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是一個風向標,能讓我們看到方向,但美中也會留有不足

BIM

是建築業的一個風向標,代表了建築建築行業的最領先的數字技術水平,但雖然其發展極為迅速,各個方面也應用的比較到位。其實並不像有些機構宣傳那麼無敵與完美,其不足之處還是相當多的,今天小編就與各位聊聊BIM應用的不足在哪裡?缺點有哪些?

BIM是一個風向標,能讓我們看到方向,但美中也會留有不足

BIM內容之間的演繹問題,根據對於“演繹”定義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系統或元件相互之間的資訊交換及利用所交換資訊的能力”。又“BIM軟體之間缺乏演繹的能力,在美國營造業中造成巨大的損失”。而從NIST(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andards and Testing)研究中發現軟體之間缺乏演繹性造成建產業大約每年156 億美金的損失。

BIM是一個風向標,能讓我們看到方向,但美中也會留有不足

BIM內容本身的質量問題,根據統計,僅次於軟體之間“演繹”問題的瓶頸便是BIM培訓內容本身的質量問題。由於每個產業的差異性,加上各產業內的競爭,BIM缺乏統一製作的標準、格式,以及適當的過濾機制。物件質量缺失包含了:資訊不穩定(導致當機)、資料不足(無法應用)、資料過多(大幅降低運轉速度)或幾何圖形不夠完整(視覺效果差,同時也導致無法被計算分析)。

BIM是一個風向標,能讓我們看到方向,但美中也會留有不足

以目前的計算機技術,BIM模型中有上千甚至上萬組的物件,為了要維持模型的可運作性,每個物件包含其所內涵的資料,應該維持在700k 左右。Jones在文章中舉了一個案例,由於BIM物件製作者缺乏適當的製作能力,光是單一物件便有5MB。使用者必須瞭解問題點,刪除不必要的資料,才使得物件大小縮減到1。2MB(原先的四分之一不到)。

BIM是一個風向標,能讓我們看到方向,但美中也會留有不足

BIM所牽動的商業模式變革,過去建築產業的流程是線性的模式,建築師→工程師→室內設計師→規範專業→估價師→總包商→分包商,但透過BIM,打破了這個流程的專制,而變成了多角模式,建築師完成架構之後,工程師,室內設計師,規範專業及估價師就可以同步進行作業,而建築師也進行設計的深化。當各專業把各自領域的框架訂定後,就可以有機會直接個別發包給分包商在場外進行製作加工,而在最終總包選定開工後,再由總包協調各分包商的材料進場時間、施工進度和質量管理。

BIM是一個風向標,能讓我們看到方向,但美中也會留有不足

BIM如何與舊有的模式銜接,當然地,新的模式的建立,都會衝擊到舊有的模式,在傳統的建築事務所,分工是相當細緻的,繪圖人員負責彙整視覺資訊的製作,但其他非視覺性的資訊,則是由其他部門人員來編輯或決定。然而BIM因為在建構的同時需要輸入或選者相關的資訊,這並非一般繪圖人員所具備的能力,然而具有這些經歷、權責的人,卻又不一定熟悉計算機繪圖的操作。另外,設計發包規範的是關鍵的檔,在製作的過程中都是由專人負責編輯。在BIM的架構下,所有資料都已經彙整在模型之中,隨時都能將內容快速精準的呈現與輸出,所以BIM的採用,時常意味著組織內部的改造。

BIM是一個風向標,能讓我們看到方向,但美中也會留有不足

產業投資BIM的回報(ROI)考慮,從整個建物的生命週期看來,BIM確實是有助於所有權人對於資產的瞭解;替使用者及維護管理者創造十分便利的管理工具;對於營造廠都具有提高協調效率及降低失誤的發生率;對於建物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也有公共安全等等相關好處;乃至於推行的國家也有增加國家運作效率,提升競爭力的效果;對於軟體開發商更是有直接創造營收的等等收益。但對於設計和工程公司,BIM推行的優勢卻不明顯。除了必須購買昂貴的BIM軟體,大量的資料運算及儲存需求,也強制硬體的提升;又由於系統的操作複雜性,使得設計工程公司必須尋找更昂貴的高階人力來操作,提高了整體的進入門檻,所有的費用支出不但增加而且前置。然而業界對於設計費用並無任何提升的作用,因此BIM的製作者往往反而成為系統下的最大阻力。

BIM是一個風向標,能讓我們看到方向,但美中也會留有不足

當然每個新技術新應用的崛起,隨之而來的總會有質疑,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很多漏洞慢慢都會彌補,剩下的就是科學進步帶動生產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