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他的乳酪——李廣未封侯的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

《李將軍列傳》是《史記》中傳記人物很出色的名篇之一。司馬遷透過“雁門出擊戰”、“上郡遭遇戰”、“右北平之戰”、“隨衛青擊匈奴之戰”以及人物一些生活的細節塑造了李廣驍勇善戰、足智多謀、愛惜士卒、廉潔奉公的光輝形象。人們似乎因為他保家衛國功績斐然卻未得封侯,最終落得個自刎而死的悲劇下場而對其懷才不遇、命途多舛表示深切的同情和對統治階級的強烈的不滿。對於這樣一位將軍的武藝才能我們是肯定的,因獲功而沒有能封侯我們對其同情是應該的。但是

對其未得封侯與懷才不遇的關係,我認為這兩者之間的關聯並不大。

誰動了他的乳酪——李廣未封侯的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

李廣未封侯的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

首先,從李廣的軍事思想與漢朝形勢變化來看

從李廣因善射成名到自刎而死,這一生中共經歷了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三個皇帝,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李廣是見證了漢朝從貧弱到富強的發展的。當年漢高祖劉邦至“白登之圍”脫困後,

對內製定“休養生息”富國強兵的策略,對外(匈奴)實行“和親”的戰略對策。

從漢高祖劉邦到漢武帝劉徹即位時,漢朝對匈奴都是採取“和親”政策來贏得國家的發展時間。這也就是說漢朝對外軍事行動是處於防禦、阻擊階段,漢軍隊裡的主流軍事戰略就是如何抵禦、阻擊匈奴的侵犯,從而也就形成了

漢初期漢軍從不主動出擊而是提高防禦能力的軍事思想體系。

李廣此時正當少年英雄,接受的就是漢初這種軍事理論。

到漢武帝時期,漢朝國力強盛,軍事力量強大,漢武帝急需改變這種對匈奴實行“和親”的政策,他要把匈奴徹底趕出自己所能控制的勢力範圍,徹底消滅匈奴對漢朝的威脅。換句話說,

漢武帝轉變了漢初防禦、阻擊的軍事戰略,走向了主動出擊和對外擴張的軍事道路。

此時的李廣已年近四十,幾十年來參加的大小對匈奴作戰都是抵禦性的小戰,所以李廣的軍事思想是在如何防禦之中形成的。而漢武帝此時需要的是能主動出擊具有創新冒險精神的軍事將領。當李廣在漢武帝初參加的戰爭幾乎沒有什麼大功,甚至連他本人都被匈奴擒獲。於是漢武帝提拔了衛青和霍去病等年輕的軍事將領,李廣也因此失去有負重託的機會。漢武帝制定奔襲匈奴的長距離作戰方針,李廣適應不了,從他與衛青負氣出走而迷路就可以看出。

因此,

李廣的軍事思想沒有能做到與時俱進與漢武帝制定的戰略部署保持一致,從而導致了他難以封侯的,這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誰動了他的乳酪——李廣未封侯的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

李廣未封侯的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

其次,從李廣的治軍方法和軍隊的戰鬥力來看

李廣治軍以仁愛為主,對軍法軍規用之甚少。行軍打戰則“行無部伍行陳,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擊妨刁斗以自衛,莫府省約文書籍事”,這樣導致治軍不嚴,軍紀渙散。列傳中特意舉出程不識與其治軍相比較:程不識治軍以嚴著稱,從而有“然亦未嘗遇害”;李廣也因匈奴畏懼其英勇善戰,因而他“未嘗遇害”。從這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出

李廣是靠自己的威望和名聲、仁義來治軍的,強調個體功能大於整體功能和個人為中心的思想

。正因為他對軍紀的不重視和偏重個人的能力時常導致他和他的軍隊遭遇險害。如他追殺射鵰者時帶了人馬少又遇上匈奴千騎,雖然他一系列的機智的舉措使大家化險為夷脫離死亡的邊緣。這裡的獲救也是有些偶然性因素的,如李廣名震邊關和匈奴對其的懼怕而對形勢做出錯誤的判斷。

因此,

從統治階級角度來看李廣這種輕視軍紀的治軍方法肯定是不符合國家安全統一的要求,因為軍隊的整體實力是要遠遠大於人個能力。從而統治階級也就不會讓李廣帶過多計程車兵,這也就在客觀上限制了李廣大規模對匈奴作戰的條件,也就減少了李廣立大軍功的機會進而失去封侯的機會。

因為李廣治軍仁善,所以“其士卒亦佚樂,鹹樂為之死”,這裡的“鹹樂為之死”我想是司馬遷所想的而已。很多人因知曉李廣仁義治軍不嚴才來投奔他,大家出於寬鬆玩樂目的,又有多少人真心為李廣死又有多少人有真正的本領。因此,李廣帶領的軍隊作戰能力應該是不怎麼強,不然怎麼每次李廣和他們與匈奴作戰都無重大軍功。從李廣想封侯所依賴的軍隊來講,這樣的軍隊很難有大作為的,也就不能為李廣封侯提供軍事上強有力的保障。

