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史》:東漢碑刻,米芾說“石刻不可學”,真不可學嗎?

我們接下來幾篇,要詳細說東漢書法的核心內容了,就是東漢碑刻書法中的隸書書法。

因為內容較多,這是第一篇,本文說三個問題:

1、隸書和“八分”的區別,“八分”名稱的來由;2、米芾說“石刻不可學”,石刻真的不可學嗎?3、漢碑隸書書法的十四種流派。

一、隸書和“八分”的區別

從河北定縣八解廊出土的簡書來看,西漢宣帝時,隸書已經完全成熟,它的結體工穩扁方,用筆逆入平出,取橫向筆勢,波挑分明,橫豎筆畫轉折處方折。

《中國書法史》:東漢碑刻,米芾說“石刻不可學”,真不可學嗎?

(定縣漢簡)

這一類隸書在東漢的一些官文書以及正規嚴肅的場合仍一直沿用。立於宗廟、山川、墳墓的碑銘是為了崇祀神靈、敬懷聖賢、或紀功述德、垂示後昆,所以也都用這種隸書書刻。

西漢簡牘中還常見無波挑的隸書,較簡率,其書寫的速度應遠遠快於上一類隸書。便於日常使用。到東漢後期,這種無波挑的隸書就逐漸演變出行書和一種較行書工整的新型書體。古人習慣於將通俗的新書體稱之為隸書,於是將這種工整的新型書體也稱之為

隸書。這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隸書,它就是以後發展成為楷書的書體。

而有波挑的隸書,人們一般稱之為“八分”。

“八分”之名稱約起於魏晉之際。這和草書演變出今草後,將原來的草書稱為“章草”是一個道理。如果用一條明確的界限區別隸書和八分,只有一條,即有波挑還是無波挑。

有波挑的是“八分”,無波挑的是隸書。

《中國書法史》:東漢碑刻,米芾說“石刻不可學”,真不可學嗎?

(隸書與“八分”的區別)

再說說

“八分”名字的來歷

關於“八分”分字的來由,有三種:其一,秦代王次仲以古書方廣少波勢,用“隸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認為這一書體得名於字的尺度大小;其二,唐代張懷瓘認為漢隸演變“漸若‘八’字分散,又名之為‘八分’”,就是說,“八分”這種字型,字型字勢像“八”字一樣左右分佈相,字勢左右分佈相背,這是以筆勢向背分而得名。如圖:

《中國書法史》:東漢碑刻,米芾說“石刻不可學”,真不可學嗎?

(《史晨碑》裡的“八”字)

其三,北宋葉廷珪《海錄碎事·文學·書札》錄有一段話,即:“八分,蔡文姬雲:‘臣父割隸字八分取二分,割李(斯)篆字二分取八分,故名八分。’”元代吾丘衍(即《三十五舉》的作者)亦認為:“八分者,漢隸未有挑法者也,比秦隸則易識,比隸字則微似篆,若用篆筆作漢隸字,即得之矣。”三種說法如圖:

《中國書法史》:東漢碑刻,米芾說“石刻不可學”,真不可學嗎?

(“八分”名稱三說)

這三種說法,第一種以大小而得名,漢代一尺合現在的23釐米,字方八分,約二釐米見方,若寫於簡牘,則字顯大,若與漢碑中的文字大小相比,字又過小,所以此說不可信;第三種,則明顯假託蔡文姬言,所言書體非指有波挑的典型漢隸,也可以不用考慮。

當今同意第二說者較多,其實,如果深入思考,第二說也最合理。

還有對應的一組稱呼:帶波挑的隸書,也就是“八分”,又被稱為“典型隸書”;不帶波挑的隸書,被稱為“通俗隸書”。

西漢至東漢早期的一些隸書碑刻,並無強烈地表現書法藝術的意識,故石質粗礪,製作不講究,石面不平整,也不打磨,刻工簡率,書寫都是用日用的“通俗隸書”,現在我們看這些作品,自然會產生一種朴茂渾雄的感覺。

《中國書法史》:東漢碑刻,米芾說“石刻不可學”,真不可學嗎?

(西漢五鳳二年刻石)

到了東漢,因為社會風氣標榜名節,提倡孝道,迷信神仙、追求奢靡,社會各階層人士對書法藝術普遍產生愛好,書法家群體逐漸誕生,促使了碑刻在桓、靈時期大量產生,而書寫時,多用“八分”,八分書工整華美,筆法豐富,裝飾性強,是當時最適宜用於碑刻,又最能表現書法美的書體。

《中國書法史》:東漢碑刻,米芾說“石刻不可學”,真不可學嗎?

