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有感:你所有的困惑,都能找到答案

國慶假期,我於書店邂逅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翻了翻開頭,被他痞痞的文風吸引,於是把它帶回家。並用了三週的時間讀完了《我的精神家園》。

完了之後,我有一個感受:這

是個活得清醒的人,他看世界的方式很特別,他的奇思妙想,常常會帶給人驚喜,他的詼諧文字,他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思考,都是寶藏。

如果你對你現在的生活不滿意,如果你正處在迷茫期,我建議你讀一讀這本書。

讀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有感:你所有的困惑,都能找到答案

王小波的一生

1952年,王小波出生於一個高階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教育部的幹部,因為母親孕期受刺激的原因,從小身體不好。

少年時期唯有與書相伴。長大後,先後做過知青、工人,然後考上大學,去美國留學。

在父親苦口婆心的勸導下,依然選擇了寫作。

著有小說《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王二風流史》以及雜文《沉默的大多數》、《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和《我的精神家園》等。

他的文章兼具荒誕和現實交錯,充滿哲思和藝術的美感。有人欣賞他特立獨行,有人讚美他的浪漫唯美,有人驚歎於他的天馬行空,然而,縱觀他這這短暫的一生,他從來沒有放棄的是對自由、對真理的追求

讀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有感:你所有的困惑,都能找到答案

王小波的精神家園

《我的精神家園》是王小波的雜文集,裡面收錄了他的五十多篇雜文,內容涵蓋了文化、社會和藝術領域。

從插隊下鄉到美國留學,從文化園地到李銀河的書。讀這本書,就彷彿與一位相識已久的老友聊天,讀來酣暢淋漓,常有撫掌一笑的衝動

王小波的書裡最難得的就是真實,他用犀利的文風講述樸素的道理,將樸素的道理融合於一個又一個的故事當中。

讀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有感:你所有的困惑,都能找到答案

夢想是一定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王小波提到一個詞,偉大一族,何為偉大一族?是指想要開創偉大事業的人。一般這樣的人以象牙塔裡的學生居多。如何辨別呢?眼睛裡閃著夢想光芒的就是。

偉大一族,儘管現在過得不是很好,但是相信未來會變得美好,相信自己想要的終將透過努力而得到。

為懷揣希望,所以能忍受寂寞,忍受清貧,不得不說,人類所以會不斷進步,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有夢想的支撐,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世界,改變社會

然而,出了社會之後,大多數人都磨滅了心中的熱情,曾經的理想、信仰都不復存在。

如果你觀察能力夠好,你就會發現,那懷揣夢想些的偉大一族,他們對生活更加充滿熱情,也更投入,他們不是觀察者,他們積極地體驗生活,哪怕是失敗的體驗。

夢想不是年輕人才有的專利,我的爺爺,80多歲的老人,依然在學習,對生活充滿好奇,他學習翫微信,發紅包,語言聊天,玩抖音,他還會拍影片。

而我公司的那群中年人,在孩子上大學之後,才開始撿起他們曾經的夢想,攝影的攝影,釣魚的釣魚去,甚至還有人組團去學水彩。

而我的同學們,在上班帶娃之餘也在充電學習,各種考證。

星爺說過:如果沒有夢想,那和一條鹹魚有什麼區別,而馬雲也說過:夢想是一定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人過中年而不老,是一種讓人羨慕的能力。而包持青春狀態的除了化妝品,還有成為偉大一族的一份子

讀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有感:你所有的困惑,都能找到答案

儀式感是讓一個人不是苟活於世的證明

匈牙利小說《會說話的豬》,講到一群農場的種豬在發騷,它們嫌棄人造母豬身上光禿禿的,播種都播得毫無趣味,哪怕在母豬背上粘上幾撮毛,也總好過光禿禿啥也沒有的強。

就連豬配種都講究點氣氛,更何況做人呢。一個人一旦變得庸俗人無趣會讓人失去與之交流的慾望,估計到時候別說發牢騷了,看都懶得看一眼。

我知道有不少人都認為生活不就是務實嗎,不就是生下來活下去,整那麼多虛的幹嘛,要那麼多儀式感幹嘛。

儀式感這東西不能吃又不能喝,只會白白折騰了自個,什麼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什麼愛我就要抱抱我。那都是女人們想盡辦法折騰男人們的。

但是其實,

儀式感存在的意義就是給平淡無奇的生活加點氣氛, 就像一杯白開水裡加一勺白糖,讓日子多一點點甜

可見儀式感是很有必要的,生活中好一點的氛圍會讓人的心情愉悅,人一旦開心了,即使遇到點麻煩事也就順便給解決了。

苟活於世正是因為很多人覺得不配擁有好的東西,覺得自己不年輕了,不配追求美好的東西,才一點點放鬆對自己,對生活的要求。

氛圍或儀式的本身也不過是提醒了我們在為生活奔波忙碌的同時,不要忘了愛自己,在匆忙趕路不要忘了欣賞路邊的風景

縱然外面風雨交加,我心依然穩如泰山。

讀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有感:你所有的困惑,都能找到答案

當人類變得無下限的時候,也就沒有了尊嚴

在《我的精神家園》裡,有一個高頻詞彙—尊嚴。當作家大聲呼籲尊嚴的時候,恰恰是人類最缺少尊嚴的時候。

他談個體,談居住環境,談人文氛圍,談飲食衛生。這些無不涉及人類的尊嚴。

王小波很坦誠,他從不迴避國人的劣根性,比如責任感的缺失,比如除了對家人對單位有責任,對其他事務都是漠不關心的狀態

正是這些狀態加速了社會環境的惡化,從而給別人留下了很惡劣的印象。比如曾經的老北京啥樣。

為什麼後來的人們沒有了尊嚴,歸根結底是自己弄丟了。當一個社會開始不要臉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我們誰也無法預知。

王小波對於社會上的種種亂象不是一貫的批評,而是懷有深切的理解和感同身受,一個沒有被尊重過的人,大機率也不會尊重別人,一個沒有被善待過被愛過的人,也很難發自內心的愛別人體諒別人。

他們之所以變成我們討厭的樣子,根本原因在於缺乏好的示範,也沒被好好對待過。自然而然也缺少了同理心,變得越來越在乎自己的利益,無視其他人的利益

我們都想要被善待,受人尊敬,過上體面的生活,那麼就從善待那些弱勢的人,給弱者體面與保護開始。

如此,我們的生活方可變得越來越美好。越來越體面,越來越有尊嚴。

讀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有感:你所有的困惑,都能找到答案

結語

王小波以他那穿雲破霧的文字,在他身故後,給予當代青年溫暖和力量、鼓舞和指導。不知有多少人從他犀利的文字裡得到啟發。他的大膽和真實,令無數人汗顏,他對真善美的追求,又不知感動了多少人。

如果你正迷茫不知方向,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卻又不知要如何改變,我的建議是讀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也許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重建你的精神家園,從讀王小波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