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民|滕州北部農村的喪葬習俗

前幾天,在老家教書的侄女元蕊用微信告訴我說,她的一些同事,看了我編的關於俗語、諺語集解後,認為我對滕州的民俗還懂一些,問我對喪葬習俗是否瞭解,想讓我寫篇這方面的文章普及一下。

聽了這一要求,我有些猶豫,主要原因有三:一、我對此也是隻知道皮毛。二、傳統的喪葬習俗,有不少迷信成分,不按原樣說不客觀,按原樣說,是不是有宣傳封建迷信的嫌疑。三、“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我所瞭解的就是我們一帶(甚至是我們村)的做法,不能代表滕州。所以,我遲遲沒有動筆。

後來我又想,當下不少地方,特別是農村,喪葬基本上還是按過去的老辦法進行(雖然有些簡化了)。年輕人耳聞目睹了這些習俗,覺得好奇,好玩,進而想探討下為什麼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其實,不光是年輕人,就是年紀大一些的,對此也是瞭解甚少,大都是大家都這樣做,咱也跟著做,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明白的卻很少。我雖然對喪葬習俗知之不多,但可以做做這方面的功課,查查資料,找懂行的詢問一下。至於擔心有人說“宣傳迷信”,覺得也是多餘的。因為大家都知道,喪葬習俗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不可避免的具有一些迷信色彩。現在,大家都要的是它的程式化和儀式感,誰也不會“迷信”這些迷信。還有擔心由於“十里不同俗,五里改規矩”涵蓋不了全滕州,我想可把題目的地域範圍定的小一些。其實,別說是滕州,就是魯南、蘇北一帶,喪葬的習俗都差不多。有不同大家可以說出來,互相補充一下,以便形成個小材料,說不定會對滕州的傳統文化的儲存、傳承有點益處。

於是打消了顧慮,鼓起了勇氣,行動了起來。好友孫南邨先生、蓋慶珍先生,百忙中給我提供資料;我們村對喪葬習俗懂行的司增海先生、司天璽先生,不厭其煩地回答我的諮詢。忙了幾天,自覺得有了點眉目,就迫不及待地寫了下來。

不過,因為客居他鄉,手頭資料有限,所以內容一定不很全面,喪事的流程也不一定都對,有些理解也不一定合適,還請大方之家不吝賜教。

喪葬是人生禮儀中最後的一件大事。長期以來,人們信奉“靈魂不死”的觀念,總希望已亡的親屬在另一個世界得到幸福和安寧。因此,“事死如事生”,人們便透過為死者治喪、安葬、祭奠等來安慰亡靈,以表達哀悼、懷念之情,便逐漸形成了一套喪葬習俗。

現將滕州北部農村的喪葬習俗介紹如下。

一、備喜棺、壽衣、壽鞋等

過去,人到六十之後,子孫就為老人準備去世後的“衣食住行”,俗稱“準備後事”。生前做的棺材,叫“喜棺”,鞋帽叫“壽鞋”“壽帽”,衣裳叫“壽衣”,俗稱“送老鞋”“送老帽子”“送老衣裳”。

喜棺俗稱“方子”,是用木料解成板子合拼而成的。最好的木料是柏木和楸木。忌用榆木,因為榆木易生啄木蟲,傳說它可借人屍成精,出來傷人。做喜棺時,出嫁的閨女要送菸酒等禮品和錢,稱“翻棺禮”。因為木匠做最後一道工序是“上底”,上底時,底口朝上,把底用釘子釘牢,然後翻過來。只有閨女送禮,木匠才能翻。當然這是故意讓出嫁的閨女“出血”的,她們也樂意藉此給父母送東西。送來的菸酒,用來招待木匠,錢作手工費。喜棺做好之後,放置起來,一般不上漆,白茬,用時再上漆。一般是女性漆紅色,男性漆黑色,男性也有漆紅色的。棺材前頭掛一塊紅布條,以示“喜棺”。

壽衣雖然男女有別,但大多使用天藍色的布料,因為天空是藍色的,希望人死後,身穿藍色衣裳昇天為神。女性也可以上身為紅棉襖、下身為藍棉褲或棉褲、棉襖都是紅色的。但忌用黑色,因為黑色代表地獄。另外,壽衣一般只穿單數,忌穿雙數;外衣必須是棉衣,不能是單衣;棉衣要求三新:表新,裡新,棉花新。男性壽衣,一般是上身棉襖外衣,夾襖內衣。忌穿褂子,因為“褂子”諧音“掛子”,怕帶走兒子。下身外穿棉褲、內穿褲頭、襯褲。女性的壽衣,除棉襖是帶大襟的,內衣,棉褲與男性的相同。

男性的壽帽,有的是帽殼,有的是棉帽。棉帽是西瓜皮形,頂用線縮口。女性的壽帽是勒子形,布料是藍色或醬色的,繡有“蓮花瓣”圖案。

男性的壽鞋是淺口平底布鞋,白襪,系黃色或藍色鞋帶。忌穿皮鞋,因為傳說,死時穿什麼皮的,死後轉世就託生什麼。女性的壽鞋是深口靴子,不套棉花,一般用藍色綾子布做面料,幫上繡“金童玉女過仙橋”的圖案。

