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相傳在八百多年前,正值女真金國與南宋趙家隔江對峙之際,遠在萬里的西洋英吉利王國有一位君主,是當時著名金雀花王朝安茹帝國的太宗皇帝,名叫理查一世,這位理查有一個非常豪氣的綽號為之

“獅心王”,原來是他年輕時作為太祖皇帝亨利二世的第三子,曾用一隻手強行撐開一頭雄獅的血盆大嘴,另一隻手直接探入獅子的深喉當中,不顧力大無窮的雄獅如何掙扎反抗,他竟穿過肺腑將獅子搏動強勁的心臟給活生生地掏了出來,當時嚇得在場的文臣武將昏倒了一大片,因此獲得了太祖極大的認可,被欽點為了皇位繼承人,也被後世稱之為驍勇無比的“獅心王理查”。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與這位比景陽崗上打虎武松還勇猛數倍不止的“獅心王”幾乎同時,卻又相隔萬里的華夏大地,也有一位武功卓絕的“角端王”。

“角端”為何物呢?據說無敵的成吉思汗西征之時,本想進軍征服天竺,卻被一種名叫“角端”怪獸給嚇退撤兵,可見其兇猛非凡,其實這個“角端”在中國當時被稱之為“青兕”,也就現在的犀牛,人們可能會認為犀牛作為食草動物,想必十分溫馴,但犀牛是除大象之外,陸地上最大的走獸,而且還是脾氣最壞的食草獸,哪怕是任何陌生氣味出現在領地都會引起它們瘋狂而又致命的進攻。

而在八百多年前的南宋華夏又有何人被冠以

“大犀牛王”這樣霸道十足的綽號呢?

此人確實和“犀牛”脾氣頗為相似,在沙場對敵以外的閒居之時,居然文謅雅緻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他好酒、好劍、好詩文、好占卜、好交友、好種莊稼,甚至還獲得了當時乃至後世文壇授予的“詞中之龍”的極高美譽,

他與中國獨領風騷的女詞人李清照(易安居士)並稱為

“濟南二安”,與北宋的蘇東坡學士並駕齊驅,就連大儒理學文宗朱熹老先生都是他的最佳損友和最強鐵粉。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他的武功更是當時天下公認的舉世無敵,曾一口氣帶著幾十人直接殺入有數十萬大軍的金國陣營,一刀斬下叛將人頭,然後毫髮無傷,策馬千里跑到皇帝面前,渾身上下盡染敵人鮮血

“送上人頭”,大氣都不喘上半聲,

被當時的宋高宗皇帝趙構驚為“岳飛之後第二人!”堪稱南宋“第一硬漢”,後來他還奉皇帝的詔命,組建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支“飛虎隊”(飛虎軍),這支由他親自打造的精銳之師,使得當時天下匪類望風飛遁,也教不可一世的金人聞風喪膽。

他就是出生于山東濟南歷城的南宋名將

辛棄疾

字幼安,年輕的時候就非常擅長占卜,北宋末年,金國南侵,天下大亂,

棄疾

在老家為自己仕途佔了一卦,得《離》卦,離者就是要離開家鄉的意思,且離卦在易經中代表五行當中的

“火”,也就是要到屬“火”的地方,按五行方位“北水、南火、西金、東木、中間土”所屬,

棄疾

認為自己應該前往南方,而那時宋朝宗室九皇子康王趙構,已經在江南陪都臨安府稱帝立國,這更加堅定了棄疾南下的決心。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南宋高宗皇帝趙構紹興三十一年,女真金國最後一位有志掃平江南,一統天下的霸主海陵王完顏亮在江北揚州瓜洲渡,準備渡江滅宋時,被屬下不忍其殘暴發動兵變所殺。中原大地的綠林豪傑們紛紛高舉義旗四下痛擊金兵,山東好漢耿京奉南宋聖旨,被授予天平節度使,節制山東、河北全部義軍。

辛棄疾

當時便在耿京麾下做掌書記,相當於幕僚長,他一直都在勸說耿京帶兵南下。

在山東還有一個妖僧,法號義端,自己聚眾一千餘人,非常喜歡談論兵法,

辛棄疾

曾經把他認作知己。棄疾前往一番遊說,便讓義端也歸附到了耿京麾下。可這個義端在耿京軍中受不了約束,一天晚上偷走了耿京的節度使帥印,逃往金軍營中投降請功,耿京大怒,認為

辛棄疾

薦人有失,要斬殺

棄疾

棄疾

凜然道:

“給我三天時間,我親自斬殺義端,如果不能拿他首級,我甘願受死!”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耿京還是信得過