(東漢《乙瑛碑》區域性)

二、米芾說“石刻不可學”,石刻真的不可學嗎?

宋代大書法家米芾在他的《海岳名言》裡說:“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非己書也,故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言下之意是說:碑刻是書家寫好之後讓工匠翻刻在石碑上的,就算工匠的手藝再精湛,刻成的文字多少也會有點走樣,要想得到古人用筆的精髓和趣味,要看書寫真跡。

《中國書法史》:東漢碑刻,米芾說“石刻不可學”,真不可學嗎?

(米芾《海岳名言》片斷)

米芾的說法當然是有道理的,但並不絕對。

實際上,東漢立碑,對碑石的質量、製作、書刻都十分講究,碑石要派人外出採集,要打磨平光,並加以雕飾,要請賃手藝高超的石工。因此,東漢名碑如《乙瑛》《禮器》《史晨》《曹全》《張遷》諸碑及《熹平石經》等,石面皆平整光潔,歷一千八百年而不剝蝕。

這些豐碑臣刻,石質皆精細,刊刻工緻,雙刀斜下,字口光潤,充分表現了書寫的原貌。其中尤以《禮器碑》《曹全碑》為精,它們筆畫起訖提按,毫芒畢現,視之如睹墨跡。足見當時石工技藝,代相傳授,精益求精,造詣極高。

《中國書法史》:東漢碑刻,米芾說“石刻不可學”,真不可學嗎?

(《曹全碑》區域性)

《中國書法史》:東漢碑刻,米芾說“石刻不可學”,真不可學嗎?

(《曹全碑》單字原石放大:曹)

誠然,石刻文字經幾道製作工序後,已反映不出真實的筆法,但是在清末民國漢簡未大量出土以前,人們無法見到漢代人的墨跡,學漢隸主要是從碑刻入手。

並且,清代碑派書家是從二王藩籬外另闢蹊徑的,他們對傳統的筆法並不在乎,而是

將漢代碑刻由筆法與刀法相結合的形態,包括千百年來風雨剝蝕的痕跡,所形成的生拙的筆畫和古僕的氣息,稱之為“金石氣”或“石氣”,來作為自己創新筆法的滋養。

這裡有個名詞:金石氣。所謂的金石氣是難以用語言表述的,完全憑個人的喜好、追求去摸索和領悟。清末書法家姚孟起《字學憶參》中說道:

臨漢碑宜有石氣,然非拳曲之謂也。問:何謂石氣?曰,不可說。

作隸須有拙筆,乃古。

客觀事實上,漢代石工那種簡率的刀法,並非是要想在書法的基礎上作藝術的再創造,而是一種技藝上的不成熟,但它在清代碑學派書家眼裡,卻正是他們所要追求的一種原始美、質樸美。由此,清代碑學派是循古而創新的流派。

當漢簡大量出土,在能見到漢代人墨跡的過現代,漢碑仍是學習隸書的最佳範本。

原因:1、漢簡字小,小字的筆法結體同大字有異,雖可放大影印,也不一定適合作大字臨習。2、漢碑文字之規整茂密的結體、生拙古樸的筆畫、天真自然的意趣,以及風格紛呈的品類,都顯示出無窮的魅力。

三、漢碑隸書書法的十四種流派

這裡的十四種流派,是侯鏡昶《書學論集》的一家之言,但卻非常詳盡,如果立志遍臨漢碑,這十四種流派所涉及的漢碑,都值得關注、思索、臨摹。

《中國書法史》:東漢碑刻,米芾說“石刻不可學”,真不可學嗎?

(侯鏡昶漢碑十四流派說)

為了方便記憶也更直觀,我們做了上面這個圖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平時,我們會聽到一些流傳的“《某某碑》不可學”的“行內說法”,其實,這些言論和說法,都是某些書家個人在選擇漢碑風格時自家的審美選擇,不可盡信,選漢碑臨本,要自己博覽,再依據自己的審美,選擇貼合的碑帖。

另外,漢碑的分佈大都在山東、河南、陝西一帶,原因很簡單,這三個地區是漢代的文化薈萃之地,洛陽是國都,長安是故都,曲阜則是儒學的發源地。如果訪碑,這些地區是重點。

(【跟著布丁讀書法史】之34,部分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