現在,兒女為老人請木匠備喜棺、親手做壽衣、壽帽、壽鞋的幾乎沒有了。因為實行了火化,有的不用棺材了,即使用,也是用體積較小的來盛骨灰。壽衣、壽帽、壽鞋,也都是到殯儀市場買現成了。但買時,在選色、選料等方面,還都是遵循習俗的。另外,看老人病入膏肓,也都是提前做準備,以免臨時抓瞎。

二、穿送老衣裳,架上靈床

過去,人老病危,極少在醫院治療。即使現在,農村的病人住院治療,垂危時也要拉回家,讓其在家中亡故,這就是人們極其講究的“壽終正寢”。一般來說,看老人快不行了,就要給老人洗擦,修發,淨面,穿壽衣。老人為男性,通常由兒女為其料理;老人為女性,通常由女兒、兒媳料理,有時也可以請別人來幫助料理。儘量要讓老人在嚥氣之前就穿上壽衣。這是有原因的,一是人們信奉“一咒十年望”的說法,想用穿壽衣的辦法給老人衝一衝,希望能衝好。這種情況也是有的,有的老人穿了送老的衣裳後,竟奇蹟般的好了,又活了好幾年。二是迷信說,穿上壽衣後咽的氣,到了陰間也穿著;沒換上送老的衣裳就嚥氣了,被視為“光著身子”走的,到了閻王爺那裡,是會挨鞭子抽的。

穿好壽衣,便把老人從屋裡間的病床上移到靈床上來。所謂靈床,就是在兩張長條凳子上橫鋪一領高粱秸織成的箔,其上鋪苫子,褥子。靈床一般設在死者自家或長子家的正堂屋的當門。老人在其上仰臥,頭朝南,蓋上被子。兒女在一旁守著,等嚥氣。儘量避免讓老人在裡間病床上嚥氣。這是因為,迷信說如在裡間嚥氣後,再移動屍體,靈魂就會因為有梁頭隔著出不來。就要用繩子從樑上搭過,往外拉,且要捉一隻公雞放在一邊,等到公雞叫一聲,證明已經拉出來了。

三、初喪

從老人嚥氣到出殯日,這段時間稱“初喪”。俗話說“紅事要推,白事要偎”“紅事要叫,白事要到”,一般說來,一有老人嚥氣,本家戶族、附近的親戚鄰居等人,便不請自來,幫助完成以下活動和程式。

老人嚥氣之後,要用麻劈子纏繞雙腳,該麻劈子稱為“攔腳麻”。迷信說,這是以防後代出“羅圈腿”。要用張白紙把臉蓋上,此紙稱“蒙臉紙”。迷信認為,人嚥氣後,如果有什麼喘氣的經過其頭部,可能引起“串氣”,亡者會借氣復活,見誰咬誰。蒙臉紙是用來隔氣的。要給死者頭枕三角式枕頭(其形似雞),稱“雞鳴枕”。為什麼要枕雞鳴枕,下面的四句歌訣做出瞭解釋:“亡人頭上一隻雞,光會打鳴不會飛。亡者要是迷了路,雞叫一聲自不迷。”要在亡者嘴裡放錢或飯。亡者的兩隻手,右執打狗鞭,左握打狗餅子。打狗鞭是用花椒樹枝做鞭杆,用青麻劈子或用棉絮搓成的棉花緞做鞭,一般將麻劈子或棉花緞纏在鞭杆上。打狗餅子是用白麵按亡者的歲數製作的小薄餅,也可以做一百個。有的是放在亡者的左衣袖裡;有的是用線串起來,掛在亡者的手腕上。為什麼要這樣呢?迷信認為,人死後有三魂,一魂守屍骨,一魂投胎轉世,一魂赴西天。西天遙遠,又有惡狗攔路,魂靈一旦遇上,可用鞭打,同時可用餅子餵狗,以便趁機脫身,順利到達西天極樂世界。

靈床的前頭放一張矮桌或矮凳,其上擺放死者的遺像,香爐,冒尖的一碗半熟小米飯,俗稱“倒頭飯”。一雙用麻劈子捆著的筷子,直插飯中,上面撒著鍋底灰。迷信說亡者嚥氣時都肚中無飯(去世前清肚),準備“倒頭飯”是使其不成“餓死鬼”;又怕被別的東西吃,其上就撒上鍋底灰。還要擺一盞豆油燈(一般用瓷碟子盛上豆油,中間放上棉捻子),俗稱“長明燈”,也稱“陰魂燈”。亡者的兒女守著要不斷添油,不讓其熄滅,出殯時把燈放在墓穴的牆洞裡。迷信說此燈有為亡者守墓護靈之意,也說有表達希望亡者能儘早轉胎復生之意。靈床前還要放喪盆,俗稱“老盆”,早燒開門紙,晚燒關門紙及親朋來弔喪時,都在此盆裡燒紙。迷信說燒的紙越多,亡者在陰間越有錢花。喪盆為泥制火燒而成。人死後馬上派人去買,買時賣主要多少錢便給多少錢,不能還價。靈床前還要豎放一束谷秸,叫“隱身草”,俗稱“杆草把子”。杆草的多少由死者的年齡而定,一歲一根,代表著死者在世間吃了多少年糧食,也說,亡者在去西方極樂世界的路上,可能會遇到危險,到時可用來影身。杆草把子上掛著紙糊的褡褳(俗稱捎馬子),迷信說是給死者裝錢用的。還有歲數餅,歲數餅是用白麵烙的餅,數量也由死者的歲數來定,一歲一個,用線串起來掛在杆草上。