辛棄疾

就讓他前去追趕。

辛棄疾

二話不說,立馬策馬出營,沒多久就把義端攔在路上,義端武藝不弱,本來還想反抗,但他見

辛棄疾

就像見到老虎一樣,大叫一聲

我識君真相,乃青兕也

!(

角端王化身

幸勿殺我

辛棄疾

沒聽他廢話,一刀將其斬於馬下,帶著首級,追回印信回到營中,耿京大喜,往後更加器重棄疾,於是軍中便將他呼為

“青

”,放在西洋或許就叫作“犀牛王”了。

第二年,耿京命

辛棄疾

先往江南向高宗趙構彙報南下歸宋計劃,趙構高興得親自北上到建康府(南京)接見棄疾,並授予他承務郎之職,相當於兵部尚書候補侍郎,也就是兵部副尚書助理。等到

辛棄疾

回去向耿京覆命,卻得到叛將張安國刺殺耿京已降金國的訊息。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辛棄疾

怒髮衝冠,於是帶著自己麾下僅剩的五十名精兵,策馬直衝進金營,一路槍刺砍殺,如入無人之境,直殺到金國大帥面前,一手將正在宴飲的張安國捉上馬背,反殺突圍而出,金兵追趕不及,

辛棄疾

捆綁著張安國又一路南下,將他獻俘於高宗皇帝趙構面前,南宋君臣為此驚歎不已,趙構立馬下旨將張安國斬首示眾,並升任棄疾為重鎮江陰籤判,當時他僅僅二十三歲,一時間威名大噪。

後來宋孝宗即位,乾道四年,辛棄疾被升為建康府通判,並受到新皇孝宗皇帝在大殿的親自召見。當時名將虞允文做宰相,孝宗皇帝也在積極準備收復中原的河山,辛棄疾就將自己對已故岳飛元帥的仰慕當著皇帝的面吐露出來,並提出要像三國時蜀漢諸葛亮一樣揮兵北伐,當時南宋群臣們偏安日久,對他這種銳意激進的言辭非常不喜歡,但棄疾毫不介意,直抒胸臆,不迎合大眾,孝宗皇帝深受震動。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但由於當時北方金國已遷都中都(今北京),被號為

“小堯舜”的金世宗又極擅理政,中原趨於穩定,金兵也沒有再大規模南侵,南北達成了穩妥的和議,孝宗認為貿然渡江北上用兵,挑起邊釁已不合時宜,就沒有聽從辛棄疾的策略,而是將他放到安徽滁州去做知府,後來他的上司江東安撫使葉衡做了宰相,向孝宗力薦辛棄疾為大將,希望能起用棄疾做北伐的準備。

孝宗這才又一次召見棄疾,但卻再也聽不進他的北伐大略,而是將他安排到江西做了刑獄提點,後來又派到湖北平定茶販

賴文政

的叛亂。之後因功升為湖北安撫使兼江陵知府。沒多久又改為江西安撫使兼隆興知府(南昌),又加封了大理寺少卿銜,位列九卿之位。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辛棄疾情性極為豪邁,海內知名之士幾乎都和他成為了好朋友,並仰慕他的為人,他晚年經常拿出年輕時高宗皇帝頒給他的詔書,細細觀賞,嘆息道:

“我一生想為國家報仇雪恥,成不世之大功,不想如今年老,天子血詔與金國仇敵依舊俱存,悲夫!”天下英雄豪傑聽聞此言,沒有不感慨的。

辛棄疾當初在臨安受孝宗皇帝召見的時候,又遇見了被他稱之為

“當世諸葛孔明”的平生唯一知己,浙江金華永康人陳亮陳同甫,只是一介白衣書生。此人為何如此被天下第一硬漢辛棄疾看重呢?這個陳亮,字同甫,號龍川先生,起初他去拜訪辛棄疾的時候,策馬過一座小橋,馬三躍而不敢向前,陳亮一怒之下,拔劍斬下馬首,而後棄馬步行前往。

後來辛棄疾見陳亮貌似文弱書生,性情卻如此剛猛氣盛,一往無前,便讚歎他的氣概足以驚天動地!辛棄疾說道:“諸葛臥龍喜唱《梁甫吟》,今有陳同甫號為龍川,來此結交,此誠今日之臥龍也!”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陳亮為人極為剛直,宋孝宗淳熙五年,他以一介書生之身,十日之內居然向孝宗皇帝上書三次,極力請求孝宗揮兵北伐,收復中原。他在上書中直言道:

“陛下須痛自克責,誓必復仇,以勵群臣,以振天下之氣,以動中原之心!”孝宗讀過之後,大為震動,準備給陳亮安排一個官職。陳亮得知他的建議並不受採納,斷然拒絕官位,並答覆道:“吾欲為社稷開數百年之基,寧用以博一官乎?”於是憤然而去,於是與鬱郁不得志的辛棄疾一文一武引為知交。

辛棄疾和陳亮還是南宋豪放派文風最為奪目的詩友,就連

岳飛的孫子岳珂

也經

與這他二人交往。辛棄疾著名的豪邁詞作《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就是為陳亮所寫,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二人內心裝的全是北伐中原,掃滅金國,恢復河山的壯志!這是何等氣概!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還有《

賀新郎

·

見和再用韻答之

》:

“千

裡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內心表達的也是對北方山河破碎的悲憤,一心想到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馬革裹屍,隻手補天!力挽狂瀾震山河!

