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靠文學成名,為什麼囑咐兒子莫做“空頭文學家”?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病逝。在逝世前,他寫下了幾句遺囑,其中留給7歲的兒子周海嬰的囑咐是:“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魯迅逝世後,蔡元培寫下了一幅輓聯:“著作最謹嚴,豈徒中國小說史;遺言太沉重,莫作空頭文學家。”

魯迅靠文學成名,為什麼囑咐兒子莫做“空頭文學家”?

魯迅、許廣平、周海嬰

眾所周知,魯迅先生早年立志從醫。但是,當他發現醫生只能救治人的身體,卻無法挽救一個人的靈魂時,他毅然決定棄醫從文,並靠文學闖出了一番天地,為世人景仰。

周海嬰遵從了父親的遺囑,沒有子承父業,而是選擇了學習物理,最後成為了一名無線電專家。

什麼是“空頭文學家”?按照梁實秋的說法,就是隨便寫了一點東西,便自以為躋身文壇,以文學家自居,這樣的人魯迅是諷刺他們的。

魯迅靠文學成名,為什麼囑咐兒子莫做“空頭文學家”?

魯迅與週歲的周海嬰

現在網際網路發達了,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了。每天拿起手機,遨遊於永遠看不完的文章中,常常會產生一種感覺,如今“當代魯迅”真不少,批判起社會來頭頭是道,不僅有理有據,而且文筆生動,好像現在真是一個盛產文學大師的時代。

實際上,這完全是一種錯覺。

據統計,現在我國一年出版各類出版物30萬種,電影400多部,電視劇上萬集,但真正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寥寥無幾,絕大部分都淹沒在電腦的回收站裡。

文學,似乎是一種門檻很低的職業。有人以為讀過幾本名著,就可以去寫小說了;有人以為媒體上發表了幾篇散文或詩歌,就是作家了。

難怪莫言會幽默地說,自己能成為作家,得益於上了五年小學,學了500個漢字。

魯迅靠文學成名,為什麼囑咐兒子莫做“空頭文學家”?

許廣平與周海嬰

筆者認為,文學其實是一個要求極高的職業,能以文學為飯碗的並不多,能成為文學家的人少之又少。

首先,文學是一種隨時需要靈感的職業。

靈感這個東西,說起來很玄,讓人捉摸不透,它就像一個愛捉迷藏的孩子,躲在你注意不到的角落裡。

如果找到了靈感,可能就文思泉湧,一發不可收拾;如果找不到的話,遲遲無法下筆。

因此,很多文學家要靠菸酒來尋找靈感。

李白常常要在喝酒時,才能靈感大發,斗酒詩百篇。果戈裡有一天在小酒館喝酒,突然間來了靈感,於是他馬上鋪開紙和筆,在小酒館一口氣寫完了《死魂靈》的第一章,一共一萬多字,酒館裡的人來人往絲毫沒有影響他的寫作。

老舍的煙癮極大,他曾說“沒有煙,一個字也寫不出來”,在戒菸的那段時間,他十分痛苦,因為寫不出東西。賈平凹說自己的創作靈感都是“煙燻出來的”,“四十年的吸菸史,燒了一個麥草垛”,這一點都不誇張。

還有一些更加怪癖的尋找靈感的方式。比如雨果常常將爛蘋果放在抽屜裡,靠爛蘋果的氣味來尋找靈感。

魯迅靠文學成名,為什麼囑咐兒子莫做“空頭文學家”?

青年周海嬰

其次,文學創作需要豐富的生活閱歷。

我們常說,文學藝術來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也就是文學必須以生活為基礎,個人生活閱歷越豐富的作家,往往作品的內涵也越豐富。

因此,個人閱歷並不豐富的作家,常常要到一線去尋找創作素材。

傑克·倫敦曾冒充水手,出沒於難民收容所,和難民一起生活,並記錄下他看到的、聽到的一切,這為他積累了大量的原始素材,很快他就寫出了《深淵中的人們》這部小說。

路遙為了寫出《平凡的世界》,來到了銅川礦務局鴨口煤礦體驗生活,並親自和工人們一起下井、一起勞動、一起吃飯。後來,他又搬到偏僻的陳家山煤礦去開始初稿的寫作,因為他覺得自己對煤礦工人的生活體驗還遠遠不夠。他說:“只有在井下生活過的人,才懂得陽光的價值。”

自己的人生經歷,或者透過觀察體驗得到的他人的生活,才讓讀者覺得真實感人。現在很多網路小說,讀起來感覺情節牽強附會、不合常理,其原因也在於此。

魯迅靠文學成名,為什麼囑咐兒子莫做“空頭文學家”?

周海嬰與兒子周令飛

物理學家楊振寧認為,科學比文學要簡單得多,文學要比科學複雜。

文學家,遠沒有人們想象得那麼容易。他們成功的背後,除了有駕馭文字的能力,還要有一顆善於觀察生活的眼睛,還要有那捉摸不透但又極為重要的1%的靈感。魯迅先生深諳此理,深知成為文學家只是一個機率極小的事件,與其成為“空頭文學家”,還不如學點能夠謀生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