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手紙——廁所文化複製(四)

早就應該用紙拭穢

作為紙的發明國,按理,中國人早就用紙作為衛生用品了。

遲到的手紙——廁所文化複製(四)

廁籌

讓人詫異的是,在紙發明後的漫長時光裡,人們並沒有用紙拭穢。那時紙的價格並不低廉,紙又是文化的載體,上自朝廷官員、下至商賈(gǔ)百姓,都把柔軟的紙視為稀罕物,不敢有絲毫玷汙和糜費。

原始人沒有衛生意識。進入文明時代,一般人拭穢用樹葉、草、土疙瘩、石塊、秸稈、水,小康人家用軟的皮革、布等。

再後來,有錢人如廁就用竹片、木條拭穢,稱“廁籌”“廁簡”“廁篦”或“葦梗”,這定然是最早的“衛生紙”了。這種“籌”或“簡”,長一點的有手巴掌那麼長,短一點的有四指併攏那麼寬。用過之後在水盆裡洗涮,或經雨水沖刷,再放入竹筒可重複使用。貴族之家,用綢袋子裝廁籌,就像現在的紙盒。大戶人家還會在廁籌的手柄部分雕刻花鳥蟲魚點綴,鼓搗些廁籌文化。

中國人最早使用廁籌的紀錄是三國時期,這一習慣形成於印度,最先被和尚們接受使用。

史載歷代皇帝拭穢用絲帛(bó),也就是絲綢,但記載較多的還是用廁籌。

《北史》一書講:北齊文宣帝高洋英明神武,征伐四方,將北齊打造成為了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同時,他又性格陰鬱乖戾(lì),沉湎酗酒,晚年荒淫暴虐,常以殺人肢解為樂。高洋雖以楊愔(yīn)為宰相,但很不尊重他,戲謔叫‘楊大肚’,有時還讓他遞廁籌。皇帝大便,政府首相遞手紙,派頭自然不一般!

問題是,皇帝至少得親自解手吧?這世上任何事都可以代辦,唯進食和解手不可以。

我國古代除用廁籌拭穢外,在產麻的許多地方還有更有意思的內容。廁所內有兩根木樁,麻繩拴住兩端,大便之後跨上繩子一磨蹭了事,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一小部分。

嘿嘿,有意思!有人說現代韓國依然有這樣的民俗。

另外,北方地區,有把黃麻的芯,即麻骨破開兩邊來用的。

遲到的手紙——廁所文化複製(四)

凡此種種,怎麼樣?在今天看,不可思議吧?!倖免,時序不能倒來!

(《蔡倫紙話》選編八十六)

(文/沙鷺)

歡迎走進“五色石文齋”。如果您喜歡,請點選關注,也歡迎您分享、評論。在這裡隨時有精彩的文章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