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卦|信用卡新規背後:透過國際經驗看信用卡風險管理

作者 |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

首席研究員 唐建偉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

高階研究員 鄧 宇

編輯 | 武文 美編 | 楊文華

九卦|信用卡新規背後:透過國際經驗看信用卡風險管理

◆原文標題:信用卡風險管理國際經驗比較研究及創新建議

九卦|信用卡新規背後:透過國際經驗看信用卡風險管理

發達國家消費金融發展較早,其間日韓也經歷了信用卡債務危機,是一個不斷試錯糾錯的過程,擁有比較豐富的信用卡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經驗教訓。國際金融機構不斷最佳化風險管理機制,持續加強風控科技應用,逐步探索出比較成熟的信用卡業務風控模式。

(一)日韓信用卡行業

發展的經驗教訓

日韓信用卡風險債務危機的原因分析。日韓發展消費金融經歷了從迅速崛起到債務風險危機再到逐步成熟的發展階段,信用卡市場和業務監管不斷完善,其中的經驗教訓同樣深刻,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現:

一是鼓勵消費金融發展,監管表現滯後。

上世紀50年代日本經濟開始起飛,消費金融快速崛起,1980年代後逐步放寬監管,在缺乏有效監管和法律規範的情況下,由此引發了高利貸、過度借貸、暴力催收等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而經濟長期低迷引發不良率攀升,最終導致2003年日本信用卡債務危機爆發。韓國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製定一系列鼓勵信用卡產業政策,政府放鬆貨幣政策(如調降無擔保拆借利率、取消貸款利率上限),大量貸款流向個人貸款領域,信用卡消費信貸大幅攀升,2003年韓國爆發信用卡債務危機,主要信用卡公司壞賬率高達13。5%,瀕臨破產邊緣。

二是信用卡行業無序擴張,行業發展失範。

日本信用卡業市場由流通企業、零售企業主導,此後廠商系消費金融公司、銀行系信用卡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大肆擴張,行業內部競爭愈演愈烈,日本國內信用卡持卡消費由1996年的6%激增至11。2%,人均信用卡持卡3。3張。韓國信用卡業務則被專門的信用卡服務商控制, 高度依賴資本市場,層層融資巢狀,1999-2005年韓國家庭貸款佔比從30%激增到50%多,2003年交易額年均增長率高達90%,髮卡量擴張到1億張,信用卡行業的爆發式增長遠遠超出社會承載能力。

三是徵信資料缺失嚴重,信用機制失控。

日韓在發展信用卡業務過程中還未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個人信用資料網路,信用卡髮卡機構大肆擴張後放松信用卡准入標準,除了向高風險客戶推廣銷售信用卡,還將其延伸到老年人和青年學生。由於日韓限制信用卡徵信資料共享,尚未建立統一的徵信標準,信用卡公司盲目髮卡,徵信濫用,造成一人多貸、“以卡養卡”和違規套現等一系列問題,大量高風險客戶積壓。

九卦|信用卡新規背後:透過國際經驗看信用卡風險管理

●日韓加強信用卡

風險管理的舉措●

九卦|信用卡新規背後:透過國際經驗看信用卡風險管理

●日本:

基於社會輿論和行業亂象,日本金融廳開始重視貸金業的監管。日本分別在1961年、1983年制定《分期付款銷售法》和《貸款業規則法》,明確了放貸企業必須進行單獨註冊稽核且持牌;2003年日本頒佈《個人資訊保護法》,加強對徵信機構這類個人資訊處理者的約束;2006年日本頒佈並實施《貸款業法》,規定逐次降低貸款利息上限,並引入信貸總量規制(信貸總額限制在年收入1/3以下)等規定。經過日本政府、信用卡公司和行業組織的共同協作,信用卡監管體系逐步健全,促成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機制,搭建起成熟的信用社會網路。

●韓國:

