滿貫得主,曾對抗過中國六代乒乓球人。

直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他還拖著有些發福的身材,以39歲的年齡,淘汰了時年24歲的馬琳。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中國隊失利的時候,也正是歐洲隊伍興起的時候。

瓦爾德內爾帶領的瑞典乒乓球隊,開始以其獨創的打法,在國際上大放異彩。

而那時,

中國隊的技術,十幾年不變,早已沒了優勢,甚至是落後了。

其實,中國隊不是沒意識到這個問題。

早在1971年,就有人提出過乒乓球應該培養新人、新打法。

只不過當時,中國隊如日中天,種種成績面前,沒人重視技術上的問題。

18年不曾改變的打法,直到1989年被打敗後,才看清了現實。

不過,技術危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07

自乒乓球進入奧運會以來,極大刺激了各國運動員。

一時間新人輩出,水平也日新月異。

每個人都很拼,使得中國選手想贏怕輸,心理壓力大。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此外,還有一個特殊問題,那就是

“海外兵團”

中國乒乓球人才眾多,競爭異常激烈。

為了有機會站在國際舞臺上,很多球員,包括以往的世界冠軍,選擇了遠走他鄉,代表別的國家參加比賽。

國家培養的運動員,最終成為了對手,不免讓人唏噓。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這次奧運會上58歲的乒乓球員倪夏蓮,就是最早一批“海外兵團”之一。)

不過比這更扎心的,

是海外和國內球員,天差地別的待遇。

曾經36屆、37屆世乒賽的冠軍郭躍華,被邀請去德國俱樂部打球,

年薪十幾萬馬

克;

而38屆、39屆在位的世界冠軍江嘉良,

工資只有100塊人民幣。

按照當時八九十年代的外匯計算,

郭躍華的收入,是江嘉良的幾百倍。

巨大的落差,使得當時的運動員難免覺得灰心失望。

到了這樣一個轉折的關鍵點,要解決這些問題,將中國隊從泥沼中拉出來,絕對不是一件容易事。

08

從神壇下來容易,回去卻是那麼的難。

要改變這一切,就要透過不斷的反思、改善、精進、練習……

在1989年慘敗之後,時任男隊總教練許紹發組建了青年隊。

希望透過挖掘新人、創新技術,縮小和歐洲的差距。

也就是在這個青年隊裡,誕生了日後最為耀眼的

初代雙子星——

劉國樑和孔令輝。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在改善球員待遇方面,則採用成立俱樂部等多種方式,來保障收入和利益。

一系列的行動和不懈努力,使得中國乒乓隊終見到了曙光。

1995年天津世乒賽上,

中國男隊重新捧起了屬於自己的獎盃。

而這一切,用了整整7年。

09

1991年,一個年僅18歲的小個子女生,在第41屆世乒賽上大放異彩。

她曾因身體條件一般,差點連省隊都進不去。

還是女乒教練張燮林看到了她的潛力,力排眾議選中了她。

事實證明了這個選擇的明智。

在之後的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和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她從沒讓冠軍旁落。

她就是我們熟知的

“第一代大魔王”——

鄧亞萍。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而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同樣耀眼的,還有劉國樑和孔令輝的組合。

尤其劉國樑,17歲就因打敗瓦爾德內爾,被世界熟知。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可競技體育魅力就在於,沒人能長勝不衰。

四年後,2000年的世乒賽上,他們再次陷入苦戰,輸給了老對手瓦爾德內爾帶領的瑞典隊。

世乒賽失利後,大家都想在即到來的悉尼奧運會上,把榮譽奪回來。

最終,劉國樑不敵老對手,也就此終止了自己的乒乓球員生涯,成了那個“不懂球的胖子”教練。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另一個單打球員孔令輝,壓力是巨大的。

他與瓦爾德內爾的對決,也成為奧運乒乓賽場上,最經典的一場。

最終,孔令輝以3:2艱難地贏下了比賽。

情緒很少外露的孔令輝,在那一刻狠狠親吻了衣服上的國際,激動到無以復加。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那一次也成就了歷史罕見的一幕:

三個大滿貫選手同時站上領獎臺。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曾經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網友說:

“我是那個時代成為球迷的,那個時代也有一個好處:

失敗太多,所以什麼比賽都很重視,偶爾拿一次冠軍哪怕是雙打都跟過年似的。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2000年世乒賽,中國2:3輸給瑞典,看臺上的球迷哭了)

這話一點不誇張,也許現在的人很難想象:

中國隊從來就不是百戰百勝的,

那時的中國隊贏得比誰都艱難。

而只有懂得那時的艱難,才能更好地擁抱現在的勝利。

再後來,更多優秀的球員入場。

王勵勤、王皓、馬琳……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王楠、張怡寧……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張繼科、馬龍、許昕……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2008北京奧運會的輝煌……

中國乒乓球隊人才輩出,再次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峰。

與此同時,很多本質、心態、和精神上的東西,也在悄悄改變。

10

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也是使用小球的最後一屆。

之後

乒乓球從38mm改成了40mm。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雖然小球換大球,看起來是我們吃虧了;

但實際上積極推行這項改革的,正是我們自己。

為什麼明知道吃虧還要去做呢?

因為重回巔峰後,有些觀念上的東西,變了。

我們不再將輸贏作為最大的目標。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在早期,

乒乓球冠軍是民族英雄,人們不允許他們失敗。

因為那時的中國需要冠軍來證明自己。

現在不一樣了。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推行的

“養狼計劃”

也就是幫助外國人提高乒乓球水平的計劃,我們熟悉的福原愛、和前不久混雙贏了的伊藤美誠,都是計劃培養的運動員。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這些行為,

看起來都是和拿冠軍是相悖的,為什麼要去做呢?

因為如今我們對乒乓球的態度,

早已跳出了過分計較得失的小格局。

乒乓球對於中國的意義,早就不是一項體育賽事那麼簡單了。

特殊時期,

它是小球轉動地球的象徵,是政治交往的紐帶;

而小球變大球、養狼計劃等推行,

讓世界看到了我們的格局

乒乓球的發展史,更是我們國家的發展史。

差點「死」在9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

它告訴我們:

沒有任何一次成功是簡簡單單獲得的。

我們曾經只有乒乓球,曾經和全世界對抗,曾經掉落神壇,曾經從低谷再重回巔峰……

這一切,

靠的都是一代又一代人艱難又不懈的努力。

只有真正地瞭解這些,才能真的明白我們的強大之處。

才能讓我們的國球,長盛不衰。

資料來源:

紀錄片《國球長紅》《漫談中國乒乓百年發展史》《乒乓球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