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據遊戲型別選擇PC硬體

今天我們來聊聊,怎麼根據所玩的遊戲型別來針對選擇硬體。

同時這個話題,也包括了,如何給自己的電腦進行升級強化。

如何根據遊戲型別選擇PC硬體

如果你預算充裕,全面強化(其實就是換一臺全新主機)也沒有太大問題。

我們都知道,遊戲廠商針對於遊戲最佳化的方向是不一樣的。有些遊戲的核心玩法是人越多越好,所以他們對於遊戲的最佳化會更偏向於扁平化,低端化,高配置和低配置跑起來的差距儘量縮小,比如說LOL、DATA等固定場景的遊戲。

類似這種MOBA的遊戲,可最佳化的空間其實不大,最佳化到最後,甚至只看重CPU的單核效能,其它的硬體屬性並不影響遊戲的核心體驗。

但是隨著遊戲行業的發展,新引擎的開發,加上玩家們對於畫面和特效的需求,執行一款遊戲需要的資料和影象越來越龐大,對於手裡還用著低端配置的玩家,也越來越不友好。

這批玩家硬體效能的低下,不單給自己的遊戲體驗造成了困擾,也給遊戲開發商進行後期最佳化製造了難度。

到底我應該最佳化到什麼程度才能既不浪費資源,又能讓數量最多的那部分人獲得滿意的遊戲體驗呢?在這樣的背景下,steam進行了一次公開的資料收集。

steam平臺上的主流配置就是四核的CPU,頻率3。3-3。7G,記憶體16G,win10 64位系統,顯示卡1060。

所以,只要你的配置能夠達到上面的水平,那麼steam的絕大部分(99%)遊戲都是可以獲得足夠體驗的。

如何根據遊戲型別選擇PC硬體

但要配一臺滿足以上資料的機子,顯然並不貴,對於預算比較充足的朋友,很明顯還有體驗以上的需求。加上游戲開發商對於遊戲最佳化的參差不齊,光是夠到平均線的效能,顯然也並不能真正的馳騁在遊戲戰場上。

想當王者,當然要針對性強化硬體。

當然了,還是那句話,有錢的,你可以選擇全面強化。

目前的主流遊戲,主要分為六個型別:射擊(FPS)、動作冒險(ACT)、角色扮演(RPG)、策略(SLG)、競速(RCG)、模擬(SIM)等,除此之外還有養成類、解密類等一些相對小眾的型別。

近幾年甚至還出現了幾種型別融合在一起的遊戲,透過切換觀察視角來達到切換遊戲型別的目的,以增加遊戲趣味性。

這次我主要挑射擊類、動作冒險類和角色扮演類這三大類比較燒硬體的遊戲型別來做解讀,其它的,比如說策略類,其實對硬體並沒有太多的高要求,包括策略類裡的小類,即時策略類,像星際爭霸這些,對硬體要求不大,但是對CPU單核效能卻要求到了極致,原因我會在後面說。

我挑的這三大類,每一類我都會挑一個典型的案例進行具體分析,以及從遊戲執行原理上,解釋提高哪方面的硬體會獲得比較高的收益。

首先當然是射擊類射擊類遊戲是目前受眾最多的遊戲型別了,從剛認字的小學生,到孫子剛認字的老爺爺老太太,受眾面之廣,超出你我的想象。那麼,計算機到底是怎麼執行這種遊戲的呢?首先肯定是讀取遊戲資料對吧?

資料來源有下載到硬盤裡的場景影象資料和遊戲介面資料等等,另外還有從網絡卡那裡獲得的遠端資料,然後放到編譯器裡進行現場編譯。也就是你們在看到讀取畫面的時候,電腦正在做的事情。想要提高讀取畫面的速度,就要提高硬碟的讀寫速度,百分之九十九的資料都是從硬盤裡面拿的但是一旦進入遊戲,硬碟的效能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如何根據遊戲型別選擇PC硬體

進入遊戲,其實就已經進入到體驗遊戲的核心玩法這個階段了。

瘋狂的子彈傾瀉。

光效逼真的爆破場面。

隱藏在陰影裡寒光閃爍的刀刃。

你覺得這個時候,是誰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在熱血奮戰地讓你看見這種場景?

是顯示卡?

