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武官的腰帶上繫著七寶,其中契苾真、噦厥都是什麼怪異的東西

對於今天的軍謎來說,戰術腰帶並不陌生。它採用結實,輕便,耐磨的尼龍材質,強調人體工程學,實行模組化設計,可以攜帶軍人或警察,以及特種人員工作需要的各種裝備,保證各種任務的完成。可是,您知道嗎?這種戰術腰帶其實早在我國唐朝就有了,而唐朝時的戰術腰帶是什麼樣的呢?它上面又掛著哪些東西呢?接下來,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唐朝武官的腰帶上繫著七寶,其中契苾真、噦厥都是什麼怪異的東西

唐朝武官的腰帶上繫著七寶,其中契苾真、噦厥都是什麼怪異的東西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唐朝,腰帶是武官的必佩之物,而且,還有一個十分優美的名字,叫蹀躞帶。

根據歷史考證,蹀躞帶最早應該出現在戰國時代,發明者是當時的胡人騎士。因為生活上經常的遷移,也因為胡人騎士們的馬上戰爭的需要,就將一些常用的物件掛在腰上,最後形成了一種特殊形式的服飾。後來,這種服飾逐漸轉入內地。到了唐朝,蹀躞帶不僅為武官必備,而且還有了專門的規定“大帶制度”。朝廷明文規定,用蹀躞帶上的裝飾品質地和數量來區別官品等級。比如,一品官以下佩帶刀子,礪石,三品以上佩玉帶,四五品佩金帶,六七品佩銀帶等。

唐朝武官的腰帶上繫著七寶,其中契苾真、噦厥都是什麼怪異的東西

在唐朝,蹀躞帶上通常要掛七種物件,因此,又叫蹀躞七事。都有哪七種物件呢?有佩刀、刀子、蠣石、契苾真、噦厥、竹筒、火石。接下來,小編一件一件給大家講。

佩刀不用多說,隨身兵刃,武將必備的標誌和裝備。

刀子是啥?有讀者會問,不是有佩刀嗎?這麼說吧,佩刀如同今天的步槍,而這裡所說的刀子,其實是一種匕首之類的小型刀具,可以說是武將的標準裝備。還有一種說法,蹀躞帶不是從戰國時開始傳下來的嗎?在沒有發明毛筆的時代,刀子還是一種改錯字的工具,相當於今天的橡皮擦。

唐朝武官的腰帶上繫著七寶,其中契苾真、噦厥都是什麼怪異的東西

唐朝武官的腰帶上繫著七寶,其中契苾真、噦厥都是什麼怪異的東西

而礪石的作用,就不用多說了,當然是磨刀用的。古代的金屬工藝還不發達,刀是要經常磨的,否則不快還好說,長出鏽來,可能就不好看了。

再說竹筒,也有叫針筒。但不管叫哪一種,其實都相當於今天的檔案帶。可以把一些重要的紙張檔案,或者是帛書裝進竹筒裡,即便於隨身攜帶,又可防止遭到破壞。

火石也好理解,就是今天的火柴和打火機,不管走到哪裡,隨時隨地可以取火,當然,不是為了吸菸。

唐朝武官的腰帶上繫著七寶,其中契苾真、噦厥都是什麼怪異的東西

以上這五樣都簡單說了一遍,可契苾真、噦厥是什麼玩意呢?

先說契苾真。根據目前已有的史料,先要糾正一下,這裡所說的契苾真,其實更可能是契苾針。契苾,本是鐵勒族的部落之一,發源於鮮卑,是一個十分強悍而善戰的遊牧民族。在唐朝的貞觀年間,契苾部落歸附唐朝,被安置在今天的甘肅 地區。這個部落戰鬥力很強,可他們的文化卻很落後,寫字基本用刻,類似於秦漢時代的書刀。於是,一種專門用來刻字的楔子——契苾針,就成了官員的標準配備。我們的大唐很開放,不僅把契苾部落收納進來,同時也把契苾針留了下來。

唐朝武官的腰帶上繫著七寶,其中契苾真、噦厥都是什麼怪異的東西

唐朝武官的腰帶上繫著七寶,其中契苾真、噦厥都是什麼怪異的東西

再說最後一件,噦厥。在整個蹀躞七事中,小編認為最有意思的就是噦厥。它其實就是一種用來解繩結的工具——觽。外型基本上是一種彎曲的錐子。讀到這裡,有的讀者又可能要問,武將,不是打包的工人,幹嘛要隨身帶一個用來解繩結的錐子?其實這個噦厥可大有來頭,至少可追溯到周朝。在那時,貴族,官員們十分講究禮節,穿衣繫帶時,為防止衣帶散開,走光而失禮,經常要將衣帶打成死結。這樣一來,走光是避免了,可解開時就難了。於是,就有了專門用來解繩結的噦厥。所以,不要小看這個解繩結的錐子,它可是用象骨,玉石製成的貴重物件。

唐朝武官的腰帶上繫著七寶,其中契苾真、噦厥都是什麼怪異的東西

而唐朝武將將噦厥作為必佩之物,還有一個意義,就是取其能夠解開死結的意思。儘管是不怕死的武將,仍然希望遇到任何事情,都能順利解決。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張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