白紙條封門。指封亡者自家和兒子家的門。這裡所說的封門,不是像公安封門那樣在兩扇門之間貼封條,而是將白紙條貼在門框和門心上。封門也有講究,無論是坤喪(死者為女)還是乾喪(死者為男),父母去世一個,封門時只能貼一張紙條。亡者為男性,封條上頭朝外斜;亡者為女性,封條的上頭朝內斜。如果二老都不在了,就交叉貼兩個白條。

置紙谷堆。把一刀(或半刀)火紙在邊上切一刀(老兩口都不在了,用一刀;還有一口,用半刀),在三分之一處穿個孔,用麻線穿了,拴在高粱秸上,豎(fuō,下同)在喪主的大門旁。乾喪豎在門左邊,坤喪豎在門右邊。置紙谷堆,起到的是告知外人,家有喪事,不宜其他往來。

喊路。迷信認為,人死以後,靈魂還在,開始處在混沌狀態,不知道怎樣走向西方極樂世界,必須有人告訴他。喊路,就是孝子等,用喊話的辦法給他指引道路。喊路之前,無論死者的親屬還是外人,都還不能哭。迷信認為,一哭,就把靈魂哭迷了,找不到歸冥的路了。喊路一般在停靈就緒後的當天舉行。負責喊路的一般是死者的長子,如果死者沒有後,則有近親喊。長子喊路,其他的孝子、孝眷在靈床旁邊守靈,但還不能哭。喊路在靈床的門外舉行。預先在靈堂門外西南方向不遠處放一把椅子(代替高坡),其上放一條扁擔。喊路者登上西南處的高坡(椅子),朝著西南方向高聲喊:“爹(或娘或其他稱呼),西南冥歸大路!”連喊三聲,然後下來,回到靈床前。這時候,孝子、孝眷便可放聲大哭了。孝子、孝眷哭畢,有執事的組織前來幫忙的集體哭。一般是同輩的鞠個躬,晚輩的跪下磕個頭後,用手帕捂上眼,或彎腰或蹲下乾哭三四聲,聽執事喊:“請了吧”,便止住哭聲,再各自忙去。(請了吧,意思是請不要再哭了,起來吧!)孝子、孝眷就要在靈床的兩旁守靈。

靈床的左右鋪些苫草,供死者的子女守靈時坐臥。每天一早,其子女、兒媳、侄子、侄女等族內近門等,圍在旁邊大哭一場,叫“哭靈”;傍晚睡覺前,也要大哭一場,叫“辭靈”,一直到埋葬。每天的哭靈、辭靈不可間斷,迷信說,間斷了,後代會出啞巴。

報喪和弔孝。報喪俗稱“送信”。即在老人去世後將死訊通知死者的親戚。報喪一般是口頭訃告,過去,是執事人讓孝子把親戚的名單、住處拉出來,然後派人分幾路到死者的親戚家告知。現在派人登門告知的少了,大都改作打電話通知了。親戚們接到訊息之後,便陸續來弔喪,稱為“弔孝”,俗稱“燒倒頭紙”“哭人”“哭倒頭”。親戚大多於白天前來弔孝。村鄰多於晚上去弔唁,一般是平輩鞠躬、晚輩跪拜,而後痛哭。若是婦女弔唁,孝眷陪哭;如是男人弔唁,孝子陪哭。執事喊“謝客!”方停止哭泣。亡者親屬屈右膝跪謝祭拜人。

攉湯

老人嚥氣後,每天傍晚或早晨,親孫子要在族人的陪伴下,舉著“紙杆子”(用秫秸和白紙條、麻劈製作的),提著壺,壺內裝有稀麵湯,一邊走一邊往路邊灑。來到土地廟,圍著土地廟澆一圈。一連三天。迷信一說是向土地爺報到;一說是讓亡者喝迷魂湯,以免轉世後還記得前世的事。

