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創作的年輕人舉辦一場音樂節,它會是什麼樣子?

許多業已成名的音樂人在接受採訪時,回顧起自己最初走上音樂之路的那個“重要的時刻”,場景總是相似:一場突如其來的演出,燃起了他們的“創作魂”。

在五月天還沒有成為五月天的時候,主唱阿信和貝斯手瑪莎結伴來到一家名為“息壤”的地下pub,每人各掏了500塊買了門票,觀看當時剛發了《浪人情歌》這張不朽經典的“搖滾之王”伍佰之現場,多年後五月天出道併成名,還會聊起那一晚聽到伍佰手中電吉他飛馳時的內心顫動,並暗暗下了決心,也要成為像伍佰那樣會在臺上發光的男人;香港最早的音樂人,包括泰迪羅賓、許冠傑等,均是在1964年觀摩了被當時香港媒體所稱作“狂人樂隊”的The Beatles訪港演出後,紛紛成立了自己的樂隊,並開啟了香港的本土原創音樂;包括我們偉大的鮑勃·迪倫,在他19歲那一年,抱著一把吉他,初到紐約,第一站就是去朝拜他心目中的“民謠之父”伍迪·格斯里。

因為臺上的現在,才啟發了臺下的未來。在音樂的道路上,先行者往往會成為我們的同行者。

那些激動人心的現場,就是年輕音樂人的“心動時刻”,是他們“創作魂”覺醒的時刻。

為愛創作的年輕人舉辦一場音樂節,它會是什麼樣子?

而就在本週末,2018年12月15日,深圳歡樂谷·瑪雅水公園,以“Dare To Dream”為宣言,一場名為“原力音樂節”的演出,也許會成為新一代創作者的起點。這場主打“創造力”和“夢想”的音樂節由騰訊音樂人主辦,包括“原力導師”胡彥斌、譚維維,年度嘉賓朴樹、黃齡、艾熱、王以太,連同此前從“原力計劃”中脫穎而出的20強新銳音樂人,將以他們的熾熱的音樂現場詮釋何謂“創作力”。

所謂創作,其主體離不開人。寫歌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除了紮實的基本功,它更來源於生活的積累和思考。“原力音樂節”上邀請的那些原創榜樣們,他們無不是在日常中熔鍊作品的意義,最終才打造出那些閃閃發光的音樂。如胡彥斌、譚維維兩位,此前任“原力計劃”的“原力導師”,對年輕音樂人言傳身教;胡彥斌以帶有校園民謠色彩的華語R&B出道,過去近20年隨流行的脈搏不斷擴寬創作的邊界,他展現了

創作者相容並濟的包容力

;譚維維則從原有學院派的舒適區中大步流星地趟了出來,不斷地嘗試和民謠、搖滾、新民樂等各種風格進行跨界,她代表了

創作者身上無畏艱險的冒險精神

。本次“原力音樂節”所邀請的年度嘉賓中,朴樹在這些年的雨打風吹去裡,一直堅持用他的肉身和時代摩擦,三張唱片,每一張均煥發出生命的光彩,他是

創作者對極致追求的最佳範例

;黃齡在摩登都市裡用自己別具一格的唱腔殺出重圍,她用身體力行告訴年輕的音樂人們,

創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自我的風格

;艾熱、王以太作為今年人氣急升的rapper,他們

推陳出新的勇氣

,豎起了時代酷兒的衣領。

為愛創作的年輕人舉辦一場音樂節,它會是什麼樣子?

沿著前輩們的足跡,這些在“原力計劃”裡嶄露頭角的新銳創作力量,也為這一次音樂節摩拳擦掌。

既然是原創,那一定是全新的,你從未聽過的。

像“00後天才少女”莉莉童,她那蜜糖般的嗓音,以及自由遊走於Jazz和Soul的曼妙旋律,對你來說一定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另一位同屬“00後”的趙政豪,雖還是一位高中生,但他聲音裡的敘事、波瀾還有畫卷,也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

為愛創作的年輕人舉辦一場音樂節,它會是什麼樣子?

