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鬧么蛾子?既大改城市名稱後,這次連國名也不放了

印度最近又鬧上了,他們想玩票大的,改國名。他們想把“印度(India)”改成“巴拉特(Bharat)”。不過這項提議被印度最高法院駁回了。

印度又鬧么蛾子?既大改城市名稱後,這次連國名也不放了

印度最高法院

Bharat和India都是憲法中的名字。印度在憲法中已經被稱為“巴拉特”。印度最高法院星期三下令,要求把印度名字完全改為“巴拉特”的請求,必須轉化為提案,並提交給聯邦政府,以獲得適當的決定。Bharat和India都是憲法中的名字。印度首席大法官Sharad a 。 Bobde在虛擬法庭聽證會上口頭表示,印度在憲法中已經被稱為巴拉特。請願人Namah透過他的律師說,印度是一個外國名字。這個名字可以追溯到希臘語術語Indica。

事實上,印度早在其建國之初,就開始對其部分城市名稱進行更改,只不過這次瞄準了自己的國名而已。

01

印度城市更名運動興起

在英國帝國時期結束之後,1947年轟轟烈烈的印度城市更名運動興起。有一些變化爭議的,並不是所有的提議都得到執行。每個城市名稱的更改都必須由新德里中央政府批准。

印度又鬧么蛾子?既大改城市名稱後,這次連國名也不放了

印度也進行了邦和領地的更名,到了010年代,當地語言和英語的名稱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比如從原來的英國國名Travancore-Cochin到喀拉拉邦(1956年)。最明顯的例外是印度英語的拼寫更改,從奧里薩邦(Orissa)更改為奧里薩邦(Odisha)(2011年3月),以及龐迪切裡聯合領土(包括本地治裡市)更改為Puducherry。

雖然中國也有城市改名的事情,比如合肥、棗莊、南京等,但是像印度這樣大規模、成體系的改名事件,真的很不尋常。

那既然如此,印度為啥要改名呢?

其實說白了,印度人改城市名稱總結起來就是兩點:

一個是去殖民化。

另一個就是英語和本地文化的融合。

印度人是英國的殖民地,而且一殖民就是將近百年。印度深受英國文化的影響。

但是印度人又很高傲啊。

我可是堂堂印度啊,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怎麼能被殖民呢?

我們的孟買可比上海強多了!更何況印度很多城市就是英國人來了之後建立的,帶有濃重的英國殖民色彩。所以,現代印度人覺得自己國家越來越強大了,當然要把這些名字改掉了。

印度又鬧么蛾子?既大改城市名稱後,這次連國名也不放了

另外一個呢,就是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他們覺得,英國人給的名字,當然要改掉,不改掉豈不是帶著恥辱麼?

但是英語嘛,我們還是要保留的,畢竟是世界通用語言。我們印度人軟體行業之所以這麼發達,跟從小學習英語還是很有關聯的

。那行吧,那就用英語命名一些城市吧。

具體來說,就是以下幾個原因啦,各位看官有興趣看看,沒興趣看看標題就好啦,畢竟好戲在後頭。

需要拼寫標準化

印度有多種當地語言。即使是(廣泛使用的)英語拼寫,也經常因使用哪個政府部門或機構而異。到目前為止,有幾個例子是Quilandy對Koyilandy,Canannore對Kannur和Rangiya對Rangia。當時政府的不同部門可能使用了官方拼寫,而與印度鐵路相關的位置大多保留了英國時代的拼寫。這種變化所固有的混亂通常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例如人們在官方記錄中有兩個“不同的”地址(理論上指定同一地點),導致法律糾紛,或者一所房屋的居民由於地名不同而擁有不同的房屋地址。許多人認為,這種混亂可能導致不確定和意外的後果。

印度又鬧么蛾子?既大改城市名稱後,這次連國名也不放了

用當地語言重新命名

在後殖民時代,幾個印第安州的名稱被更改。其中一些變化與1956年的《國家重組法案》相吻合,該法案是對印度各州和領地邊界的重大改革,使之沿語言方向進行了組織。例如,此時,Travancore-Cochin被更名為喀拉拉邦。後來的州名稱更改包括1959年將中央邦(Madhya Bharat)改組為中央邦(Madhya Pradesh); [3]以及將馬德拉斯州(Madras State)於1969年重新命名為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邁索爾州(Mysore State)於1973年重新命名為卡納塔克邦(Karnataka),以及將烏塔蘭恰爾(Uttaranchal)重新命名為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