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

永遇樂

·

京口北固亭懷古

》: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每一句都在感嘆著自己年歲漸老,不知還能不能像八十歲的廉頗那樣,馳騁沙場,上陣殺敵!為大宋社稷扭轉乾坤!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更有《

賀新郎

·

京甚矣吾衰矣

》中說的:

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這是陳亮死後,辛棄疾對世無知己的痛惜和悲嘆!也是對當年和陳亮豪飲共醉,相互和唱的無比懷念。

還有那被許多世俗之人誤作婉約風月之作的著名《

青玉案

·

元夕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那人是何人呢?不是同仇敵愾,高山流水,志趣相投的陳同甫又會是何人?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陳亮也有許多雄豪佳作相贈辛棄疾,譬如甚至讓近千年後的一代雄主晚年,都為之垂淚痛哭的《

念奴嬌

·

登多景樓

》:

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羶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

”志在收復中原,還我河山,卻因時不我予,事不成勢,落得空懷抱負,歲月蹉跎,壯志難酬。

不過也有一次,辛棄疾設宴款待陳亮,不料酒後失言說道:

“錢塘非帝居!斷牛頭山,天下無援兵!決西湖水,滿城皆魚鱉!”

意思就是諷刺朝廷偏安於西湖畔的臨安,一旦金兵兇猛來攻,只要過了牛頭山,就無險可守,只要利用西湖水灌城,臨安頃刻間就會被淹沒,全城百姓都會成為水中魚鱉!這文采也是絕了!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陳亮聽到這樣

“引禍上身”的話,立馬佯醉離席,盜馬而去。第二天,辛棄疾醒來,十分不安。不過沒多久,居然收到陳亮書信,竟以他“酒後狂言”為由問借“白銀”十兩萬。左右之人都道棄疾遇人不淑,錯交損友,棄疾卻哈哈大笑,立馬命人取來銀兩往送陳亮。原來辛棄疾深知陳亮為人,這是陳亮故意製造一起“訛詐”案,抹黑自己,以達到轉移居心叵測之人的注意,避免有人向朝廷誣告辛棄疾“心有反意”。(可參照水滸中宋江、盧俊義酒後題反詩)

陳亮因為孤傲剛直,屢屢遭到奸佞的殘害,直到著名的瘋子皇帝宋

光宗

即位,一次科考,光宗皇帝讀完一篇試卷文章之後,居然驚歎不已,瘋病都好了大半,清醒無比地將

此卷定為進士第一(狀元)。揭卷

後,

才發現

原來是

一貫恃才傲物、桀驁不馴的

陳亮。

光宗雖然悖逆瘋癲,卻也不敢有違宋太祖優待士大夫的祖訓,最終

陳亮及第

入朝

依制

被任

命為

建康府判官

(辛棄疾第一次受孝宗皇帝召見計議北伐時的官位),準備大展鴻圖

然而

在赴任途中,

陳亮卻突然去世,至今都還是一個不解之謎。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辛棄疾一生當中還有一位亦敵亦友的重要故人,就像西毒歐陽鋒之與北丐洪七公那樣,此人就是江西婺源人,理學大儒朱熹,這人也甚是奇怪,

一面主張

天下臣民都要

忠君死節,反對

向金國

投降,一面又主張不戰不和,倡言主守,

“克己復禮”,因此被朝中的

主戰

武將和議和文臣們兩面

攻訐

,若放在西洋或許就要被叫作

“執拗不屈的駝鳥”了

辛棄疾一生當中又和此人甚為親密,哪怕時而翻臉卻又惺惺相惜,朱熹也深知他的報國之志,為他題寫了“

夙興夜寐

的齋匾掛於居室(此諸葛亮《出師表》中詞句衍化而來,“臣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後來辛棄疾想將陳亮、朱熹撮合共聚於江西上饒鉛山縣鵝湖畔紫溪鎮,繼而號召天下志士,為抗金復仇共舉大業(著名的

“辛陳”鵝湖之會)。但是朱熹不肯與陳亮為伍,竟爽約未至。辛棄疾與陳亮二人在鵝湖同遊十日,扺掌相談,暢談古今天下之大事。陳亮死後,辛棄疾頓足悲慟道:“昔日酌瓢泉而共飲,長歌相答,極論世事,可復得耶?”

