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之美——外形、韻律及境界

一、外形美

古琴自誕生之日起,就在外形上被寄託了豐富的文化象徵內涵。

譬如:琴長三尺六寸五分,象徵一年365天;琴胡13徽,代表一年12個月加閏月;琴絃有七根,象徵五行及日月;琴體平放時上方拱圓下方平坦,象徵“天圓地方”的宇宙觀;琴身由上而下,分別由琴額、琴頸、琴肩、琴腰、琴尾等組成,就象一個人體。總之,琴的外觀古樸典雃,線條流暢而充滿韻律的美感,觀之如亭亭玉立的少女,撫之若有情有聲的知音。

此外,古人對自己珍愛之琴一般都會起一個寓意深刻的琴名,如“九霄環佩”、“鶴唳清宵”、“獨幽”、“玉壺冰”、“清英”等,琴名與詩文、書法、印章一起被鐫刻在琴背面,充滿了書香之氣和文墨之美。彈琴時,橫貫的古琴有一種流暢、昂首欲飛的態勢,給人以“靜中有動”的感受;位於琴首的琴穗,猶如少女的青絲,隨風拂動,別有一番婀娜多姿的風韻!可以說,一張製作精良的古琴,本身就是一件充滿魅力的藝術品。

古琴之美——外形、韻律及境界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說過“藝術的真正物件是人體”,古琴正好體現了這一點。

二、韻律美

古琴有十三個徽,每個徽位都是一個泛音位,每根弦都可以奏出十三個泛音,這是世界上任何樂器所不具備的。而且每根弦上都有散音、按音、泛音,音色變化比一般樂器多,其中:散音恢宏,沉靜曠達,通於大地;按音堅實,變化豐富,達於人情;泛音透亮,如天外之音妙不可言,有縹緲入仙之趣。如此,天、地、人“三才”皆包含在七絃古琴之音中。

古琴有七根弦,音域寬廣,音調齊備,指法豐富。從最低音到最高音共有四個八度加二度,基本可與三腳鋼琴相比。而且古琴本身就是一個大指板,各音全憑十三個徽位來定,這樣演奏起來就有更多回旋的餘地,可謂指法豐富(多達七十餘種),這是任何其他樂器所無法比擬的。

古琴之美——外形、韻律及境界

此外,古琴演奏中還有一種特殊的“走手音”(即上下滑音),可以把右手彈撥之音,連成一條柔暢而漸弱的音線,由實至虛,給人以深邃渺遠、意味無窮、“與道合一”的感覺。

總之,古琴的音色古樸、清微、曠遠、蒼茫,給人以寧靜致遠和質樸之美。琴的音量雖然不大,但韻味獨特而深厚,對人的身心有直接的震撼力。在寧靜清幽的環境,古樸的琴音可直通古今、橫貫天地。它的音質不像箏、笛等那樣高亢明麗、快人耳目,而是寧靜、平和、淡遠而不失浩然正氣,在平淡中讓人體會到“大感動”。

古人對琴音有“清和靜遠”和“奇、古、透、靜、潤、圓、清、勻、芳”的總結,所以,古琴之音並不在“以聲威人”,而是“以靜傳神”,所謂“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

三、境界美

古琴音樂是一門與自然交融的藝術。它向來娛己不娛人,注重的是心靈的感悟與體驗,追求的是“神交天地、氣渺無垠、曠達超脫、悠然自得”的人生至高境界。

古琴音樂也是一門寫意的藝術。它和中國山水畫一樣,有時不在視聽(畫和曲)本身,而純粹是一種寧靜致遠、空曠幽深的心境寫照,用“琴畫合一”、“大美不言”來形容它的浩淼與精深,一點不為過。有時操琴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這種“琴人一體”、“天人合一”的境界,正是古琴藝術追求的最高境界!

古琴之美——外形、韻律及境界

古琴音樂更是一門調心的藝術。在這個快節奏、多壓力和高度物質化的現代社會里,“心勞身逸”是現代文明病的一大特徵,各種心理問題和心身疾病與日俱增。而古琴藝術以其特有的清醇和寧靜品格,象一道清泉一樣流淌在現代人的心田,使人勿忘迴歸自我、迴歸本真,最終達到迴歸自然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