(莉莉童)

既然是原創,那對錶演者和聽眾來說,都是一場冒險,都是對彼此的考驗。

對於“原力計劃”的學員們來說,“原力音樂節”也許是他們所挑戰過的規模最大的舞臺,到底是否能夠駕馭這一切,是否已經做好準備面對臺下的觀眾們呢?對於音樂節底下的觀眾來說,即將聽到的可能有像The Leg Signals那樣小眾的布魯斯音樂,或是“一棵小蔥”組合那種以京劇與民謠、流行、搖滾進行混搭的先鋒實驗。觀眾們的耳朵,也準備好了嗎?

為愛創作的年輕人舉辦一場音樂節,它會是什麼樣子?

(一棵小蔥)

既然是原創,他們身上最能反映時代的脈搏。

如跨國組合MKL麋鹿王國,他們代表了全球化浪潮的音樂交流,以及中國聽眾對於世界性潮流的接納能力;如來自昆明的徐暢SEN、來自成都的Ferdy劉林楓,他們證明了透過網際網路的溝通、協作,哪怕身處在任何的城市,哪怕並不在娛樂文化中心的北京,我們一樣可以創造出優秀的流行音樂。

為愛創作的年輕人舉辦一場音樂節,它會是什麼樣子?

(徐暢SEN)

為愛創作的年輕人舉辦一場音樂節,它會是什麼樣子?

(Ferdy劉林楓)

這些年輕人在2018年的年初,也許還是窩在自己家裡,默默無聞地寫著歌,在網際網路上發表自己聽者寥寥的Demo,但他們敢於做夢,勇於追夢,在這一年裡透過“原力計劃”實現了自己的跨越。看著這些還帶著青澀、但又滿載夢想的年輕人在臺上演出,你的心底或許會冒出一種

“我也可以”

的想法,成為你的

“創作魂原力覺醒”

的重要現場。

在“原力音樂節”裡,還特別設有“無聲舞臺”,提供給現場觀眾透過佩戴耳機的方式,以這麼一種極具儀式感和氛圍感的方法,進入熱鬧的音樂節園區裡特殊的區域。此前,“原力計劃”曾在北京舉辦過一次沉浸式的Studio Concert,現場的評審、歌手、樂隊老師、音響工程人員通通戴著耳機,通過錄音室監聽裝置來感受這群年輕人的音樂脈動;“原力音樂節”上的“無聲舞臺”可視作此沉浸式錄音棚音樂會的後續,希望藉此提供給大家一個百分百對音樂進行專注的時段。此外,音樂節上還將設有各種創意裝置,如印有音樂人代表作的歌詞打卡牆,用這些具有視覺化穿透力的樂句來包裹音樂現場。所有不拘一格的現場裝置,都是“原力音樂節”對創造力的註解,希望能給每一位到場的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能在現場感受自身創造力的湧現。

香港作家李碧華有一本小說集名為《逢魔時刻》,名字來自日語“逢魔ヶ時”,指的是平安時期的傳說,當太陽西沉、由光明轉為黑暗時,會有神奇的魔怪出現;但在李碧華的詮釋裡,“逢魔時刻”成了一種靈感四溢的狀態,而在音樂節的場景當中,天色漸暗時,恰恰是這場音樂節氣氛推向熱烈的時刻。若此刻也能成為在臺下隨著音樂輕輕搖晃節拍的你,體內創作力的“逢魔時刻”,這是樂壇之幸事。

00:58

在過去的一年裡,騰訊音樂人以“原力計劃”作為主軸,接連推出“原力創作營”、“原力大師課”、以及前面提到過的“原力計劃20強沉浸式Studio Concert”等一系列針對年輕音樂人的扶持計劃。自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掛牌成立後,除了在現有市場版權存量的積累和運營上,以騰訊音樂人作為主陣地的原創力量也亮點不斷,“原力音樂節”在年底上演,更像是一個年終彙報舞臺和成績單。

我們深知流行音樂是一種流動的、變化的東西,它像潮水一樣,不會在任何一個地方停留,它會隨著每一個時代年輕人的生活和思考改變行進的方向,創作的意義則是在水分子看似雜亂無序的混沌裡,幫助我們找到潮水的方向。

而我也希望在“原力音樂節”現場的大擴音器喇叭的顫動下,你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為愛創作的年輕人舉辦一場音樂節,它會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