誰動了他的乳酪——李廣未封侯的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

李廣未封侯的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

再其次,從統治階級利益和“封侯”的條件來看

漢朝統治階級實行“封王封侯”的政策表面上是對功臣將領的功績的肯定和賞賜,但在客觀上這樣的“國中國”的局面是不利於國家安定統一和發展的。因此才會出現“削藩”的舉措和平定“七國之亂”的軍事行動以及後來的漢武帝的“推恩令”。所以說,從統治階級角度來講,他們是極不情願才“封王封侯”,但是這也是國家籠絡人才的手段。所以,歷史上才會有出現剛封了王侯又馬上出現陷害和殘殺功臣王侯的現象。封侯是統治階級需要你為他們效勞創業的強有力的政治砝碼。再說“封王封侯”是要求有立重大軍功的將軍將領或者是有突出貢獻的文臣宰相。

李廣在漢文帝

都只是參加一些小規模的抵禦匈奴的戰爭,以“殺首虜多,為漢中郎”,直至漢文帝逝世,

他也只是武騎常侍而已。

從這裡可以看出李廣此時年紀輕、官階低、無戰功,這樣何以封侯呢。

漢景帝

時是

李廣事業的頂峰時期,他官至太守,並歷任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等邊境重要的太守。

此時李廣若能有重大軍功報於朝廷,定會得個侯,可他一直都未曾有令漢景帝給其封侯的機會。到

“七國之亂

”隨周亞夫擊吳楚軍,立下不少戰功。本以為這次能封侯,但是卻因為

梁孝王“授廣將軍印”一事而惹怒漢景帝,從而失去封侯的機會。

梁孝王是漢景帝的胞弟,但是梁孝王有反叛之心,漢景帝一直提防著他,而此時李廣卻接受他的封賞,試問李廣這次能受封嗎,甚至是有性命之憂。所以此次李廣有功卻不得賞,賞都沒有何來的封侯一說。在漢景帝看來,李廣既然能接受中央政府以外(朝廷敵對勢力)的封賞,難保有朝一日封侯後你不反叛朝廷。從此,李廣在漢景帝時期就徹底失去了封侯的可能性

到漢武帝時,李廣逐漸老去,已不適合漢武帝時期的軍事戰略部署的需要。

在跟隨衛青奔襲匈奴又無戰功,自己反而為匈奴所擒,雖然後來逃脫。但“吏當廣所失亡之多,為虜所生擒,當斬,贖為庶民”,這裡就明確的規定李廣是不符合封侯條件的。所以再在這個時候談封侯就沒有什麼意義。以致他後來因“失道”而延誤戰機使匈奴單于逃脫不得不自殺。

誰動了他的乳酪——李廣未封侯的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

李廣未封侯的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

最後,從李廣自負的個性和有無大局觀念來看

李廣善射威震海內,他所經歷的這三個皇帝都對他的箭術是讚譽有加。他也正因為自己善射而做出許多冒險甚至走向死亡的的事來。如射鵰者之事,他率百騎脫離大軍追殺射鵰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但在剛綁好俘虜時,匈奴數千騎出現,李廣不退反進,距敵二百里處下馬解鞍,自己衝到陳前射殺其“白馬將”,使“胡兵終怪之,不敢擊”。從中可以看出李廣膽識過人,但這場生死攸關的對峙完全由李廣爭強好勝之心所引起。他自負箭術精湛硬要與射鵰者一較高低,為此使百騎人馬孤軍深入險遭覆滅。又如李廣與匈奴交戰時“見敵急,非在數十步之內,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雖然表現他勇敢、沉著,但是其部下卻因此“數困辱”,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因此李廣的自負善射也是導致他人格不完善,缺少軍事作戰的全域性觀念,失去一些客觀上的軍事作戰機會,這也導致了他本身與封侯的距離。

誰動了他的乳酪——李廣未封侯的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

李廣未封侯的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

因此,李廣未能封侯與他所謂的懷才不遇無緊要關係。難道在漢景帝他平定叛亂是懷才不遇,不是,而是他自身的缺點和不諳政治所造成的,不能說是“不遇時或不遇明主”;難道在漢武帝時隨衛青擊匈奴是懷才不遇,也不是,漢武帝時期戰爭繁多可李廣卻因自身原因未能積功至侯而已。上述的戰事都是李廣可憑其中任何一次戰功得以封侯的,可他卻未能如願以償,因為他自己的原因(

不諳政治、思想保守、口訥少言

)而錯失封侯良機。他本人在自刎前說“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七十餘戰難道他就不能積功至侯贏得皇帝的垂青,所以說這都表明李廣不是懷才不遇而未得封侯。至於李廣的“才”在哪裡呢,我想就是一直為人所知的“善射”而已,其他的那些機智、勇敢都是建立在“善射”之上,沒有“善射”他也就談不上有“才”可懷了。

李廣這種“懷才不遇”的說法為何深入人心呢?

這是司馬遷的深情寄託所造成的,可能司馬遷把自身的遭遇個李廣聯絡起來了,從而導致了他對李廣寄予過多的同情和偏愛。這樣才使讀者覺得李廣是懷才不遇而未得封侯,其實不然,對於漢朝廷而言,封你李廣一個侯算不了什麼,可朝廷給那麼多可以封侯的機會給你,是李廣自己未能好好抓住其中一個機會而已。李廣最終帶著未能封侯的遺憾而飲恨而刎,結束了他傳奇而又悲劇的一生。

誰動了他的乳酪——李廣未封侯的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

李廣未封侯的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