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子女的老人,去世前欠銀行幾百萬沒還,銀行會如何做?

引言

跨牛待得夕陽回,在處諸嫲笑口開。已借蠟錢輸麥稅,免教緝捕闖門來。——《房陵十首》

人類社會的初期,財富制度是公有制,所有的財富都歸

部落

所有。

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正常的,首先先民們需要面對殘酷的自然環境,不得不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其次,那時本來就沒多少財富,部落裡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各種皮毛、肉食,這類東西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剛需,如果再進行私有制,的確不太合適。後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私有制出現了,每個人都可以從父輩那裡繼承遺產,

比如三國時期的孫權,他的起家是最容易的,沒有那麼多的艱苦奮鬥,只靠父輩遺留下來的

基業,就成為了人生贏家。

沒有子女的老人,去世前欠銀行幾百萬沒還,銀行會如何做?

一、債務問題

繼承父輩的

遺產

大多數時候都是好事,但也有一小部分時候不是

事,這是有可能父輩留下來的不是財富,而是債務。

在我國封建時代,父債子償是整個社會都認同的規律,進入到現代社會後,這樣的做法也被打破,理論上來說,只要子女沒有繼承父輩的遺產,那就不用償還父輩留下來的債務,如果遺產的數量沒有債務高,子女可以選擇不繼承遺產,自然也就不繼承債務。

那麼問題就來了,一個沒有子女的老人,如果去世前欠了銀行幾百萬沒還,銀行會怎麼做?

沒有子女的老人,去世前欠銀行幾百萬沒還,銀行會如何做?

在我們的生活中,向銀行借錢是

正常不過的一件事,無論是買車買房這類大宗商品的交易,又或是購買包包等日常消費,都可以透過分期的方式付款,而這個分期並不是消費者只給一部分錢,而是多餘的錢先由銀行墊付了,之後消費者再慢慢還這部分錢和銀行的利息。

因為這樣的消費模式,使得很多人都欠了銀行錢,這也導致銀行非常擔心有人欠了錢不還。但這個世界這麼大,哪怕銀行極力避免,每年仍然會出現大量壞賬。

沒有子女的老人,去世前欠銀行幾百萬沒還,銀行會如何做?

二、銀行的做法

欠了錢自然是要還的,但從理論上來說,

還錢

必須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需要有債務人,那如果債務人不在了,銀行會怎麼辦?

是讓債務人的子女還嗎?那如果債務人沒有子女又怎麼辦?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相關的法律法規開始說起。我國的《繼承法》規定,子女在繼承遺產時,必須要承擔相應的債務。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去世了,他還欠銀行很多錢,那麼這筆債務就會轉到繼承遺產的子女頭上,相對應的,如果子女選擇

繼承遺產,那麼這筆債務

就成為了

壞賬。

沒有子女的老人,去世前欠銀行幾百萬沒還,銀行會如何做?

不過大家一定要明白的是,銀行不是做慈善的,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大量壞賬出現,所以它有著很多的解決方式。

首先,銀行在借給一個人錢時,會做相應的評估,這個評估是方方面面的,會評估一個人的資產,也會評估一個人的年齡,如果一個人的年齡到了七八十歲,

以這樣的年齡,銀行下款可能性是很低的,畢竟銀行也知道,萬一債務人去世了,就極有可能出現

壞賬。

沒有子女的老人,去世前欠銀行幾百萬沒還,銀行會如何做?

三、抵押物制度

其次,銀行在借款的時候,會實行抵押物制度,如果一個人只借幾百塊幾千塊,那麼用個人信用抵押就行了,而如果借款的數量很多,達到了幾十萬幾百萬,那麼就必須要用

實物

抵押,而且抵押物的價值要高過於借款數量。

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一個人要從銀行借款100萬,那麼他可能要拿出一棟價值150萬的房子當作抵押,這樣才有可能從銀行拿到借款。在這樣的抵押物制度之下,銀行自然是不怕不還錢的,人如果死了,就把抵押物拿去拍賣抵錢。

沒有子女的老人,去世前欠銀行幾百萬沒還,銀行會如何做?

最後,如果債務人去世了,那麼銀行會出面清點他所有的資產,比如一個人在去世前,留下了一幅價值五十萬的字畫,而他又欠了銀行很多錢沒還,於是這幅字畫的所有權就歸銀行了,哪怕這幅字畫並不是抵押品。

之後銀行會將字畫拍賣,從而獲得錢財來抵押欠賬。也就是說,只要一個人名下有財產,而他又欠了銀行錢,如果他去世了,那麼這些財產都歸銀行處理。

結語:

總的來說,大家一定要有合適的消費觀念,借銀行錢的時候是舒服的,可是還銀行錢的時候就難受了。大家如果有錢的話,是可以去消費的,但如果沒有錢的話,最好還是過簡樸一點的生活,不要靠著借錢來維持消費。大家一定要明白的是,不管是向誰借錢,終歸有還錢的那一天,人家敢借給你錢,就不怕你不還,債務是躲不掉的,所以一定要注意消費。

參考資料:

《房陵十首》

《繼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