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群眾和養殖專業戶應用的泥鰍繁殖方式(自然繁殖)

泥鰍的自然繁殖

自然繁殖是在人工條件下,讓成熟的泥鰍自行產卵交配的方法。這是一種簡便易行的繁殖方法,適合群眾和養殖專業戶應用。

適合群眾和養殖專業戶應用的泥鰍繁殖方式(自然繁殖)

泥鰍苗

泥鰍的自然繁殖期通常為5-8月份,最盛期為5月下旬至6月下旬。當水溫達到18℃-20℃時,成熟的泥鰍便開始自然繁殖,多在雨後或夜間產卵。泥鰍常選擇水田、池沼、溝渠等有清水流入的淺灘作為產卵場所。受精卵常黏附在水草、石頭或其他物體上。

採用自然繁殖法繁殖魚苗,最好設立產卵池和孵化池。產卵池和孵化池可以是土池或水泥池,也可以是水箱。大小視需要而定,一般來說,面積不宜過大。

適合群眾和養殖專業戶應用的泥鰍繁殖方式(自然繁殖)

挑選泥鰍苗

1.清塘

每年春季泥繁殖之前,先將池水排幹,修整好魚池,每畝用70~100千克生石灰清塘,以殺滅有害昆蟲、微生物。然後注入新水,水位保持20-30釐米。在池塘種植蒿草、稗草、水浮蓮、滿江紅等水生植物,作為以後泥鰍的產卵巢。同時還可在池塘施入豬、牛、羊糞等,畝用量為8-10擔,以培肥水體。產卵池的四周應建有防蛙、烏等為害及防泥逃逸的設施。

適合群眾和養殖專業戶應用的泥鰍繁殖方式(自然繁殖)

泥鰍

2.投種

池水藥性消失後,選擇水溫20℃以上的晴朗天氣,將泥鰍放入。泥鰍的雌、雄配比為12或13,每平方米麵積放300克左右。

3.放置人工魚巢

適合群眾和養殖專業戶應用的泥鰍繁殖方式(自然繁殖)

泥鰍苗

泥鰍臨產前,在池中放置用棕片、柳樹鬚根或水草等做的人工魚巢。人工魚巢放置前要清洗、消毒。楊柳鬚根要經水煮、漂洗、曬乾。棕櫚皮要按每千克加5千克生石灰浸泡2天,再用池塘水浸泡1-2天,曬千後再用;或使用0.3%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5-10分鐘,或萬分之一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泡10分鐘,或十萬分之一的高錳酸溶液浸泡30分鐘,可防止水黴菌滋生。然後用竹竿把人工魚固定在產卵池的四角或中央的水中。人工魚放置後,要經倉檢查和清洗魚果上的泥土和汙物,以免影響卵子的附效果。

適合群眾和養殖專業戶應用的泥鰍繁殖方式(自然繁殖)

泥鰍

4.取卵孵化

泥鰍喜在雷雨天或水溫突然上升的天氣產卵。產卵多在清晨開始,至上午10時左右結束,產卵過程20-30分鐘產卵前,1尾泥鰍往往被數尾雄泥鰍追逐,高峰時雄泥鰍以身維繞雌泥鰍前腹部位,完成產卵受精過程。當魚巢上附著卵後,應及時取出放入期化池或化容器內進行期化,以防親魚吞吃卵粒。同時補放消過毒的新魚巢,讓未產卵的親魚繼續產卵,直至全部雌泥鰍產卵結束。雌泥鰍一次產卵200-300粒,經反覆數次交配,才能產出其腹內的全部卵粒。每尾雌泥鰍一般可產2000-500粒卵,泥鰍卵黏附力很差,操作時要特別小心,防止魚卵脫落產卵池,要防止蛇、蛙、鼠等危害親魚。

適合群眾和養殖專業戶應用的泥鰍繁殖方式(自然繁殖)

泥鰍

孵化池不能有泥鰍魚,否則泥鰍會大量吞食魚卵。泥鰍卵孵化對水溫要求不嚴,但以20℃-28℃為佳。受精卵經1~2天即可解化出仔苗。泥鰍魚苗孵出後的第三天,其體色變黑並開始攝食,這時可以投餵煮熟的蛋黃和奶粉等。

5.自然繁殖的其他形式

(1)為解決稻田養殖泥鰍的苗種來源,可透過人工辦法,讓泥在稻田的魚溝或魚溜之中進行自然繁殖。方法是:在魚溝或魚溜水體10-15釐米的水層中,用網片或竹籬笆固成3平方米的產卵場,內放棕櫚片、水浮蓮等作魚巢,然後按雄比為1:3的比例,選擇成熟的親泥鰍放人產卵場內,並投放優質飼料。產卵結束後,應將親泥從產卵場全部捕撈出來,否則,親泥鰍會吞吃受精卵和孵出的仔魚。

適合群眾和養殖專業戶應用的泥鰍繁殖方式(自然繁殖)

泥鰍

(2)誘集繁殖。這是利用泥鰍的自然資源,人工誘集其產卵群體並獲得受精卵的方法。在繁殖季節選擇比較僻靜的環境,首先於淺水區施2筐草木灰,然後每畝施400-500千克豬、牛、羊等畜類尿,放置人工魚巢,誘集泥鰍前來產卵。然後收集人工魚巢,將其移入孵化池中孵化。

適合群眾和養殖專業戶應用的泥鰍繁殖方式(自然繁殖)

泥鰍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哈,後面我寫到利用技術如何來進行人工繁殖。也許這些都是基本常識但是仔細看一看還是有很多細節要注意的,真要好好的去做好養殖業就一定要多多方面的參考知識和經驗。細節決定成敗!祝廣大養殖戶養殖成功。(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