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指當月”會是哪些學佛之人的誤區,根源何在?

“觀指當月”是楞嚴經中提到的一個佛學概念。原經文是這麼說的:

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

從經文中可以得知,“觀指當月”是聽法之時易入的誤區。佛已入涅槃,現在的我們已無緣聽到佛陀親說之法,那麼學習佛經時,是否也有“觀指當月”的誤區呢?

“觀指當月”會是哪些學佛之人的誤區,根源何在?

“觀指當月”是個學佛的誤區,但是個高階的誤區。對與初學之人,應該是不存在這個誤區之說的。因為初學之人要學的就是那個“標月之指”,學習的目標還沒有到觀月的層次上。也就不存在“觀指當月”的誤區了。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初學之人開始學的是各種佛學概念,各種佛學知識點。

即便是阿難也是在學習多年之後,佛陀才告訴他得要當心陷入“觀指當月”的誤區中。楞嚴經中:阿難說他一向多聞,說明阿難他是學習了許多的佛學概念、佛學知識。而當阿難掌握了足夠多的佛學知識時,當阿難他“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時,當阿難想要發起菩提心時,需要將他以往所學佛之知識融通貫會時,佛陀告訴阿難到了應該將知識融通貫會時就得注意避免陷入觀指當月的誤區之中。

“觀指當月”會是哪些學佛之人的誤區,根源何在?

對各種佛學概念、各種佛學知識點的學習是非常必要的,但這些學習只是給你提供“指”,不能僅僅把學佛的目的停留於此。成就“指”是為了“標月”做的準備,沒有最後完成標月,指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標月”:成就佛覺,發菩提心。

僅僅滿足於掌握了許多的佛學知識點,把零散的知識點誤為佛覺,那就是“即以指體為月明性”。學佛之人得要知有“月體”,得有發起菩提心的覺悟高度。確立了覺悟的高度,自然就會想著要提升觀察問題的深度,就會想著把所學的零散知識點融通貫會起來。

對與已經學習掌握了許多佛學知識點的學佛之人來說,就會面臨“觀指當月”的問題了。到了該發起菩提大願時,卻還是一味地停留在對於功德福報的追求上,一味地把佛經當成解災避難、往生極樂的咒念。那可就是有負佛恩,以指當月了。

“觀指當月”會是哪些學佛之人的誤區,根源何在?

對於楞嚴經的學習,避免“觀指當月”尤為重要。所以在楞嚴法會上佛陀才會明確提出這個概念來。現如今啊,有許多人只熱衷於誦楞嚴咒,而不誦讀楞嚴經。這一定是以指當月;有些人只讀大勢至唸佛圓通章這一段,祈求往生,這也一定是以指當月;楞嚴經是一個需要融通貫會的整體,如果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侷限於著重學習某一卷,某一章,某一段,那就是以指當月。

把楞嚴經單純地當成破魔寶典就是典型的以指當月。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不存在魔的。只有開悟的人才有相對的魔關歷練。

願佛佑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