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王朝興亡更迭史鑑系列之一:以民為本貫始終

中國王朝興亡更迭史鑑系列之一:以民為本貫始終

故宮太和殿

一、以民為本貫始終

1. 以民為本是根基

以民為本就是以民眾為邦本,本固邦才寧。如同種樹一樣,本固則枝葉繁茂。早在戰國時代孟子就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如何才能擁有天下並使之持續呢?還在中國尚未進入封建社會時,姜太公在渭河邊與周文王對話就道出了“共有天下”的秘訣。他說:“天下的事物,往往是在最為繁華昌盛的時候就開始走向衰亡了!因此,只有那些默默無聲、深藏不露而生長的事物才能更持久、更長遠!有遠大志向的人,只有具有創造性地、潛移默化地感動人心,以悄悄的恩惠征服人心,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他還進一步闡明瞭“王道”的密碼:“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共同所有的天下。能夠讓天下人共享天下利益的人,才能夠得到天下;獨霸天下利益的人,就會失去天下。只有讓天下人都能夠得到利益,才算是真正的王道!”姜太公的這段話可以說是以民為本的理論基礎,也是後來歷代封建王朝的統治者獲得天下長治久安的根本法則。

天下是什麼?不是地域疆土,而是民心,即民心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要得民心,不以民為本,難道以民為末嗎?漢代的劉向在《說苑》中直言:“君人者,以百姓為天,百姓與之則安,輔之則強,非之則危,背之則亡。”唐代唐太宗和他開創的貞觀之治,應該說是在封建王朝治理中綜合得分最高的,他吸取隋煬帝“不恤民事”、“民叛國亡”的教訓,堅持儒家的“民為國本”的思想,特別欣賞荀子關於君民關係的名言,把老百姓比作水,把君主比作舟,說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為了避免這艘“龍舟”覆沒在農民反抗的汪洋大海之中,他十分注意掌握統治和剝削農民的限度。封建社會的主體民眾是處於底層的農民,中國的農民可以說是最善忍耐的民眾,凡能夠生活下去,都不會起來反抗統治者的,用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話說,反正無論如何都是死,為什麼不揭竿而起?都是官逼民反。反過來說,一個王朝如果把自己的民眾逼到死路一條的地步,或者只有造反起義才有活路,那它離自己的死期也就不太遠了。不作死,就不會死。杜牧在《阿房宮賦》說,秦與六國一樣,都是自掘墳墓,因為他們不知道愛護民眾。“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亡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朝的“焚書坑儒”,東漢的“黨錮之禍”,不能容忍其內部的優秀分子存在,必欲將其扼殺殆盡時,其自身政權的滅亡就為期不遠了。就是說,如果代表社會正義與良心的知識分子不能解決問題,必然是陳勝起義、黃巾起義,廣大下層民眾起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