名稱更改在應用和接受的語言水平方面有所不同。這些本地名稱更改中的一部分是對所有語言進行的更改:立即本地名稱,以及所有印度其他語言。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將主要講北印度語的Uttaranchal(北印度語)重新命名為新的本地北印度語名稱(北印度語:北印度語Uttarakhand)。其他變化只是某些土著語言的變化。例如,在1947年將馬德拉斯總統職位重新命名為馬德拉斯州,然後在1969年將其重新命名為泰米爾納德邦,這要求非泰米爾語使用者更改為近似於英國的名字(泰米爾語:Madras Presidency,然後是馬德拉斯州泰米爾語:)改為泰米爾語本地名稱(泰米爾語:泰米爾納德邦,“泰米爾國家”)。

印度又鬧么蛾子?既大改城市名稱後,這次連國名也不放了

更改官方英語拼寫

與該方言的內部改革相關的城市重新命名通常是從英語到印度英語。換句話說,該城市本身實際上並未以當地語言重新命名,並且印度土著語言的當地名稱(或地名)沒有改變,但印度英語的正式拼寫被修改。例如,從英語“ Calcutta”更改為英語“ Kolkata” –孟加拉語的本地名稱(Klkata)沒有變化。

英文拼寫的這種變化可能是為了更好地反映本地名稱的更準確的語音音譯,或者是出於其他原因。印度獨立後的最初幾年,印度北部因印地語的英文拼寫被英國政府不一致地羅馬化而進行了許多名稱更改,例如英國拼寫為“ Jubbulpore”的英文拼寫,更名為“ Jabalpur”。

印度又鬧么蛾子?既大改城市名稱後,這次連國名也不放了

印度官方英文名稱重新調整為其他本地名稱

除了更改本地名稱的官方英語拼寫外,還提出了重新命名提案以重新排列官方名稱,因此將英語名稱替換為其他本地名稱。種族上敏感的例子包括Bharatiya Janata黨(1990,2001)的提議,將艾哈邁達巴德更名為Karnavati ,將阿拉哈巴德更名為Prayagraj。這兩個建議是從歷史上的莫臥兒名字改為印度教的本地名字。這些可以表示為從烏爾都語到印地語的轉變,但是由於這兩種語言是印度斯坦語的變體,因此該提案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和種族宗教的提案,而不是語言上的提案。

印度又鬧么蛾子?既大改城市名稱後,這次連國名也不放了

02

印度為啥要改國名呢?

印度這個名字叫了這麼長時間了,為什麼有不少印度人想改國名呢?原來,在英國統治殖民印度之前,

印度真的不叫印度,印度這個名字是英國殖民時期才確立起來,所以帶有濃郁的英國殖民色彩。

於是,很多有強烈民族主義的印度人就想改掉這個國名,進而掩蓋被英國殖民統治的歷史,讓印度看上去是一個真正歷史久遠的大國。

那麼,改什麼國名好呢?其實,在英國殖民之前,印度還真沒有一個穩定的名字,這是因為印度在歷史上從來就不是一個真正統一的國家,印度大陸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在世人的印象中,印度大陸只是一個地理概念,而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印度歷史上曾出現過兩個著名的王朝,即孔雀帝國和莫臥爾帝國。不過,這兩個帝國也只是形式上的統一。況且,把印度改成孔雀或莫臥爾雖然彰顯了印度曾經的光榮歷史,可聽上去似乎並不是那麼回事。

印度又鬧么蛾子?既大改城市名稱後,這次連國名也不放了

既然借用這樣的印度古朝代名不行,印度歷史上還是出過名人的。比如,巴拉特就是古印度時期雅利安人的賢明君主,因此,有印度人希望把國名改成巴拉特。不過,雅利安人是印度高種姓,如今,印度又高喊廢除種姓的口號,這個國名似乎沒有代表性。再說了,現在世界上很少有以人名命名國名的。如果印度改名巴拉特,似乎也提高不了印度的國家形象。

於是,有印度人又提議把國名改為印度斯坦(Hindustan)。只是Hindustan這個名字是古波斯人對印度的稱呼,是印度河(Hindu)與地區(Stan)的意思,並且也是泊來品,改成這個名字也不理想。

由於這兩個國名體現不出印度大國的特點,印度最高法院還認為憲法早就固定了國名,就沒有改國名的必要,所以駁回了這個申請

。當然了,改國名並不是像改個人名那麼簡單,而是會牽扯到各個方面,花費較大,又很麻煩,這也是印度最高法院駁回申請的重要原因。

其實,一個國家叫什麼名字也只是個符號,國名起的再響亮實力不濟也沒什麼用。與其在改國名上瞎折騰,還不如靜下心來搞發展更為實際和重要。

參考資料:

悟空問答:印度為什麼想改國名?印度最高法院為什麼駁回這個申請?

維基百科:Renaming of cities in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