後來朱熹也受到打壓,其學術也被封禁(奸佞之人居然說他在老家強娶尼姑為妾,敗壞斯文,不過史載朱熹竟無一句辯駁,也甚是奇怪),他病死之後,居然沒有一個門生故交前去送葬,辛棄疾卻親到他墳前痛哭。棄疾非常擅長填詞,其詞悲壯激烈,有

《稼軒集》

傳於後世。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後來湖南一帶常有匪患,辛棄疾又被任命為湖南安撫使兼潭州知州,前往平亂。就連兩廣地區的

溪峒蠻獠

作亂,辛棄疾也受命前往討伐,皇帝對他極為倚重,讓他在各地組建精兵,建立了廣東摧鋒營、荊南神勁營、福建神翼營、湖南飛虎營四支勁卒鐵軍。這四支軍隊又以飛虎營最為精銳,且皇帝欽命飛虎營名義上歸屬樞密院,實際專聽辛棄疾節制排程,從而使得棄疾被諸軍呼為

“飛虎節帥”,各地匪亂叛軍都十分畏懼他的威名,幾乎都是望風折服。

飛虎營沒多久又升為飛虎軍,有步軍兩千人,鐵騎五百,戰馬和鎧甲兵器都是南宋最為精良的,南宋諸路軍馬見了都自嘆不如,飛虎軍後來又被調到長江沿岸防患金兵,雄鎮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後來辛棄疾又被升任為浙東安撫使兼紹興知府,直接擔負起保衛和治理京城臨安的重任。孝宗、光宗相繼駕崩,寧宗即位,又將辛棄疾召入宮中進行國事諮詢,棄疾由於平日一直都在和江北中原的豪傑故交聯絡,得知金國倍受北面蒙古侵擾,中原許多豪傑百姓不斷

“跳河子”

越境投宋

,辛棄疾向寧宗建議,如果趁早做好準備,等金國國力大損,伺機北伐,金國腹背受敵,

“必亂必亡”,後來果不其然。

當時寧宗皇帝雖然非常認可辛棄疾的策略,但由於權臣史彌遠主和,皇帝不能自主,只能讓如此韜略和良機付諸東流。

沒多久辛棄疾又被加封為

寶謨閣待制、佑神觀提舉

奉朝請

又兼任兩浙安撫使、鎮江知府,並賜御用腰帶、金蟒袍(估計類似包公官袍)以示恩寵。不久,又進封龍圖閣大學士(曾授包公)、江陵知府。後來皇帝又要給他加兵部侍郎的官職,被他婉言辭去。沒多久,皇帝又要將他任命為樞密院都承旨,總管軍事,可沒想到聖旨還沒送達,辛棄疾就病重去世了,享年六十七歲。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辛棄疾生前又非常重視農耕,自己身居高位,還要親自下田耕作,常對左右說道:

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

我是

北方之人,養生之具不求於人,

無論貧富,只要自己動手,每事親力親為,還怕不能豐衣足食嗎?”又據說棄疾讀史,見

孔子學生樊遲

向他

教如何種莊

稼,

孔子罵

是小人

辛棄疾

十分不滿,便把

房舍取名

為“

稼軒

,並作為

自己的別號

他的同僚吳交如病死,家中居然沒有棺槨進行安葬,辛棄疾知道之後,嘆息道:

“身為九卿之列卻清貧如此,真是廉潔之士也!”於是自己拿出銀兩給其家人辦理喪事,後又上奏朝廷,使皇帝下詔恩賜和褒揚。

鉛山鵝湖深藏南宋“第一硬漢”,曾揚鞭直闖十萬敵陣擒賊震古今!

到了宋度宗鹹淳年間,文天祥的好友江西上饒

謝枋得

作為朝廷史官,曾經拜訪過坐落於江西鉛山縣牛皮嶺中的辛棄疾之墓,晚上在墓廬僧舍寄宿,聽到有激昂長嘯之聲不絕於耳,自黃昏到天明經久不息,

謝枋得

問過守墓僧人,僧人道:

“辛將軍生前常如此長嘯于山間!”(嶽王爺也有仰天長嘯的愛好),

謝枋得

深感辛棄疾對此間山水的情愫,於是夜裡秉燭寫下了一篇洋洋祭文,天明之時親自到墓前祭奠,讀完焚燒之後,長嘯聲方息。後來

謝枋得

向皇帝稟報了此事,皇帝立馬追封辛棄疾為太子少師,贈諡號為

“忠敏”。

作為驍勇多謀、赤膽忠心的一代名將,作為揮毫凌雲、氣貫長虹的一代文豪,雖然身老稼軒,壯志未酬,世人卻終究忘不掉他那千古興亡多少事?不盡長江滾滾流的嘆息,更忘不掉在他的內心深處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背後,竟是坐斷東南戰未休,看天下英雄誰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