韓國政府先後出臺《信用卡綜合對策》和《信用卡公司的健全性監督強化規範》,韓國金監會加強信用卡公司財務管理,韓國金融市場穩定政策委員會制定信用卡公司流動性危機計劃,內容包括提高信用卡公司總增資額,緩釋流動性風險問題等。2005年後,韓國信用卡市場回暖,交易額恢復上升、不良率控制在3%內;2006年韓國頒佈《信用卡公司風險管理示範標準》,引導信用卡公司穩定發展;2011年政府開始限制信用卡公司的外部擴張競爭,至此走向更加成熟的發展階段。

(二)國際金融機構信用卡

風險管理特色

國際金融機構發展信用卡業務較早,匯豐銀行(HSBC)、第一資本金融(Capital One)、花旗銀行(Citibank)等在信用卡風險管理領域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並形成了各自特色,

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擁有健全的信用卡風險全流程管理機制。

匯豐銀行為加強信用卡業務集中管理,專門搭建信用卡業務中心,統籌管理信用卡髮卡、審批、貸款監測、反欺詐、消費者投訴等,並擁有專業的信用卡風險管理團隊,強化跨部門協作信用卡業務風險管控。花旗銀行以高度協同的信用卡風險管理體系來保證良好的風險控制能力,設立獨立的風險、資本及子公司委員會,負責公司整體治理及風險管理;業務部門與風險管理部門共同負責管理風險,擁有獨立的信用風險管理人員,設有內部稽核制度和嚴格的業務操作程式,權責與職能清晰。

二是依託金融科技手段加強信用卡風險監測。

隨著金融科技的應用加快,信用卡風險監測技術迭代升級。自成立之日起,Capital One就確立了技術引領信用卡風險管理的戰略,透過資料分析和高強度測試預測自身和客戶決策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完善的“測試並學習”機制使其能更好地進行風險管理,逐漸篩選出高風險的客戶,並相應調整產品內容,最終將壞賬率控制在較低水平。

匯豐銀行於2007年6月在美國首次部署SAS欺詐管理(SAS Fraud Management)解決方案,統籌全球網路實時欺詐偵測和持續管理的基礎,在美國、歐洲和亞洲同步執行,保護匯豐銀行信用卡實時交易,應對跨多個業務線和多個銷售渠道的欺詐交易,同時不斷升級現有防欺詐軟體的效能,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欺詐威脅。

三是高度重視智慧風控與資料分析應用。

Capital One注重從源頭上防範信用卡風險,極度重視個人徵信資料應用,嚴格執行KYC原則,對於申請人的各方面消費資料、收入情況以及個人資訊擁有非常完善的資信調查網路和公共徵信資訊平臺,擁有健全的徵信評估機制,確保髮卡源頭風險可控。匯豐銀行藉助智慧風控系統和大資料精準洞察信用卡客戶需求,逐步建立起快速響應市場、高效分析客戶消費信貸模型的金融科技矩陣,並利用AI護欄監控演算法,防範偏見、資料漂移和其他商業風險,增加數字客戶服務的信任機制,力求高質量、精準化的信用卡風險科技管理。

四是精準定位穩定的信用卡目標客戶群體。

信用卡風險的源頭管理極為重要,精準定位目標客群能夠減少源頭風險。早期Capital One即將信用卡目標群體定位中等資質客戶,區別於高風險客戶和低風險回報率的客戶,這類客戶是能夠持續產生利息收入且最終能償還貸款的低風險迴圈借貸客戶,精準客戶定位使得其信用卡業務風險管理更加穩定。

花旗銀行從2002年開始零售業務,到2007年轉制後發行信用卡,主打高階黑卡,目標客戶群體定位在富裕人群和新進富裕人群,依託財富管理與資產配置資源,突出高階信用卡交叉銷售的優勢,而這類人群基本上信用狀況良好、徵信資料完備且具有較強的還款能力,穩定的信用卡客群資源確保了信用卡信貸的質量。

(三)發達國家信用卡

風險管理的幾點啟示

由上述分析看,發展消費市場和消費金融需要保持業務創新與監管同步,具備完善的法律與監管制度、健全的徵信體系。發達國家信用卡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經驗教訓對於我國

