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十五眾中元節,為什麼在民間又被稱為“鬼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七月半,是我國的中元節,俗稱為“鬼節”,這一天是道教的中元節也是佛教舉行盂蘭盆會的日子。那麼鬼節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節,你知道嗎?

農曆七月十五眾中元節,為什麼在民間又被稱為“鬼節”?

“鬼節”由來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著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這一天。

農曆七月十五眾中元節,為什麼在民間又被稱為“鬼節”?

“鬼節”承擔的祭祀意義

相傳農曆七月是“鬼月”。七月初一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從七月初一鬼門關開啟起,到三十日鬼門關關閉這段日子裡,陰間的無主孤魂都會湧到陽間,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找東西吃。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裡以誦經作法等事舉行「普渡」以普遍超渡孤魂,恐防它們為禍社群,又或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有書記載,中元節前幾天,市面上就有賣冥器的,賣時鮮瓜果的,賣油餅餡餅乳餅豐糕的,色彩斑斕,叫賣聲不絕於耳。還有在水面上放燈的習俗,意為招水中孤鬼來享祭。兒童們玩著紙紮的荷花燈,大的有七八尺,引人注目。到城外去祭墓的,絡繹不絕,較之清明節尤勝。

農曆七月十五眾中元節,為什麼在民間又被稱為“鬼節”?

“鬼節”忌諱

現代社會,每當農曆歷7月15的時候,家裡的長輩都會叮囑晚上不要再外面逗留,早些歸來。其餘的倒沒有什麼大的禁忌了。

但是在科學不發達的過去,相傳禁忌還是很多。某些行業的人,因為畏懼鬼魂作祟,在七月裡會停止工作。例如做土木工程的,在這個月裡忌諱開工動土;造船的,忌諱新船下水;行商的,忌諱商店開幕;嫁娶訂盟的,忌諱娶得鬼妻;出外行的,忌諱行近水邊,怕成為落水鬼的替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