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系統越多基層越累?警惕形式主義的新衣

資訊系統越多基層越累?警惕形式主義的新衣

“有幾套系統,就得錄入幾次資訊。”記者調研發現,一些地方基層幹部正遭遇“資訊科技升級”的煩惱:系統一個接一個地裝,資訊一遍又一遍地填。“每次錄入都需要再三核實,社群上千人,錄一次就要15天左右,耽誤了其他工作”。

採用資訊科技為的是高效便捷,怎麼反而成了基層負擔?

原因大抵如下:一是不同系統互不相容,政務資訊化“各自為政”。你錄你的、我要我的,基層人員重複勞動,白白耗時耗力;二是技術供給落後。一些地方尚未評估,便著急忙慌“上新”,結果要麼頻頻卡頓、拉低效率,要麼功能簡單,純靠基層人員一個字一個字敲,而一旦出現問題,外包的售後往往還很不及時,導致工作停滯。再或者“操作太複雜”“培訓不到位”,一些系統“上線”不久便被束之高閣,成了“躺”在螢幕裡的一個沉默圖示。

一些資訊系統成了樣子工程。事實上,這些年,類似現象在基層並不鮮見。此前的無紙化辦公即是一例,這邊準備工作尚未就緒,那邊系統要求迅速上馬,以至於電子版報送後,紙質版照報不誤,一來一回折騰兩遍。再有,一些地方的部分政務APP淪為“殭屍”應用,開始時照搬照抄,後續維護又全無熱情。久而久之,雖然說的都是什麼“大資料”“人工智慧”“雲計算”,但實際全都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擺設,不僅徒增基層人員工作負擔,還浪費了大量物力財力。

樣子工程費力不討好,為何卻屢禁不止?癥結還在基層的某些領導幹部。有些人是為了完成任務。

既然上級單位提了要求,雖然不明就裡也要整一個過關。有些則是源於作秀衝動。什麼熱追什麼,資訊科技既然時髦,那就得“人有我有”“人有我多”。至於好不好用就不那麼要緊了,反正使用的是下級又不是上級。

歸根到底,形式主義要做的,就是脫離現實的虛功,與實事求是背道而馳。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工作紛繁複雜,大家都呼籲給基層工作人員減壓鬆綁。減負方法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要讓幹事者回到幹事的實踐中去。儘可能地剝離那些虛頭巴腦的形式,使他們的時間、精力都能用於提升本領技能,更好地為民服務,這才是對人才真正的尊重和愛護,也才能更好形成基層治理的良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