入殮

入殮,也稱“成殮”。就是將屍體入棺。一般三天內成殮。成殮之前,要給亡者“蘸眼”,也稱“蘸靈”。長子(或兒媳)端碗清水,用新棉花團沾水在亡者的眼上象徵性比劃幾下,邊比劃邊喊:“爹(或娘),給你蘸眼了。”之後,連碗帶水摔到門砧上,一定要摔碎。迷信說,這是為了讓後代不出“爛巴眼子”,現在說以防後代近視也未嘗不可。入殮時,須等亡者的子女及其親屬到齊。過去和現在入殮有些不同。過去不火化,讓屍體進木製棺材,成殮後,就“蓋棺定論”了。現在,時興火化了,一般是火化前將屍體入殮到租來的玻璃棺中,火化後,再將骨灰放到“具體而微”的小棺材中,發喪埋葬的是這個小棺材。過去成殮,先要佈置棺材內部,棺材底部鋪一層草木灰(用來隔潮溼),草木灰上鋪一層很厚的新棉,棉花上再鋪褥子。四角、當中各放一枚銅錢(寓意鋪著錢)。亡者腳頭放一塊幹牛糞(寓意牛糞也有發熱的時候)。對角放麻劈,“劈”諧音“批”(寓意下代人成批湧現),頭上放一塊土坯,(亦是諧音“批”)。佈置好後,由家族中的老人為死者“淨面”“照鏡”,然後將淨面用的盆子和鏡子在門外摔碎,家人瞻仰遺容。將屍體移入棺中時,由長子捧頭,次子抱腿,餘子抬腰,或由外人幫助徐徐放入。入棺後亡者面朝天,頭在棺材的大頭一邊。蒙臉紙退到胸前,露出臉來(以防看不見路)。用刀將捆亡者腳的麻劈子割斷,(以防魂靈絆住,不能走路)。子女把亡者袖中的打狗餅子取出,撒在門外的地上。屍體上蓋上被子。兩邊用土坯擠住,有的還要填充一些死者的衣物,但不能有毛皮之類的。若是坤喪,此時還待孃家的來人首肯後方可蓋棺蓋。一般是孃家舅在場,也可由孃舅長子或孃家近門的舅應允。一切安排妥當,最後是蓋棺蓋。先由木工用木扣釘釘棺材的兩側,此時,孝子喊:“爹(或娘)躲扣!”(提醒死者的魂靈躲開,別讓扣釘釦住)。最後在棺材頂板釘一大卷釘,亡者為女性,由孝子的舅舅或舅表弟用鐵錘往下揳;亡者為男性,由族長或族中長者執錘。楔釘的時候,孝子喊:“爹(或娘)躲釘!”(提醒死者的魂靈躲開楔下的長釘)。現在,成殮到玻璃棺材中,淨面、照鏡、移屍、坤喪孃家應允、剪捆腳繩、取出打狗餅子撒到院子裡、躲扣等環節都還有,其他的就沒有了。成殮之後,原來靈床前擺放的東西,都擺放在棺前。

成服。即穿孝服,戴孝帽。俗稱“穿孝”“戴孝”。古代的孝服分為五類: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統稱“五服”。按與亡者的血緣關係遠近,孝服有輕有重。這五種喪服過去雖然都是用麻布縫製的,但無論是質地上、製作的辦法上、穿著時間的長短上都是有區別的,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後來,孝服種類減少,全用白布做成。子女的孝服,白衣白帽,不緝邊,足趿毛邊白鞋。男戴孝帽,女扎孝巾。孝子帽子兩邊靠近耳朵的地方各扒朵棉花,以示棉花封耳,一心舉喪。現在,子女一般在“五期”後就不再穿孝,有的因為工作等原因,只在出殯那天穿孝衣,戴孝帽,過後,便只戴“孝”字黑紗作為服喪的標誌,帶到“五期”便除去。戴“孝”字黑紗,講究“男左女右”,乾喪戴在左手臂上,坤喪戴在右手臂上。近門族人及親戚,多在出殯後就除去孝服。還有,出嫁的女兒如果有公婆,要回婆家向公婆磕頭討孝,得到公婆允許後,回來才能穿孝服。這是因為,女兒出嫁後,就是人家的人了,所以,要經過家長的同意。

系孝疙瘩。亡者的兒女、兒媳腰間還要系孝疙瘩。孝疙瘩,取一把苘從中間分開,兩邊上了勁,使成一個粗繩,在下邊挽個扣,用細麻繩從沒有挽扣的那邊穿過,系在孝子女、兒媳的腰上。連上前面說的穿喪服,就是俗話說的“披麻戴孝”。

置哀杖子。“哀杖”又稱“哭喪棒”,是發喪事期間,亡者的兒女及兒媳行走拄的杖(意味悲痛無以自主,須靠哀杖支援)。是用粗柳樹枝子製作的。置哀杖子也有講究,死者的幾個子女,幾個兒媳的哀杖,要出自同一個柳樹枝上,而且這個柳枝子在樹上是朝陽的。孝子的用粗枝,長一尺多;孝眷的用細枝,長一米左右。也有特殊的,有的兒子不孝順,置哀杖的就有意將哀杖砍得又粗又短,表皮還粗糙。因為,發喪時,孝子從事活動時都要彎腰拄著,讓他拄粗、短、糙的哀杖,故意懲罰他。哀杖子上還要斜纏一些白紙條。

