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是怎樣處理書法的韻味的

書法大家如何把握書法的“韻味”

書法家是怎樣處理書法的韻味的

黃庭堅說,書法以韻為主,我們欣賞書法,也常說有韻味,那到底什麼是書法的韻味呢?

提到韻,就不得不講中國的繪畫和詩歌。

韻是“隱”,心隨筆運,取象不惑而有韻。

最早提出‘韻’的是六朝謝赫的《古畫品錄》。他提出的品評人物畫的六條標準,第一條就是,氣韻生動是也,五代的荊浩在《筆法論》中說,氣者,心隨筆運,取象不惑。韻者隱跡之行,備遺不俗,這樣“韻”就從繪畫中的氣韻中突出來了,形成了韻味,餘味,象外這樣的審美情趣。暗示了書法的韻味是隱晦的,不露太多痕跡。

韻是“虛”,空靈虛幻而有韻。

唐詩就最講究韻味,唐代的詩人司空圖,認為好詩必須有韻外之致,味外之旨。要超以象外,得其環中。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指出了韻味必須從跡象以外,虛空處去求索。從不著一字中去領會韻外之致。宋朝嚴羽以禪喻詩提出,作詩應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所有這些描述,無非強調一個“虛”字。

韻是“餘”,意猶未盡,餘音繞樑而有韻。宋代範溫在他的《潛溪詩眼》中,對“韻”做了探索性的解釋,他說有餘意之謂韻,不足而有韻。

書法家是怎樣處理書法的韻味的

書法中的“韻”,體現在黑白的對比當中,調整黑白對比的變化,可以產生瀟散,天真,簡淡,生拙的藝術效果。楊凝式的字。從顏真卿,歐陽詢入手,而加以縱逸。他的《韭花帖》,出於顏而入於王,寫得超脫含蓄,清新脫俗,其秘密就是,在空白上下足了功夫。顏字原本行距寬字距窄,空白排列的較為勻整。楊凝式一反常態,故意拉大字距和行距空白。如“實”字的寶蓋頭與下部拉開距離,留下一段空白,頓時有了疏朗的感覺,引起人們新的意想。

書法家是怎樣處理書法的韻味的

韻味,便也從這空白處生出。

書法中的“韻”,還體現在筆法中,筆筆中鋒,處處實筆則無生氣,也缺乏韻味,增加側鋒飛白等虛鋒,書法的逸氣頓生,便有了虛和韻致。米芾在和宋仁宗談書法的時候說,蔡京不得筆,蔡卞得筆,而乏逸氣,蔡襄勒字,杜衍擺字,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子,臣刷子。米芾自言刷字,實則革新,大膽變古法。以側扁之筆盡力追求“刷”的虛靈,追求自然的意趣,在虛鋒中蘊含著天真的韻致。

書法家是怎樣處理書法的韻味的

筆法也講究“有餘味”,就是要避免處處用力,要有不著力處,用筆欲斷還連其中若不經意處自有一番蘊蓄。筆未盡而意愈遠,則韻味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