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健體增免疫,正確操作6注意

“捏脊”健體增免疫,正確操作6注意

捏脊療法主要是透過捏、提等按摩於法作用於督脈和膀胱經。中醫認為,人體背部的督脈總督一身陽氣,膀胱經為臟腑背俞穴所在,透過捏脊刺激督脈和膀胱經之,可達到調理臟腑、增強體質的目的。專家介紹說,該療法比較適合於脾胃虛弱所引起的消化不良、厭食、慢性腹瀉、嘔吐、便秘,或者肺氣虛引起的慢性咳嗽、哮喘緩解期等慢性疾病,尤其適合兒童。

捏脊療法好處多,調和臟腑和經絡

因在治療小兒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方面療效尤為突出,故捏脊法又有“捏積”之稱。而對於健康的孩子,捏脊也有很多好處,可使其五臟六腑功能更快地趨於完善,並可透過提升其臟腑功能和加強全身氣血執行,間接達到增智的效果。此外,對於膽小、愛哭、咬指甲、脾氣暴躁等兒童也有明顯改善的效果。現代研究也發現,捏脊療法能借助複雜的神經、體液因素,整體,雙向地調整內臟功能,從而達到增強體質、治病保健的目的。

成人若感冒、失眠、神經衰弱、胃腸功能紊亂,以及女性患某些婦科病等,也可進行捏脊療法,但是效果明顯比兒童差一些。捏脊對老年性便秘、厭食也很有效。不過,老年人的脊背常伴有變形、駝背或者面板比較乾燥的情況,捏拿時要注意保護面板。

捏脊手法很重要加點介質更有效

第一次嘗試捏脊療法,最好在有推拿經驗的中醫師的指導下完成,因為捏脊看似簡單,但是對於手法的力度和技巧還是很有講究的。捏脊時,兩手沿脊柱兩旁,由下而I二連續地夾提面板,邊捏邊向上推進,自尾骶部開始,一直捏到項枕部為止。頭面部症狀嚴重者,可捏至後正中線髮際上一寸的風府穴。一般重複3~5遍,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為一個療程。力度以被按摩者感覺適宜為準,面板微紅即可。

捏脊並不僅儀是捏,它包括兩種手法:捏法和提法。在捏的過程中,用力拎起面板,則為提法。每捏三次提一下,稱“捏三提一法”,每捏五次提一下,稱“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單捏不提。其中,單捏不提法刺激較輕, “捏三提一法”刺激最強。一般情況下,提是為了對某一部位加強刺激,可根據具體需要來操作。

捏脊時還可以根據需要塗抹一些介質,如散寒氣的蔥姜水,活血的酒精、紅花油等。應用介質可加強手法的作用,在提高療效的同時,還能潤滑和保護面板,且介質滲透入裡,對疾病本身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四季捏脊助健體順應時節增免疫

每個季節都具有其特殊的節氣特點,中醫理論認為,季節與臟腑無論在生理或病理方面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春季,肝經行令,陽氣生髮,腠理開疏,此時陽氣不足,春寒之氣還較盛,機體易受寒邪侵擾;夏季,心經行令,陽氣旺盛,又多夾溼邪,困擾脾胃;秋季,肺經行令,燥氣偏盛,最易傷及肺津,冬季,腎經行令,多寒。

小兒在季節交替時常易患疾病,四時捏脊就是根據五臟與季節的對應關係,同時結合孩子的不同體質,以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培元氣為原則,透過辨識孩子的體質,在捏脊治療的基礎上,選取適合的推拿手法。每個季節治療15-30天,以期改善患兒體質,減少疾病發生次數,提高患兒免疫力,並最終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捏脊療法雖簡單六個方面須注意

1、捏療法一般在空腹時進行,睡前、晨起效果更好。飯後不宜立即捏拿,宜休息兩小時後再進行。

2、室內溫度要適中,防止受涼.手法輕柔。

3、採用俯臥位或半俯臥位,以背部平坦鬆弛為目的。

4、對嬰幼兒及年老體弱者,捏提不宜太重,時間也小宜太長,3-5分鐘即可。

5、脊柱面板破損,或患有癤腫、面板病的人,不可使用本療法。伴有高熱、心臟病或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6、最適應人群:6歲以下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