入殮、成服後,子女要日夜守在棺旁,男在棺東,女在棺西,直到出殯。舊時守靈,男不剃頭,女不梳髮,早燒“雞鳴紙”,夜焚“夜辰香”。朝夕祭奠,虔誠之至。

司民|滕州北部農村的喪葬習俗

雪樹

四、發喪

(一)發喪前的準備。

請執事。喪主以發請帖的形式,將本村一些能辦事、威信高的、各姓的頭面人物請來,作為喪事的操辦者,稱“執事”。從中選出“大總”(喪事的總操心人。有的有數人,分別管內、外事。還有一人主要負責攜扶孝子祭奠、前懇後謝等,稱“扶喪人”)。在大總的主持下,各執事各司其職,認真操辦,直至死者入土為安。

“六定”

喪主要在執事們的參謀下,把下面的六件事定下來:①墓地。②發喪(出殯)日期。出殯的日子分兩類,看日子和不看日子。看日子,是讓陰陽先生選定日期。陰陽先生根據死者的生辰、死辰、年齡等,來確定哪天是出殯的吉日。同時還要擇出何時破土,何時出喪、何時下葬等。不看日子,就是從死者倒頭的那天算起,或三天,或五天,或七天,哪一天都可以,都是吉日。③定幾天的場,即發喪要用幾天,現在有的是一天,有的是兩天。④定“動客(kěi)”的範圍,即給哪些親戚“撒帖”(埋葬書面通告)。⑤定喪席是自找廚司做還是大包乾,大致的消費標準等。⑥定用哪裡的鼓樂等。

撒帖

撒帖,也稱“散帖”,就是以書面的形式、鄭重地給死者的親戚送埋葬通知。過去,都是按親戚的住址,派人分頭挨家去送。現在,有的透過發微信的形式來分發了,簡單便捷了,但顯得有些不很莊重。親友們接“帖”後,便按關係來往,準備喪禮、喪帳(布或衣服毯子等)、花圈之類。

準備各種“社耗”——喪家要購買紙紮的驢、牛、轎、童男童女、金山銀山、搖錢樹、聚寶盆等,現在還有紙紮的電冰箱、洗衣機、大彩電、轎車等的。坤喪,扎牛是必不可少的,迷信認為,讓牛去喝髒水。說婦女生前的洗衣水、梳頭水、洗腳水,到了陰間都要被逼迫喝下,扎牛讓牛代人喝。

破土。發喪前,孝子由大總領著,帶著祭品,公雞,到林上選定或找到埋葬的地方,把公雞放在地上,擺上祭品,焚香,跪拜後,用钁刨開土,給打墳的(挖、砌墓礦者)定好位置。讓公雞落地,取“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之意。

搭棚,扎牌坊,扎紙幡。發喪前,由執事指揮忙工(前來忙喪事的人)搭棚。棚,一般是用高粱秫秸織成的箔搭,現在也有用帆布棚的。主要的棚有靈棚,即在正房門前對著遺體用高粱秸箔搭一簡易涼棚。靈棚地上鋪葦蓆或麥草,供前來弔孝和跪棚者用。正房門上掛一竹簾,將棺與靈棚隔開。竹簾前放一高木桌,其上擺亡者靈位、香爐及供品。還有客棚(一般搭在街上。待客用的)、外櫃棚(在大門外,接收、記簿喪禮、喪帳等的地方)、鼓樂棚(在一進大門處,吹鼓手工作的場所)。有的門口還紮起高大的白色牌坊,靈棚和牌坊均懸掛寫有輓詞的匾對。有的還扎紙幡,紙幡,也叫旗號,扎的是一個小紙人坐在紙天鵝上(小紙人是姜子牙),綁在杉杆頂上,豎在大門旁,男左女右。如果兩位老人都不在了,兩旁各豎一個。紙幡是發喪的一個標誌,使前來送殯的親朋,進村便可望見。也是取姜子牙“斬將封神”的典故,讓亡者的靈魂被姜子牙封神位。還有,杉杆套有用竹篾紮成的圈,外邊用白紙條裹著,亡者有幾個兒子,就用幾個圈。

分工,張案。發喪的前天,在“大總”的主持下,對執事在殯日的任務進行分工。主要人員有大總、傳奠、執客棚、迎送、接盒子帳子、內櫃、外櫃,還有端大盤的(送菜的)、挎箢子的(送飯的)、負責客桌上上菸酒茶葉的、打礦的(挖、砌或收拾墓坑的)等等。一般還要有女執事一至二人。

分工之後,讓外櫃先生將人員分工情況寫在一張紙上,稱“案”。在第一天“開門”之前,張貼在顯眼的地方。然後把所有的執事、內櫃、忙工集合在“案”前,孝子跪在地上,由孝子本家的兄弟代替孝子宣讀。宣讀完畢,孝子磕一個頭,大總宣佈“各行其事”,張案就完成了。寫案也是有講究的,用一張白紙,豎排寫,與喪主同姓者,直接寫上;外姓的,要先寫在紅簽上,再貼上。不僅要寫姓名,還要寫孝子對此人的稱呼。布案要齊全,端大盤的、挎箢子的、打礦的等都要張上,一個不漏。