並不完全是。

在計算遊戲場景的時候,顯示卡是要聽CPU話的,CPU讓它幹啥它才能幹啥。

所以是CPU在瘋狂輸出,在遊戲裡面CPU計算傷害的原理:一顆子彈從遠方打過來,CPU計算它的彈道。子彈落在目標上面,CPU計算它造成的傷害,然後減去護甲抵擋的傷害。子彈消失,留下痕跡,CPU要命令顯示卡用痕跡影象,覆蓋在落彈點上。

如果是還有跳彈的機制(現在很多戰場類遊戲都有了)那麼CPU除了要計算子彈造成傷害,還要計算子彈命中以後根據接觸角度來實現子彈彈射的方向,以及遞減傷害。

這就好比1+B=4,B+8=C,C+5=D,你得先計算出這個B,才能計算後面的D,CPU一個核心也是這麼算,1億個核心也是這麼算,這跟多核沒有關係,純粹是看單核計算速度,速度快,就很流暢,速度慢就很卡。

這只是一顆子彈從遠處射過來需要計算的量,你們自己想想,你們隊和對方打起來的時候是個什麼樣的場景。

所以玩這型別的遊戲,首要因素就是要提升CPU的單核效能,才能提升遊戲體驗,提升單核效能的方法很簡單,無非是兩個。

超頻,或者換CPU。超頻是透過手動把CPU的運算速度提上來,換U則是換一塊運算速度更快的CPU。

可以說,在FPS這型別的遊戲中,CPU的主頻效能是這類遊戲能夠得到充足體驗的基礎,這類遊戲對顯示卡效能要求並不高。

接下來是動作冒險類:拿個鬼泣5來做例子吧。鬼泣5作為一款動作闖關冒險類遊戲,是ACT類遊戲的一座大山,也是很多玩家所喜愛的一個系列。

如何根據遊戲型別選擇PC硬體

酷炫的連招。

帶勁的打擊感。

充滿中二氣息的劇情。

還有身材火爆的翠西………………

鬼泣這類動作遊戲最佳化是真的給力,所以很多人在進行遊戲時,並沒有感覺到自身配置有明顯的瓶頸

但是實際上,為了能夠得到完整體驗,對於硬體上面的調整還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說你在空中連招的時候,切換武器進行無縫連招的時候,呼叫來運行遊戲的核心會一瞬間滿載,然後連招出現的光影效果則需要顯示卡提供實時渲染。

這意味著CPU和顯示卡之間在這樣的場景裡,保持著極高的通訊頻率。

沒錯,就是記憶體。

讓CPU和顯示卡始終能夠保持高頻溝通的通道,就是記憶體。

這也是一系列快節奏打鬥遊戲的最佳化方向。

也只有在記憶體上最佳化,利用記憶體的高頻率,才能讓這樣無縫連招酷炫拽的火爆場面流暢展現出來。

但並不意味著高效能的記憶體就能流暢運行遊戲,它只是輔助,將原本已經吃下來的東西能夠以更加圓潤的方式執行,僅此而已。

如果你的顯示卡渲染速度跟不上呢?

如果你的CPU計算速度跟不上呢?

所以到了這一類遊戲,你沒辦法透過強化單一硬體就能實現遊戲的流暢度,你需要強化的首先是CPU,其次到顯示卡,再然後才到記憶體。

這裡我乾脆就連帶角色扮演類也一起說了吧。

RPG類更加開放,要完成任務很多時候並不需要打打殺殺,可以是各種千奇百怪的方式。

比如說你把這根繩子解開,然後繩子綁著的碎石就可以砸死下面的敵人。

再比如說你透過各種騷操作,把BOSS的仇恨吸引到其它NPC身上,然後NPC就把BOSS給乾死了,你全程看戲就可以。

類似於這樣的操作,其實本質上是遊戲內資料的互動,如果沒人看,這些互動當然在硬盤裡就可以悄咪咪地完成。

如何根據遊戲型別選擇PC硬體

但是你要看啊!

你不但要看,還要用4K畫質來看啊!

你還不看粗糙的畫質,還要看細膩的面板和遠處微風浮動的場景啊!

所以,這種需要被看見的場景,就意味著需要處理大量的圖形資料。

顯示卡,就是用來專門做這種事情的。

3A大作,類似於這種開放式場景的遊戲,其實很多,古墓麗影9 崛起 暗影三部曲,巫師3,黑暗之魂,使命召喚,GTA5,等等,但凡可以讓你在場景裡自由探索的遊戲。

他們的圖層資料,都是往顯示卡視訊記憶體裡放的,而不是放記憶體裡。

當然也有例外,絕地求生剛出來的時候,圖層資料往記憶體裡放的比例比較大,所以好多人反應怎麼1080ti帶這麼個破玩意還卡的不行呢,其實原因是出在記憶體上面,顯示卡不背鍋,但是後來最佳化又最佳化回來了,這裡就按下不提了。

所以你要知道,如果你玩的是這種開放式探索型遊戲,那麼我建議你買視訊記憶體大一點的顯示卡

開玩笑開玩笑。

目前steam上的主流顯示卡是1060這個級別的效能

所以你買顯示卡只要買效能在1060以上的就完全OK了。

如何根據遊戲型別選擇PC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