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抗倭戰爭對武術的發展有何影響?少林武術為何能趁勢崛起?

明朝的抗倭戰爭對武術的發展有何影響?少林武術為何能趁勢崛起?

元末明初時,日本處於南北朝時代,在國內戰爭中潰敗的武士,流亡海島,勾結海商和失業流民組成海盜集團,竄犯中國今遼寧沿海,並漸次南移。

由於明廷厲行海禁,派遣信國公湯和、江夏侯周德興等將領在東南沿海築城設衛,整飭海防,倭寇未成大器。

15世紀後期,日本進入戰國時代,封建主和寺院大地主為擴充實力,彌補內戰損失,慫恿、支援海盜活動,因而倭寇逐漸猖獗。

16世紀,特別是嘉靖年間,明廷內政日趨腐敗,沿海衛所空虛,軍備廢弛。

倭寇乘機與少數奸商相勾結,竄犯今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沿海,佔據島嶼,攻城掠地,深入久踞。

倭寇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給沿海民眾帶來深重災難,成為明朝的嚴重禍患。

沿海民眾不甘倭寇侵略,奮起抗擊。在民眾抗倭鬥爭推動下,明軍展開了一場長期的、卓有成效的抗倭戰爭。

軍民前後抗擊倭寇鬥爭接近200年,武術作為防身自衛的方式、手段,抗倭鬥爭對武術有哪些影響,對此進行挖掘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明朝的抗倭戰爭對武術的發展有何影響?少林武術為何能趁勢崛起?

一:促進武術的融合

明朝嘉靖年間,倭寇竄犯今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沿海,明朝政府一邊調集官軍抗倭,一邊訓練當地村民、漁民抗倭。

根據史料記載,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明朝徵調廣西兵、湘西兵到東南沿海參加抗倭。

根據張延慶的研究,明朝政府徵調的廣西兵、湘西兵不僅連續殲敵,同時把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武術的一些表現形式、技擊原理和兵法戰術思想帶入了中原地區,並融入到戚繼光、俞大猷等抗倭名將的軍隊中,從而促進西南少數民族的武術和中原武術融合。

明朝的抗倭戰爭對武術的發展有何影響?少林武術為何能趁勢崛起?

二:促進武術的傳播

為了抗倭需要,戚繼光等人訓練了村民、漁民、礦工,組建戚家軍。

這種模式促進了武術的傳播。戚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南塘,山東蓬萊人,出生於一個將門家庭。

1549年冬,戚繼光在鄉試中考中武舉。1555年,戚繼光調任浙江都司僉書,主管全省軍屯事務。

此時浙江是抗倭的前線,戚繼光這時便組建戚家軍。

戚繼光非常重視武藝訓練,要求 士兵學會合於實戰的真武藝,不能

“徒支虛架,以圖人前美觀”

,從而把武術的套路表演和實戰的攻防有區別地分開。

戚繼光本人是山東人,他自身的武藝以山東拳法、刀法為主,他在訓練戚家軍時必然有山東武術。

此外,戚繼光還聘請民間拳師和僧人訓練戚家軍,同時針對倭寇善於各自為戰以發揮長刀優勢的特點,他從民間武藝中吸取了大量技藝。

戚繼光還根據根據浙江的地形和倭寇的作戰特點,創制了由12人編成的

“鴛鴦陣”

“三才陣”

這些戰鬥隊形的最大優點是長短兵器迭用,攻防結合,既便於消滅敵人,又有利於儲存自己,適於在江浙地區作戰。

明朝的抗倭戰爭對武術的發展有何影響?少林武術為何能趁勢崛起?