喝豆腐湯。出殯前天的晚上,喪主家燒一鍋豆腐湯,本村族人(主要是五服以內的)都來喝,稱“喝豆腐湯”。後來“喝豆腐湯”成了喪主以外的族內人參加喪事的代名詞。可見,“喝豆腐湯”不能亂用。對本家族(喪主除外)為老人發喪而言,統稱“喝豆腐湯”;對親戚、朋友而言,稱“送殯”;對喪主來說,稱“發喪”或“出殯”。用詞嚴格而界限分明,不能混用,否則,會鬧笑話。

(二)出殯。

發喪有的是兩天的場,有的是一天的場,說是兩天的場,其實只是一天半,第一天是半天。以兩天的場為例,程式大致如下。

第一天。

開門。一般是下午兩點,吹鼓手來到後,先放三聲炮,接著吹一通喇叭。開始行大禮(奇九叩,下同),先孝子,族內男性、至親隨其後,行禮後,哭。女子則不必行大禮,坐在靈棚裡的棺材旁就哭。此為開門。

請魂。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去土地廟(有的去寺廟,有的去寺廟遺址,下同)“請魂”。吹鼓手一班人吹奏著在前、孝子捧著亡者的牌位,孝眷、族內人及至親戴孝人,排成長隊隨其後,後邊是忙工挑著旗、傘、扇,抬著紙轎,扛著招魂幡,到土地廟前。擺上亡者牌位,焚香,哭拜,齊呼亡者,然後把亡者牌位放進紙轎,一般不按原路返回,最好能繞村一圈。

燒轎。傍晚,孝男、孝眷行家奠禮後,在鼓樂地吹奏下,依次默行到村頭十字路口預放的香案前,行叩拜禮,祈求路神讓路,同時放炮奏樂,燒紙錢,焚香,燒杆草把子(影身草)、紙谷堆及紙紮的牛、驢、轎等(紙谷堆要把上頭鑽孔拴麻繩的一小部分留下,待亡者葬後,在墳前燒花圈等時一起燒)。孝男、孝眷大哭而歸。

待客,起鼓。燒轎之後,招待亡者的族人、執事、已到的至親等。席間起鼓。起鼓,是喪事中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讓吹鼓手錶演吹技,讓大家欣賞,順便向一些族人、至親收“起鼓禮”。一般的,鼓樂棚和靈棚都是緊挨著的。鼓樂棚中,桌子後面正中間坐著首席吹鼓手,桌子四周圍坐著其他的吹鼓手。首席吹各類喇叭為主,其餘的或抱笙,或拉胡琴,或彈琵琶,或打梆子等為和,主要吹奏喇叭曲調和傳統戲曲。有的還表演絕活,如口中拽紙條子、用鼻子吹嗩吶等。現在又有吹鼓手中增添了一兩位女子,用唱代替吹奏,有時還跟男吹鼓手插科打諢。這個時候,靈棚中往往擠滿了觀看的人,甚至外村也有來觀看的。也是向亡者的近門侄子、孫子及已到的至親等收“起鼓禮”的時機。過去,由大總派人收取,軟磨硬要;現在是隨心,主動到外櫃上去交。兩天的場,起鼓分兩次進行,這是第一次。

放關門炮,休息。

第二天。這天是葬日,本天的主要活動有:

開門。早晨,放炮開門,吹鼓手吹奏,孝子等行大禮。

待內堂。即所有的參與喪事的族人、執事、忙工等都坐席吃飯。飯後按“案”上公佈的任務,各職其事。

親友來“行來往”。待客(kēi)。出殯這天,喪主家的親朋好友都要來祭奠、送葬,俗稱“行來往”“人情”。根據血緣及關係的遠近,來往有輕有重,有禮錢,祭品、花圈、帳子(衣服、毛毯)等。來到後,先到外櫃“上賬”,然後到靈堂哭奠。之後,內櫃根據親戚關係遠近,送來孝服、孝帽等。來客穿上孝服,再次靈堂前行祭奠大禮。祭奠完畢,便請客棚吃飯,俗稱“待客”。待客時,上第一道菜和最後一道菜時,孝子及孝侄等男丁在鼓樂的吹奏下,由扶喪人領著到客棚謝客。亡者的兒媳等,由女執事領著到女客棚謝客。

火化前的祭奠。一般的,亡者的遺體都在出殯日火化,火化都安排在十二點以後。火化前,孝子率其他孝男行大禮祭奠,然後至親(如亡者孃家、出嫁的女兒家、侄女家等)祭奠,地點仍在靈棚。按照一定的順序,逐家進行。先在靈桌上擺放好自家帶來的祭品(主要是菸酒等),然後行禮後跪哭。整個過程,鼓樂都在吹奏。

火化。至親祭奠之後,去火化,孝子、孝眷哭送到村頭。一般由亡者的侄子領兩三個忙工去火化。火化回來,孝子、孝眷在村頭哭迎,回靈堂後,將骨灰放進已準備好的具體而微的棺材中。

