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馬刺人需付出什麼代價?成功之道在於犧牲

成為一個馬刺人需付出什麼代價?成功之道在於犧牲

即使身處充滿冠軍遊船和拉里·奧布萊恩杯的生涯當中,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在過去20年間的大部分時間裡,聖安東尼奧以外的人對馬刺球星反應並不熱烈,只是禮貌地欣賞。我們親眼目睹他們遭受令人心碎的失利、咬牙挺過荒唐的傷病,直到接近職業生涯的尾聲才得以慶祝。這對小球市的運動員來說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但他們的不尋常之處在於他們的成就,最重要的是取得了多個冠軍。

可以預見一旦託尼和馬努獲得名人堂資格,隨之而來的就是無腦的爭論。有人會說他們缺乏個人榮譽和資料,爭論他們的冠軍是在蒂姆-鄧肯領導、格雷格-波波維奇所執教的球隊打球的附屬物,以及他們的資格主要取決於他們作為國際球員的地位。然而,這是他們選擇的道路。

有一段時間,馬努-吉諾比利是除科比-布萊恩特以外,最致命和最恐怖的得分後衛。事實上,一些資料(每100回合和勝利替代貢獻值)真正顯示在季後賽中他們處於相同的水準。吉諾比利很久以前就可以離開我們,成為NBA名副其實的超級巨星,他一直具備這種能力,能在另一支球隊承擔更多的得分重任,成為無可爭議的焦點(和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

但是,馬努選擇呆在這裡。犧牲資料和金錢(甚至是首發的位置) 去獲成就偉大的機會。他願意冒著被歷史上第一大前(我真的相信他應該獲得05年的FMVP,蒂姆仍然在2013年能夠獲得第三個MVP)和最偉大教練的陰影所掩蓋的危險,換取總冠軍。儘管馬努和科比都喜歡成為關鍵時刻的英雄,但他確實在某一方面超越了科比。因為馬努只想贏,不計任何代價。他從來沒有和隊友有過不和,也從未想過驅趕他們。他從來沒有自私地控球以至於讓他的投籃形成進攻籃板得分,稱為“馬努式助攻”(注:這裡是影射The Kobe Assist,科比投丟了,但是隊友在籃下可以很輕鬆地補籃補進,這種情況資料上是不算做是助攻的,但是人們發明出了這樣一個詞來展示科比的貢獻。)。

託尼-帕克在球場上忍受了近十年的,來自像父親一樣的波波教練的責罵(2012年,丹尼-格林無意中替他分擔了部分怒火。),同時也因為季後賽的失敗而招致馬刺死忠的大多數批評。多年來,人們一直在竊竊私語帕克的真正野心;他的忠誠只是對冠軍和金錢的忠誠,一旦這些東西枯竭,他就會離開。

有人抱怨他不是傳統的控球后衛,他更傾向於得分,沒有投射,受傷太過頻繁(實際上他僅僅只在賽季末遭遇過一次傷病,只有兩個賽季出場少於60場,而且不包括季後賽),他的妻子讓人分心(還記得伊娃嗎?),他效率很低,防守能力也很差。他的維基百科主頁上甚至有一章節標題是“未能獲得第五個冠軍”,而不是像蒂姆和馬努那樣叫做“職業生涯後期”。

他花了多長時間最終才遠走聖城?十七年。至於他的季後賽短板?他的季後賽得分超越了拉里-伯德、大夢、張伯倫和德克-諾維茨基。他是NBA歷史上在季後賽中僅有的8名得分至少3000分、800次助攻、500個籃板和150次搶斷的球員之一(其他7位是喬丹,伯德,魔術師,科比,勒布朗,皮蓬和丹尼斯-約翰遜)。他是進入NBA和贏得NBA冠軍的最年輕的後衛之一,他是馬刺隊史上第二大季後賽得分手,在NBA歷史上排名第九。

然而,一個又一個賽季,他選擇在得克薩斯州南部默默無聞地辛勤工作。為什麼?為什麼在落選全明星,甚至在2012年落選常規賽MVP以後!為什麼,在帕克接管球隊奪得隊史第二冠的那個夏天,制服組積極招攬傑森-基德以後(是的,我知道,斯彼迪-克萊斯頓,注:當時為帕克的主要替補)?為什麼,在經歷了三年無冠和鄧肯明顯下滑之後,2010年,28歲身處巔峰的託尼為什麼不試水自由市場,追逐更高的薪水呢?

我想,在下面引用的2007年的這句話中,能夠找到答案。

當談論最佳控衛時,很多時候他們都不會提到我。但這不是我的主要動機。他們可以談論傑森-基德,史蒂夫-納什,德隆-威廉姆斯和克里斯-保羅。我仍然擁有最多的戒指。

可能沒有馬努那麼顯而易見,但很顯然託尼也同樣渴望勝利,不管付出多少代價。

當外部人士討論馬刺的成功之道時,他們提到的都是防守端的努力,進攻端的高效,還有為了更好的投籃機會而耐心地傳導球。但這都不是關鍵。這不是馬刺的成功之道,這是波波的成功之道,波波的體系。

馬刺的成功之道與成功的婚姻有著更多的共同之處,而不是由國家媒體眾多成員所定義的任何特質。我有幸在自己的生活中見證了幾次成功而漫長的婚姻,我想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這種共同的特質是:犧牲。

別誤解,愛、喜歡、激情、交流、決心、靈活、善良、耐心,這些對於任何方面的成功都至關重要。但最終,犧牲讓馬刺與眾不同;這種不同在於我們幫助配偶時付出的努力;這種不同在於不管我們是把家庭還是事業放在優先位置;這種不同在於我們對朋友的寬容和奉獻。同樣重要的是,雙方和個人都必須有所犧牲,以免一個人負擔過重或心懷怨恨。

聖安東尼奧馬刺的偉大遺產,就像許多婚姻一樣,取決於個人和社群的承諾:為了更宏偉的目標、為了整體的成功做出犧牲。此外,也取決於這種承諾能否在現在和長期持續下去。對丹尼-格林來說,是犧牲了更大的合同。對大衛-羅賓遜來說,是退至幕後,讓蒂姆領導球隊。對蒂姆-鄧肯來說,是給自己打上“無聊”的烙印,還有其他。每一個馬刺人都付出不同的代價;用不同的代價留在這裡。

也許這正是那位遠赴加拿大的超級巨星身上所缺乏的。也許並不是因為利己主義的經紀人舅舅的影響而導致他離開阿拉莫。也許這整個鬧劇實際上是一個不滿足的明星球員秘謀的結果,他不想看到為了讓球隊輝煌而讓自己的星光變得暗淡。

如果真是這樣,那不能助長這種心態。這不是馬刺的打球方式,也不是馬刺贏球的方式。20年的勝利證明犧牲是取得勝利的途徑。所以,不帶惡意地說,是時候說再見和祝君好運。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呆在這個小城市。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呆在這支隊伍。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成為它的粉絲。但在他們最好的時候,他們值得。我只能希望德馬爾-德羅贊已經知道這一點,作為球迷,我們對待他要比當初對待阿爾德里奇更為公平。

但是在那之前我會一直堅守信念。Go。 Spurs。 Go。

成為一個馬刺人需付出什麼代價?成功之道在於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