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科學家要捨近求遠,不發射探測器登陸金星,反而探索火星?

金星位於地球軌道內側,火星位於地球軌道外側。金星距離地球最近時為4200萬公里,火星距離地球最近時為5500萬公里。從距離上來說,金星離地球更近。

為什麼科學家要捨近求遠,不發射探測器登陸金星,反而探索火星?

可近些年,許多航天大國都熱衷於探索火星,比如,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宇航局在最近20多年的時間裡已經向火星發射了5輛火星車,分別是索傑納號(又叫作旅居者號)、勇氣號、機遇號、好奇號和毅力號。此外NASA還向火星發射了許多著陸器與軌道器。中國的祝融號火星車目前也正在火星上工作。截至目前,人類已向火星發射了40多個探測器。

為什麼科學家要捨近求遠,不發射探測器登陸金星,反而探索火星?

為什麼科學家要捨近求遠,不發射探測器登陸金星,反而探索火星?

既然金星比火星近,為什麼科學家要捨近求遠,不發射探測器登陸金星,反而去探索火星?

實際上人類對金星的探索絲毫不弱於火星!

太空探索始於上世紀60年代,迄今為止人類發射的空間探測器的總數量,截止2022年大約有近260架,包括那些失敗了的探測器,其中大部分都是美國和蘇聯發射的。在這些空間探測器中,大約有46%的探測器是用來探測月球的,還有17%是分別用來探索火星和金星的,餘下的20%則用來探測太陽系內的其他天體。

人類目前累計向金星發射了40多個探測器。這其中共有10個探測器在金星著陸,都來自蘇聯。其中工作時間最長的金星13號,只在金星表面工作了127分鐘;工作時間最短的金星7號只有23分鐘。

為什麼科學家要捨近求遠,不發射探測器登陸金星,反而探索火星?

(蘇聯金星探測器概念圖)

1970年,蘇聯發射的金星7號探測器成功在金星表面實現軟著陸,成為了第一個登陸金星的探測器。1981年,蘇聯發射了金星13號探測器,該探測器是人類發射的在金星表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探測器。

研究人員透過這些探測器傳回的資料,發現金星內部的氣溫高達457攝氏度,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達到了96。5%,氣壓是地球的89倍。

為什麼科學家要捨近求遠,不發射探測器登陸金星,反而探索火星?

金星和火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差距並不大,700公里的差距,在星際探索中並不算什麼。人類目前熱衷於探索火星,而不熱衷於探索金星,並不是距離的原因,而是因為火星更像地球,是人類未來進行星際移民的首選星球。只有現在對火星進行深入瞭解,未雨綢繆,未來才能佔據主動權,率先在火星上建立據點。

火星與地球相似的地方有很多,比如,火星的自轉差不多也是24小時,火星的自轉軸傾角也與地球差不多,地球為23。5度,火星為25。2度。研究顯示火星上曾經存在大量的液態水,甚至有可能曾存在由液態水構成的海洋。

為什麼科學家要捨近求遠,不發射探測器登陸金星,反而探索火星?

火星上的那些水去哪兒了?火星上曾經是否存在過生命?火星的環境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這些都是科學家想要弄明白的問題。

人類現在不向金星發射著陸器,登陸金星,探索金星表面,主要還是因為金星上的環境太惡劣了,探測器上去堅持不了多久就壞了,意義不大,還是發射軌道器進行遠距離觀測,意義更大一些。

為什麼科學家要捨近求遠,不發射探測器登陸金星,反而探索火星?

金星表面環境的惡劣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高溫、高壓和腐蝕性。

金星表面的溫度高達457攝氏度,這可不是最高溫,而是金星表面的平均溫度。這溫度比距離太陽更近的水星還高,水星向陽面最高溫度約430℃,背陰面最低約170℃。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金星大氣中佔據了90%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會引發溫室效應,而金星上的溫室效應已經發展到了極端。

還有就是金星稠密的大氣層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壓力是地球大氣壓的89倍。金星大氣還具有腐蝕性,時不時地還來一場酸雨,這酸雨的腐蝕性可比地球上猛烈多了。

為什麼科學家要捨近求遠,不發射探測器登陸金星,反而探索火星?

正是這惡劣的環境,打消了人類向金星表面繼續發射探測器的慾望。

金星的大小雖然僅次於地球,但惡劣的環境使得人類未來移居金星的可能性幾乎為0,而且按照人類對生命的認知,金星上應該也不會存在生命。堅硬的金屬製作的探測器,在金星表面都呆不了多久,更何況是人類,所以在可見的未來,人類都不可能登陸金星。

關注我,帶你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