攎(luǒ,打掃)墓。去火化走後,打礦的(挖、砌墓穴的)將墓穴收拾停當,孝眷去攎墓。孝眷(主要是亡者的兒媳等)們端著新簸箕,拿著新笤帚,在女執事的引導和鼓樂的吹奏下,來到墓穴前,先焚香磕頭,然後下墓穴打掃。掃出的東西用簸箕端回來,分給各孝眷,拿回家中,用紙包上,放到糧食囤裡。迷信說,這樣能保證後人今後有飯吃。

待“路奠客”,第二次起鼓。“路奠客”,指準備參加“路祭奠”儀式的親朋。一般兩三點鐘的時候,待路奠客。先放一聲炮,邀客,然後安排就坐吃席。路奠客吃席期間,第二次起鼓,至親要出“起鼓禮”(第一天起鼓時已拿出的,這次就不再拿了)。過去,由喪主的本家中能說會道的向至親討要,甚至軟磨硬泡。現在,至親們隨心,自覺到外櫃上去交。

揭案。發引前,孝子在吹鼓手的吹奏下,來到“案”前跪下,扶喪人揭下案,放在地上,點火燒掉。扶喪人邊燒邊大聲替孝子感謝前來幫助治喪的兄弟爺們,然後孝子磕頭致謝。

取紙幡。發引前,還要把紙幡取下。取時,孝子跪在幡前,吹鼓手吹奏,孝子磕頭,拿到墓地和花圈等一起燒掉。

發引。發引就是指棺出門起程。三聲炮響,鼓樂響起,孝子率其他孝男對盛有骨灰的棺行大禮。抬棺的人將棺材捆在大棍上,孝子行禮後,棺材從屋內抬出,放到門外已經準備好的棺架子上(有的棺材小就放在一張捆有抬手的方桌上),捆好。吹鼓手收拾樂器、行具,帶上,不再返回。外櫃結賬,忙工開始拆棚,把棺前的“倒頭飯”倒進靈棚柱子的洞裡,準備好在墓地的祭奠時的用物、要燒的東西(如紙幡、花圈等)等。一切就緒,追魂號響起,放炮,孝子在棺前,孝眷在棺後,嚎啕大哭,隨棺前行,直至路祭。

路祭。路祭地點在村頭通往墓地的路上。路祭前,先由亡者的一族人(一般為其侄子)在棺前行禮祭路。然後在棺後安上祭桌,鼓樂聲中,孝子率其他孝男先行大禮祭,這時,抬棺者要把棺材抬起,稱“懸棺祭”。祭畢,孝子在棺前跪著哭,孝眷在棺後坐著哭。然後,依血緣或親戚的遠近的順序,先族內男性,後至親男性,依次行禮祭奠。

摔“老盆”。親友祭奠完畢,三聲炮響,棺起駕,孝男、孝女、至親大哭。扶喪人拿起老盆,在孝子(長子或長孫)的頭上比劃一下,立即摔碎在地上,俗稱“頂老盆”。然後,吹鼓手吹著喇叭在前,孝子在後,引領著棺材,走向墓地。女眷不再跟隨,把孝疙瘩解掉,用上衣的大襟兜著,回家。

拆孝帽。路祭之後,除孝子、孝眷外,其他親朋、族人立即取下孝帽拆開。迷信說,如果不及時拆開,不久還會有孝帽子戴(還會有親戚、親人、族人去世)。

祭后土碑、祭穴。棺材抬到墓穴前,按墓穴的走向決定棺材大頭的方向(這裡有“頭枕山,腳蹬河”的說法)放下。孝子在扶喪人的攜扶下,鼓樂聲中先祭拜后土碑,再祭拜墓穴。

下葬。祭穴後,抬棺人將棺材慢慢放在墓坑內,陰魂燈放入南邊的壁洞裡。然後讓孝子看棺材擺放得正不正,如果亡者為女性,還要讓孃家的人看是否正。都應允後,棺材上蓋一領蓆,蓆四角衝開,把哀杖都平放在棺材旁。孝子躬身圍著墓坑走一圈,邊走邊向棺上撒土。然後,打壙者一起刨土填埋。同時在一旁焚燒花圈、紙幡、紙谷堆的上部等。眾人蹲在墳前痛哭。喇叭吹一通,三聲下地炮後,吹鼓手離開。至親可以返回。孝子不脫孝服,孝帽上追摞上平時戴的帽子,外披平時穿的上衣,返回家。打礦者繼續填土,直到堆成墳頭。

圓墳。圓墳,是對埋葬亡者堆起的墳頭舉行一種儀式。圓墳過去是殯日第二天舉行,現在都在出殯日當天的傍晚了。預先在家準備好水餃,水餃有大有小,一般用白菜豆腐作餡。大水餃是給孝子包的,一人一個,亡者有幾個兒子包幾個。下熟後,讓他們在家吃了。小水餃按亡者的歲數,一歲一個,下熟後,用罐子盛上(帶湯),由孝子、孝婦、孝女等抬到墳前,將小水餃在新墳上的東西南北處及墳頂上各埋兩個,剩餘的分給圍觀的孩子們吃,將湯攉在墳旁邊。取一棵蔥,先把蔥套進縫衣服用的頂針(新的)裡,然後埋在墳頂端。“頂針”,俗稱“頂子”,是當官的象徵。“蔥”諧音“聰”。寓意後代絕頂聰明且能當官。孝子圍著墳頭用頭頂埋餃子的地方,共三圈,迷信說,這樣可以防漏。最後在墳前用石塊(或磚塊)壘門,迷信說,這樣可以供亡者的靈魂進入。最後,在墳前祭酒,燒紙,大哭一場,然後回家。孝子、孝眷可脫去孝服。

