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因一句讖語殺了帶有武字的人,為什麼只有武則天逃過一劫?

隋唐盛行讖語

讖語即迷信的人指事後應驗的話,帶有極強的迷信色彩。讖語在隋唐時期比較盛行。讖語是一種政治資訊的流傳方式,對政治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力。許多人往往會利用謠言來表達自己的目的,以求得政治參與。因為讖語大都是帶有一些隱喻,所以充滿了神秘性和隨意性。而歷代統治者對其多存在恐懼或者忌諱心理,往往會採取強硬的措施來控制讖語。如隋末出現的:“桃李子,皇后繞揚州,婉轉花園裡,勿浪語,誰道許”,當時有很多人認為自己的名字應了讖語,如李密、李淵、李軌等人。而隋煬帝則懷疑自己的大臣李渾,並派人殺了他全家。就因為這樣一句毫無根據的讖語,李渾家族三十二口人被誅殺。

唐太宗因一句讖語殺了帶有武字的人,為什麼只有武則天逃過一劫?

女主昌,當有女武王者

唐太宗晚年迷信讖語,也因此枉殺許多忠臣良將。公元648年,太白星經常在大白天出現。星象學上的觀點,太白星主殺伐,屬凶兆。唐太宗一看,這可了不得,於是立刻讓太史官佔了一卦。隨後,太史官給太宗皇帝報告說:“卦象顯示,當有女主出現,篡取李唐,這個人姓武”。據《舊唐書。李君羨傳》“太白頻晝見,太史佔曰:“女主昌。”又有謠言:“當有女武王者。”。對於這個讖語,唐太宗當時也是將信將疑,但此時坊間又有一傳聞無疑是對這件事火上澆油。據《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九唐紀十五》“民間又傳《秘記》雲:‘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上惡之。皇帝聽了這個事後,很是生氣。於是就擺了一道鴻門宴,來一個請君入甕。《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九唐紀十五》載:“會與諸武臣宴宮中,行酒令,使各言小名。君羨自言名五娘,上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爾勇健!”又以君羨官稱封邑皆有“武”字,深惡之,後出為華州刺史。有布衣員道信,自言能絕粒,曉佛法,君羨深敬信之,數相從,屏人語。御史奏君羨與妖人交通,謀不軌。壬辰,君羨坐誅,籍沒其家。”

唐太宗因一句讖語殺了帶有武字的人,為什麼只有武則天逃過一劫?

當時這個事件姓武的無疑是首當其衝被列為懷疑的物件。而李君羨是“武”姓罪狀的首要嫌疑人。李君羨又不姓武,太宗皇帝懷疑他又是什麼緣故?當時,太宗皇帝借酒助興,提議百官報上各自小名。李君羨在不知情情況下稱自己的小名叫五娘。唐太宗頓時一臉愕然,“五”同“武”,恰巧當時李君羨任左武衛將軍,封武連郡公,籍貫武安,又負責值守長安城的玄武門。這一下全給佔齊全了。太宗皇帝想不逮你還逮誰!所以第二天,李君羨就被唐太宗調出長安,出任華州刺史。不久,唐太宗就因私交妖人的罪名處以死刑,抄沒全家。

故事發展到這裡,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即將登場。這個人就是武則天。當時還是武媚孃的則天聖後也帶有一個“武”字。那為什麼武則天沒有被唐太宗正法,反而應驗了讖語,成為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

唐太宗因一句讖語殺了帶有武字的人,為什麼只有武則天逃過一劫?

讖語成真

殺了李君羨,唐代宗仍然沒有消除心中疑慮。於是召見李淳風問個明白,李淳風明言:“後官有天子氣。”唐太宗聽後直言殺光後宮所有宮女。李淳風深感事情的嚴重性,於是又給太宗說殺不得。據《舊唐書》卷七十九李淳風載:“太宗嘗密召淳風以訪其事,淳風曰:“臣據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宮內,從今不逾三十年,當有天下,誅殺唐氏子孫殆盡。”帝曰:“疑似者盡殺之,如何?”淳風曰:“天之所命,必無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無辜。且據上象,今已成,覆在宮內,已是陛下眷屬。更三十年,又當衰老,老則仁慈,雖受終易姓。其於陛下子孫,或不甚損。今若殺之,即當復生,少壯嚴毒,殺之立讎。若如此,即殺戮陛下子孫,必無遺類。”按照李淳風的意思,牝雞司晨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不如順應天命,待她死後李家人又會重新掌權,那麼大唐的龍脈就可以繼續延續。傳言太宗聽了李淳風的這一番話後放棄殺意,而歷史也如讖語所預測一般武后去唐立周,“女主武王”成為現實。而這也成為唐太宗為什麼不殺武則天的緣由。

唐太宗因一句讖語殺了帶有武字的人,為什麼只有武則天逃過一劫?

如果細細推敲的話,太宗的做法似乎不太符合正常的邏輯。讖語只是一種人們的臆測,而統治者們往往利用到人們的心理進行造勢宣傳,我們所熟知的“大楚興陳勝王”與此如出一轍。說到底只是統治者的一種統治工具。

文|雜話歷史

圖|圖源網路

歡迎轉載,更多歷史歡迎關注雜話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