主要有四點啟示

一是信用卡業務發展須遵循經濟執行規律。

早期韓國、日本等為推動消費市場發展,政府部門鼓勵大眾消費,導致大量資本進入到消費金融市場,導致全民過度消費和逾期問題凸顯,一旦遭遇經濟危機即產生系統性信用卡債務風險。為此,我國擴大消費內需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吸取日韓等信用卡業務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無序擴張、盲目發展的教訓,積極倡導居民合理消費和理性消費。

二是網際網路消費金融必須置於金融監管範疇。

日韓等地區均出現比較嚴重的信用卡債務危機,與其盲目和無序的擴張密切相關,金融監管放鬆,創新的消費金融模式缺乏制度和法律約束,最終導致信用卡風險演變為金融系統性風險。對此,針對目前我國網際網路消費金融崛起的大背景,加強新型消費金融監管,防範過度借貸和濫用信用資料導致的交叉金融風險尤為關鍵。

三是加強個人徵信體系建設是發展前提。

美國、德國和法國等在推動消費市場程序中,採取市場化和專業經營模式推動個人信用體系不斷完善,形成了成熟的信用消費社會。而日韓早期個人徵信體系空白,徵信基礎設施不健全,加上委託代理模式、繞過徵信體系濫發卡等現象突出,埋下債務風險隱患。當前我國以內需為戰略基點,積極發展消費金融,首要前提是大力健全個人徵信資料和信用體系制度,藉助大資料完善徵信報告評估,更要嚴懲失信和信用卡欺詐行為,維護健康規範的個人徵信生態和消費金融發展環境。

四是緊跟信用卡風險管理技術創新與應用。

信用卡業務高度依賴信用資料和模型,尤其是風險防範需要科技的強力支援,大規模的髮卡量、數以億計的客戶數風險監測難度極大,必須透過先進的技術模型進行分析監測。信用卡欺詐和新的風險問題不斷出現,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加強反欺詐模型最佳化,加強風險監測與預警系統開發,應對網路攻擊、數字化和泛金融生態的衝擊。

九卦|信用卡新規背後:透過國際經驗看信用卡風險管理

九卦|信用卡新規背後:透過國際經驗看信用卡風險管理

我國消費金融創新和信用卡業務飛速發展。與2010年相比,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我國信用卡累計髮卡量由2。3億張上升到7。66億張(含借貸合一卡),人均持卡量由0。17張上升到0。55張(含借貸合一卡),信用卡授信總額由2萬億元上升至18。59萬億元(含借貸合一卡),信用卡市場規模和業務規模持續擴大。但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也開始產生一些如制度不完善、行業無序競爭、個人徵信體系不健全和網際網路金融風險頻發等問題,對我國的信用卡風險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一)信用卡展業模式混亂,

行業發展生態失衡

信用卡業務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消費市場的繁榮,但隨之而來的是信用卡市場走向無序擴張,資本湧入,非銀行金融機構大量滲透到信用卡市場,推出了許多新的消費金融模式。信用卡業務逐步向線上化遷移,導致髮卡准入門檻大幅降低,展業模式的多元化也造成了信用卡風險管理的複雜性。加之多頭管理模式下,髮卡稽核內控機制嚴重缺失,以單純的績效考核為導向的發展模式引發了大量的違規髮卡、盲目髮卡等問題,跑馬圈地,合規意識和風險意識薄弱。網路髮卡渠道興起後,信用卡申請與審批的內控風險和人為操作風險劇增,委託代理模式層出不窮,風險管理責任機制不清晰,行業規範欠缺制度約束,一定程度上造成行業發展失衡的局面。

圖1:銀行卡期末應償信貸總額及卡均授信額度

九卦|信用卡新規背後:透過國際經驗看信用卡風險管理

資料來源:WIND,交行金融研究中心

九卦|信用卡新規背後:透過國際經驗看信用卡風險管理

(二)徵信體系有待健全,

源頭風險較為集中

信用卡業務發展依賴於徵信體系。我國目前的徵信體系型別多樣,涉及到個人徵信資料的標準、信用評分機制存在較大差異,有待進一步整合提升。網際網路金融興起後,平臺企業、P2P機構、支付機構等違規提供徵信資料,非法收集消費者個人資訊等現象頻發。