至此,喪事全部結束。一天的場程式也是這些,只是時間趕緊了一些。

五、燒“五七”、燒百天、燒週年

燒“五七”的日期就是亡者去世後三十五天,減去幾個兒子幾天、本人一天的天數。孝子、孝眷及亡者的侄子、侄女,如果亡者是女性,孃家也來人(主要是亡者的兄弟、侄子等),都身穿孝服,聚集在墳前,祭酒,燒紙及出嫁的女兒和侄女帶來的花籃等,大哭一場。燒“百天”的日期是逝者死後第一百天(足數)。所以有“短‘五七’,足‘百天’”之說。參加的人員及形式同燒“五七”。不過,現在,大家都忙,特別是有的孝子、孝眷都急等著出去打工,所以,有的就在殯後第一天或第三天,連“五七”“百天”一起燒了。燒週年講“寧燒缺,不燒過”,即亡者死後一年的時間,能提前,不能拖後。參加人員、形式,同“五七”“百天”。

以後便轉入正常的懷念,燒紙,祭奠。

喪葬習俗是一個地區經年累月、代代相傳而形成的特有文化現象,是這個地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看似迂腐、繁雜,是封建社會遺留的產物,其實卻有著豐富、深刻的文化內涵。一些看似繁瑣、乏味的儀式,卻體現出鮮明的道德理念和強烈的人間情感。對於亡者的子女和親朋,對於形成樸實淳厚的民風、家風,對於促進社會和諧,都有著向好的作用。我認為這作用最起碼有以下幾點。

踐行孝道。“百善孝為先”,“孝”是傳統文化中最重要、最有價值的文化。而傳統的喪葬習俗,完全踐行了孝道,是行孝道的典範行為。是子女對亡者生前孝順、孝敬的加強、深化和延伸,是子女對亡者孝順、孝敬到底的體現。從穿壽衣、上靈床,到喊路、成殮,最後到入土為安,哪項活動,哪種儀式,不都是圍繞著“孝”展開的呢?同時,喪事中,子女對亡者所表現的孝心,直接薰陶、感染、感動著他們的子女。這對於培養具有優良道德的後代、形成良好家風都有很大的裨益。

彰顯仁愛。可以這樣說,喪葬習俗,是用規矩的禮節裹藏著愛和不捨。嚥氣前的淨面,嚥氣後的守靈,成殮時的“躲扣”;打狗餅子、倒頭飯、影身草……這些看似瑣碎的行為,這些看似可笑的準備,無不浸染著子女對亡者的真摯、深沉、強烈的愛。這種愛的彰顯,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衝擊力,亡者子女的哀慼,也讓其他參加喪葬儀式者動容,心有慼慼,從而產生憐憫和同情,仁愛之心由然而生。

倡導尊重。喪葬活動,時時處處都體現出對亡者的尊重:給亡者臨終關懷是尊重;舉行各種祭奠活動,讓亡者死得體面,死的榮光,死得有尊嚴,是尊重;送信、撒帖,讓親戚朋友都來參加葬禮也是尊重;親戚朋友、族人鄰居的弔唁、祭奠,更是尊重……“事死如事生”的前提就是尊重。這是對亡者本人的尊重,更是對人的尊重,對生命的尊重,是“以人為本”理念的體現。

釋放、宣洩情感。親人的去世,給活著的人以沉重的打擊,必然產生不可抑制的悲痛之情。這種悲情,鬱結於心,會對人的身心帶來巨大傷害。而喪葬的活動和儀式,則給他們提供了一個釋放、宣洩情感的機會和場所。人們把喪事稱作“哭喪”,這是有道理的。喪葬幾乎所有的活動,都伴隨著哭——喊路要哭,成殮要哭,火化要哭,發引要哭,埋葬要哭……有的孝子、孝眷哭得呼天搶地、死去活來。即便是親朋,弔唁、祭奠也都要哭。正是這持續不斷地哭,使得亡者的親人心中的鬱結得到釋解,情感得到了發洩,傷痛得到撫慰,心理逐漸趨於平緩。

另外,喪葬活動,對維護亡者去世後可能失去的親朋網路、增強家族的凝聚力等也有一定的作用。

可見,曾子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的說法,不無道理。

正因為喪葬習俗有如此的作用,所以才作為一種文化流傳下來,雖然屢遭打壓,可總是“死灰復燃”。一些人不管青紅皂給它戴上“封建糟粕”的帽子,主張“必須徹底剷除”,是不客觀的。當然,喪葬習俗中也有陋習,有與現代生活不適應的東西,也是需要改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