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博物館,一間往事住的房間!

來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要去它的博物館。這好像是個過時了的旅行習慣,十九世紀的旅行者的習慣。但這是我的習慣。

每當我進入一座陌生的城市、市鎮,彷彿能聽到博物館招呼我的聲音。即使是那些早已人去樓空的淘金小鎮,在加州溽熱的陽光下,小城自家做的歷史博物館也不願意放過。

一座博物館,一間往事住的房間!

我在那裡看到了傑克·倫敦的蹤跡,現在也許沒多少人讀他的小說了,可在我少年時代,他是一個浪漫男子漢的象徵。還有一個老人送了一些他自己仿製的中國銅錢給我,他說:“這能給你好運氣,拿著吧。”他這一生,花了不少力氣在尋找華工舊照片裡的人名上。他說,華工大多數都沒留下名字,人們就稱他們:中國人。但是他們的名字應該被記著,就像一個人那樣。他確定了照片上人的姓名後,就把那個中國人的姓名標註在小博物館牆上的照片下方。

每當我走向博物館,心裡都會響起一個聲音,說著同樣的一句話:

這又是一間往事住的房間。

我走進去,常常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在打蠟地板上,鞋底發出聲響;常常聞到一種博物館特有的空氣,沉重、安寧,散發著象徵著舊物的乾燥氣味。老天,全世界博物館裡的氣味竟然都是一樣的。所以,我不能說,那氣味是地域性的,或者功能性的,比如油畫旁邊那噝噝作響的加溼器帶來的。也許那正是往事自帶的氣味。常常那時候,往事就在我面前展開了,它們從來不是虛無的,只是平時我們看不到,它們住在博物館裡,無聲地哭著,笑著,愛著,它們就這樣在那些房間裡得到永生。這是關於場所。

一座博物館,一間往事住的房間!

每次將要從博物館離開的時候,我心裡也都只有一個聲音,說著同樣的一句話:一切都木已成舟。你看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愛、那些恨、那些劇烈的遺憾、那些不公平,一切都已安靜下來,固定下來,但是,它們還在那裡,被陳列著,讓來訪者看到,那些命運偉大的創造。這是關於命運。

談不上愛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我只是依賴它們,它們教我懂得世界,懂得人心,懂得去辨識命運的紅綠燈。

我的旅行從來不是放空自己,我的旅行從來就是為了認識世界,認識在這個世界中的自己。

博物館是在全世界各個角落,永遠向我敞開大門的地方。

一座博物館,一間往事住的房間!

文/《往事住的房間》浙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丨陳丹燕

何以掃天下?

全球博物館

|  開闊你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