三:促進武術理論的發展

在經過與倭寇的多次交鋒後,最終明朝軍民取得了勝利,同時促進了中華武術的融合。

在御倭戰爭中,不僅使明朝軍民的戰鬥力得到了提升,而且也使武術理論和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

這一時期湧現出了很多武術著作,如戚繼光的

《紀效新書》

、唐順之的

《武編》

、鄭若曾的

《江南經略》

、何良臣的

《陣紀》

等等。

這一時期還產生了眾多的拳法門類,抗倭戰爭後,很多學者把抗倭使用的武術進行分類,如戚繼光

《紀效新書》

卷一四

《拳經捷要篇》

列舉了16家:

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六步拳、猴拳、化拳、溫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鎖、二十四棄探馬、八閃翻、十二短、呂紅八下、綿張短打、巴子拳、山東李半天之腿、鷹爪王之拿、千跌張之跌、張伯敬之打。

明朝的抗倭戰爭對武術的發展有何影響?少林武術為何能趁勢崛起?

鄭若曾所著

《江南經略》

,把拳派分成11家:

趙家拳、南拳、北拳、西家拳、溫家鉤掛拳、孫家披掛拳、張飛神拳、霸王拳、猴拳、童子拜觀音神拳、九滾十八跌打撾拿以及眠張短打破法、三十六解法、七十二跌法、三十六解法、七十二拿法。

當時還出現了諸多專業

“拳譜”

,對日本刀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深入,明朝大儒、抗倭著名人士唐順之在抗倭戰爭之後編寫

《武 編》

《武編》

前集卷五記載的溫家拳勢名稱,並敘述了招法使用的原則及具體用法,其後還附有練腿功之法,這是我國迄今為止所見到的最早的一個拳譜。

日本刀作為倭寇最主要的戰鬥手段,曾對中國軍民造成很大威脅。

因此,日本刀法引起了明朝將領、武藝家和各種人士的注意。戚繼光在十二卷本

《紀效新書》

卷4

《短器長用解》

中說:

長刀,此自倭犯中國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閃而前,我兵已奪氣矣。倭喜躍,一迸足則丈餘,刀長五尺,則大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者身多兩斷。緣器利而雙手使用, 力重故也。

何良臣在其

《陣紀》

卷2

《技用》

中說:

“日本刀不過三兩下,往往人不能御,則用刀之巧可知。”

明朝的抗倭戰爭對武術的發展有何影響?少林武術為何能趁勢崛起?

明末徽州武藝家程宗猷在

《單刀法選》

中也說:

“其用法,左右跳躍,奇詐詭秘,人莫能測。故長技每每常敗於刀。”

諸家之中,除戚繼光之外,要數晚明

“嶺南三家”

之一的番禺屈大均在他的

《廣東新語一語器》

中的一段描述最為精到:

其人率橫行疾鬥,飄忽如風;常以單刀 陷陣,五兵莫御。其用刀也,長以度形,短以趨越。蹲以為步,退 以為伐。臂在承腕,挑以藏撇。豕突蟹奔,萬人辟易,真島中之絕技也。

唐順之,他曾得到一把日本刀,揮筆寫成一首《日本刀歌》,簡要地介紹了日本刀。

明代劇作家湯顯祖也寫過一首叫

《倭寇刀子歌》

的詩,對一把據傳是

“倭王”

所鑄造的日本刀備加稱頌。

萬曆年間的文學家宋懋登曾有

《日本刀記》

一文,文字不長,以見明代文人對日本刀的崇尚和寄情之深。

明朝的抗倭戰爭對武術的發展有何影響?少林武術為何能趁勢崛起?

四:促進少林武術的發展

十六世紀嘉靖、隆慶年間的倭患,強烈地震撼了明王朝統治下的中國東南沿海。

明王朝海防鬆弛,沿海衛所

“戰船、哨 船,十存一二”

,士兵也只剩十分之四,而僅存的部隊也因制度腐敗、軍紀廢弛而戰鬥力極弱。

倭寇憑藉著製作精良的日本刀及奇詐詭秘的刀法,致使武備積弛的明朝衛所軍隊難以應敵,那時

“江南衛所已成虛設”

,以致於發生了倭寇

“六十七人經行數千裡,殺傷千人”

的荒唐事件。

明朝政府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於是只得徵調各地鄉兵,少林僧兵就是其中一支最為驍勇的武裝力量。