部分發卡機構繞過監管規定,採取代理營銷模式大肆擴張,破壞徵信體系的正常生態。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違規代還信用卡機構湧現,嚴重衝擊正規髮卡機構風險機制,信用卡風險防範與不良處置壓力較大。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906。638億元,環比增長6。13%,同時,信用卡業務拓展過程中大量從業人員資質稽核不嚴,導致部分不具備髮卡資質和申請條件的人員突破徵信體系,髮卡源頭風險集中。

(三)科技與金融互相滲透,

突破現有監管體系

科技與金融互相滲透催生新的風險。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崛起,新的信用卡業務風險與金融科技連線,非傳統金融的創新模式透過數字化、平臺經濟和網路渠道等滲入到信用卡業務市場,突破了傳統消費金融的監管限制。前期催生了很多新的信用卡產品和服務,包括遊離在監管邊緣和空白地帶的P2P領域尤其氾濫。

據統計,過去14年我國先後有1萬多家P2P機構上線,高峰時同時有5000多家機構運營,年交易規模近3萬億元,壞賬率頗高。信用卡代理機構和支付機構透過層層,致使信用卡衍生風險不斷出現,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套現”行為更加隱蔽,網際網路平臺消費借貸的廣告渲染和倡導過度消費等現象蔓延逐步向青少年學生,誘導過度消費、非法暴力催收現象更為突出,產生了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四)法律法規尚需完善,

消費者保護存短板

信用卡業務的行業與市場快速擴張,產生了大量的法律問題,包括信用卡借貸利率、消費者盜刷維權、違規套現和徵信資料濫用等存在大量的法律法規的漏洞。

一方面由於維權程式複雜、資訊不對稱,許多的侵權行為發生後,信用卡消費者無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部分金融機構設定的法律合同條款限制了信用卡使用者的抗辯權,使得使用者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另一方面新型的消費金融模式衍生出新的法律法規風險,由於網際網路滲入信用卡業務,而網際網路消費金融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部分條款滯後於市場和行業,導致網際網路信用卡業務成為了“法外之地”,加上現有的法律懲治力度較為薄弱,尚未形成更加有效的法律威懾效果,滋生了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九卦|信用卡新規背後:透過國際經驗看信用卡風險管理

九卦|信用卡新規背後:透過國際經驗看信用卡風險管理

我國信用卡風險管理應吸取國外發達國家和金融機構經驗教訓,著力金融監管、行業規範和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智慧風控體系,將傳統的風險管理與金融科技、大資料等新的風控模式融合。本文從法律、行業監管和機構三個層面提出更具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信用卡法律法規,

促進信用卡行業規範發展

一是加強信用卡業務相關立法工作,明確髮卡機構、代理機構和信用卡使用者的權利、法律責任和義務,推動民商法領域專門針對信用卡業務的法律制定,考慮將信用卡大額套現、盜刷、惡意透支以及暴力催收等新的違法犯罪行為納入刑法細則,提高刑法處罰效力;

二是進一步完善消費金融領域的行政法律法規,提升網際網路領域法律法規的執行效力,加快納入網路消費盜刷、網路套現以及網際網路徵信侵權等新的違法犯罪問題,擴大信用卡介質的認定,嚴防新的網際網路消費金融法律風險;

三是加強信用卡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完善信用卡消費者權益保護條款,規範髮卡機構和代理機構合同條款,保障信用卡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和抗辯權,嚴厲打擊徵信濫用、個人資訊販賣等違法行為,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二)強化信用卡市場

