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中以(上海)創新園:站在歷史的交匯處,續寫榮光

2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從“民族工業廠區”到“國際科創樂園”,站在歷史的交匯處,中以(上海)創新園,正在以一種別樣的方式,續寫著屬於普陀的榮光。

跟隨普陀區融媒體中心記者的步伐,一起走進這處承載了普陀歷史和未來的“特殊地標”背後的故事。

「非凡十年」中以(上海)創新園:站在歷史的交匯處,續寫榮光

中以(上海)創新園(原英雄金筆廠舊址)

追溯民族創新的腳步

接上光榮的一棒

在中以創新園(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強浩的眼裡,這處他正在夜以繼日奮鬥的地方,承載了很多歷史的榮光。從1954年開始,這裡就是英雄金筆廠的廠房。作為傳統民族品牌英雄金筆,很多人小時候都用過,這個品牌對於國人,尤其是上海人而言,是一種自豪。

「非凡十年」中以(上海)創新園:站在歷史的交匯處,續寫榮光

英雄金筆廠的歷史照片

這處自帶“光環”的廠址,在2014年因桃浦地區轉型發展需要被桃浦智創城正式收儲。“廠區正式移交的那一天,我記得很清楚,是2016年的8月21日,那一天中國女排奪冠了。”對強浩而言,這一天也意味著他從歷史的手中,正式接過了“民族創新”的光榮一棒。

這裡有著創新的光環。如何接好這一棒?

為了適應桃浦地區轉型發展的需求,第一步,就是要對老廠房進行改造。“我們請了很多專家來論證,一種意見是要直接拆掉,以滿足規劃中的商業辦公用地需求,一種意見就是要將這處歷史文化建築保留下來進行改造。”強浩回憶說,最後在多方專家的幾輪論證下,一致認為,這個廠區代表了中國尤其是上海歷史上民族企業的發展脈絡,作為風貌保護整建制地保留下來。

老廠房加固改造的過程中,中以(上海)創新園選址到了這裡。此舉,讓這片土地正式接過創新的“歷史接力棒”。

既要保留歷史風貌和民族特色,同時又要融入國際潮流,匹配在這裡打造一箇中以兩國的科技創新高地的需求。強浩帶著團隊開始各處徵集改造方案。“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和我說,需要Wework的辦公環境,於是我們就在第一輪次的改造過程中,拿出兩幢樓將內部空間改造成了小格子的空間,每引進一家單位都會先為創業者提供1至2間,慢慢地企業成長了需要更大空間了,我們再重新安排。”強浩說,而針對一些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的科創企業,我們也有更大的空間進行匹配。

「非凡十年」中以(上海)創新園:站在歷史的交匯處,續寫榮光

「非凡十年」中以(上海)創新園:站在歷史的交匯處,續寫榮光

園內辦公空間、入駐企業

上海普陀

站在歷史的“巨人肩膀上”

但融合創新才有未來

今年12月,中以(上海)創新園將迎來開園三週年的紀念日。日前,園區已經集聚了近90家企業和機構,今年6月,也成功納入了上海市科技創新創業載體培育體系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名單。

在強浩眼裡,打造這所園區的關鍵之處在於“融合創新”的特色。而這其中,這裡有著全區首創的“駐點式”智慧財產權服務,園區的工作人員和區智慧財產權所合署辦公。

在普陀區市場監管局智慧財產權監管所副所長祝昊的眼裡,在這裡辦公,連線了歷史和未來,發揮了智慧財產權所的明顯效用。“原來這裡的英雄金筆,是一個比較傳統的行業,作為一個老字號品牌,它也承載了我們國家很多技術進步的需求,而現在這裡成了一所科創園區,創新的概念更廣泛了,我們智慧財產權所能夠站在一個連線中外的橋樑上保護創新、鼓勵創新,能發揮的作用更為明顯。”祝昊告訴記者,開園兩年多的時間,園區已經集聚近300項各類智慧財產權。

中以(上海)創新園,是普陀區的兩大金字招牌之一,也是目前上海市唯一一個以國別為命名的園區。這所園區日常大概有400多人在此辦公,為此這裡就需要很多配套。這其中,最具“融合創新”特色的就是以色列科技文化沙龍。

「非凡十年」中以(上海)創新園:站在歷史的交匯處,續寫榮光

以色列科技文化沙龍內正在舉辦活動(資料圖片)

在這裡,中以兩國的文化元素集聚,更是透過文化展示、藝術體驗、分享互動、娛樂休閒等多維度空間價值的釋放,為園區企業提供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休閒活動:專題畫展、讀書會、沙龍等等。“剛剛開始的時候這裡幾乎什麼也沒有,但如今我們看著這裡的人氣越來越高,而我們沙龍的目標就是不斷製造氣氛,吸引更多創新樂業的人來這裡。”以色列科技文化沙龍負責人顏明華說:“在這裡,我們打造的是一個未來,融合科技與文化創新的未來。”

站在歷史的交匯處,中以(上海)創新園的未來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