關於此事,各類史籍筆記中記載較多,除

《明史》

之外,諸如鄭若曾的

《江南經略》

、張鼐的

《倭變志》

和顧炎武的

《日知錄》

等書中均有記載。

少林武僧分析了與倭寇交戰過程後提出,明軍的武器不適用。倭寇對付明軍的戰術一般是夜間近偷襲,遠端武器幾乎無用。

近距離格鬥武器,明軍用的是大刀長矛,倭寇用的是倭刀(武士刀),與中國大刀相比,倭刀窄而長,承受力和砍擊力度均強於中國大刀且輕便靈活,加上長度優勢,很適於單人格鬥。

長矛雖然長度長,但只能向前捅刺,不能側向劈砍削割,使用不便。

明軍武器系統適用於雙方都有充分準備的大兵團列陣作戰,倭寇武器系統適用於單人格鬥或混戰。

明朝的抗倭戰爭對武術的發展有何影響?少林武術為何能趁勢崛起?

而前面說過了,倭寇對付明軍的戰術一般是夜間近偷襲,雙方很快混在一起,所以倭寇武器佔優勢。

要想打敗倭寇,就需要別的武器。

少林武僧對武器的選擇令人大吃一驚,他們選擇了鐵棍。

《上海掌故叢書·吳淞甲乙倭變志》

稱:

僧兵作戰,“俱持鐵棍,長七尺,重三十斤,運轉便捷如組竹杖”......了心、竊堂、一峰、真元“四僧輪棍入”。

鐵棍不僅比上述所有武器都重,而且是鈍器,殺傷力也是最小的。少林武僧的考慮是:

鐵棍比倭刀在長度上有優勢,雖然重量大,但因為是鈍器,可以抓握任何一處,以此調節槓槓動力臂與阻力臂的長度比,倭刀雖輕,但只能抓握一端,形成一個很大的費力槓槓,反而費力(尤其費腕力)。

鐵棍在長度與靈活性方面都有優勢。在殺傷力上犧牲一點是值得的,只要格鬥時不要急於求成,對倭寇先傷後殺是有把握的。

明朝的抗倭戰爭對武術的發展有何影響?少林武術為何能趁勢崛起?

由於抗倭鬥爭的需要,東南沿海少林武術活動盛況空前。

明人詩文中頗多詠少林僧習武事,如焦宏祚

《少林寺詩》

雲:

“借閒古殿仍談武,鳥立空階似達詩。處處樓臺皆隨喜,何緣覓得且多枝。”

此時少林武僧還經常以精湛的武藝,為遊人表演,以吸引民眾習武抗倭。

少林拳是少林武術中主要內容之一,此時有較大的發展, 不僅有

“拳勢歌”

問世,而且較拳、表演拳法的現象也多見。

但是少林武僧從抗倭實戰出發,反對

“花拳”

,因此在拳法習練方面以手搏為主。

此時的少林僧雖然習拳,但不以拳聞,而以棍名。這是從抗倭鬥爭的實際出發,同時少林棍法得到抗倭名將俞大猷的指點。

後來少林棍法形成了完備的棍術體系,少林棍法有路、有勢、有譜。同時還有

“邵陵(少林)棍法歌”

兩首問世,其歌為七言句,採用形象的語句說明了少林棍法的攻防變化。

它是為寺僧掌握要領、分辨正誤、防止偏差所編的,反映了少林僧對棍術的重視。

明朝的抗倭戰爭對武術的發展有何影響?少林武術為何能趁勢崛起?

五:結束語

在中國武術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明朝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在這一時期冷兵器仍然占主導地位。

此外,在這一階段由於連綿不斷的戰亂和民族衝突以及外敵的入侵,為中華武術的發展提供了外在條件。

透過與倭寇的戰爭,促進了中華武術的融合,興起了對外國武術兵器的研究,促進了武術在民間的流傳,同時促進了武術理論體系的發展。

備註:本文為轉載文章,原作者於樓成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孤寡老人講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