金融監管,

遏制信用卡風險

一是緊跟消費金融市場發展趨勢,完善信用卡行業市場準入標準體系

,敦促落實持牌金融機構信用卡信貸審批責任制,有效提升信用卡信貸撥備率,對於數字信貸、網路小貸公司等新生的消費金融平臺設立嚴格的資本金、資質標準,防止資本壟斷、不正當競爭和監管套利;

二是加快完善大額消費監測制度、信用卡風險監測報告制度等,

釐清監管職能部門、行業協會和自律組織的監督責任,搭建以信用卡為核心的消費金融風險預警機制,納入系統性金融風險領域,遏制潛在信用卡債務風險的苗頭;

三是要強化網際網路平臺監管力度

,建立健全網際網路消費金融和網路信用卡髮卡機構、代理機構等市場準入機制,堅持網際網路消費金融持牌經營,並納入信用卡綜合監管體系,嚴厲懲治藉由信用卡消費為誘導的各類平臺經濟模式,並試點採取黑名單制度,維護信用卡市場競爭秩序。

圖2: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與同比

九卦|信用卡新規背後:透過國際經驗看信用卡風險管理

資料來源:WIND,交行金融研究中心

(三)不斷健全徵信體系,

創設健康的信用卡

消費環境

一是加快完善個人徵信體系,

推進徵信行業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建立以人民銀行為個人徵信監管主體,以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專業徵信機構為核心的徵信資料共享平臺,將傳統金融與網際網路金融等一併納入個人徵信體系;

二是加強個人徵信基礎設施建設

,不斷最佳化個人徵信資料採集和評估體系,積極運用大資料技術、網際網路資訊平臺等,豐富個人信用資料內容,強化信用卡髮卡機構透過個人徵信大資料開展資信調查,形成更加全面、合規和科學的個人徵信報告,增強徵信資料的完整性、真實性;

三是持續完善個人徵信資料應用和信用資料評估機制,

監督髮卡機構嚴格執行資信調查和信用調查,強化個人徵信資料對稱管理,倡導消費者注重保護個人徵信資料,並加快完善失信人確認、執行的黑名單管理制度,嚴懲失信行為,創造健康的信用卡消費環境。

九卦|信用卡新規背後:透過國際經驗看信用卡風險管理

(四)加強風控技術應用,

推動信用卡風險

全流程管理

一是強化信用卡髮卡申請與審批技術管理

,藉助遠端監控系統和線上身份認證識別技術應用,規範信用卡銷售流程,實現髮卡源頭風險可控,確保一線人員營銷髮卡流程現場監控檢查,防止信用卡審批、提額以及非法套現等人為操作風險;

二是透過大資料、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

搭建信用卡智慧風控模型

,借鑑美國大額消費審查模式,持續最佳化信用卡反欺詐系統,對不正常交易及時監控,並借鑑德國信用卡欺詐警報系統,加強與警方、支付機構、銀聯資訊共享聯動,第一時間確立盜刷資訊,迅速凍結用卡和消費;

三是加強網際網路渠道髮卡的稽核力度

,嚴控網路渠道髮卡風險,持續檢測最佳化自動化審批技術,充分運用“銀行卡風險資訊共享系統”和“商戶風險監控系統”兩大系統,有效打擊信用卡惡意透支和欺詐行為。

(五)推動風險管理跨部門協同,

提升信用卡風險管理質量

一是積極推進信用卡風險管理協同機制建設

,將信用卡前臺營銷部門、中後臺風險系統監測部門、風險管理部門等集中統一管理,規範前臺營銷髮卡審批流程,建立信用卡營銷責任機制,暢通上下游各部門風險預警和響應,能夠及時發現風險並採取管控措施;

二是規範第三方機構信用卡資料質量

,打通卡中心與分支行各部門信用卡資料共享通道,防止信用卡虛假資料、風險偏移等問題,確保信用卡風險質量可控,為及早處置信用卡風險奠定基礎;

三是持續完善信用卡營銷、審批與風控專業資質標準體系

,進一步加強信用卡從業人員系統管理和職業培訓教育,形成跨部門協同的人員隊伍建設機制,強化風險合規意識和職業素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