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鼓論津】秦龍:建設“六大體系”推動製造業立市

【聞鼓論津】秦龍:建設“六大體系”推動製造業立市

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從根本上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作為國內的工業重鎮,天津緊跟建設製造強國的國家戰略部署,在《天津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堅持把製造業作為立市之本、強市之基,加快建設製造強市”。這既是根植於天津發展優勢的必然抉擇,也是成就天津美好未來的出路所在。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全球產業結構進入深度調整,製造業發展面臨重要挑戰,更迎來重大機遇。牢牢抓住這一關鍵“視窗期”,掌握“先手棋”、贏得主動權、跑出“加速度”,必須建設“六大體系”,如此才能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厚植出競爭新優勢、塑造好核心競爭力、搶佔住競爭制高點,乘勢而上實現天津製造業由大變強的歷史跨越。

堅持引領“製造業立市”的頂層戰略體系。

頂層戰略體系是製造業發展的根本,關係到“誰來領導製造業發展”“發展什麼樣的製造業”“製造業如何發展”等一系列基本問題。製造業發展得好不好,首要取決於戰略領導強不強、戰略理念先不先進、戰略設計合不合理,領導核心堅強有力、戰略判斷客觀準確、戰略謀劃科學全面,製造業發展就大有希望。這就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個根本保證,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這個理論指導,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製造業,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必須堅持系統思維的謀篇佈局,全面考量地域優勢劣勢,統籌促動地區協同耦合,做到“天津各區一盤棋”,推進“兩帶集聚、雙城最佳化、智谷升級、組團聯動”的市域產業空間結構的形成。

構建支撐“製造業立市”的產業生態體系。

產業生態是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各種產業要素共同形成的有機整體, 是一個產業發展怎樣、推進如何的綜合反映。產業生態構築良好,就能挖潛力、塑優勢,製造業發展就暢通有序;反之,就會提熵增、升內耗,發展就淤滯混亂。培育健康的製造業產業生態,要不斷深化產業改革,調整產業結構,最佳化產業組織,助推產業升級。要在產業格局上下功夫,大力發展智慧科技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做精做強優勢產業、提升發展傳統產業,全面構建現代工業產業體系。要在產業融合上下功夫,把握“製造業+”發展趨勢,推動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製造業向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的發展步伐。要在產業鏈現代化上下功夫,以串鏈補鏈強鏈為抓手,做優“強鏈”、壯大“新鏈”、延長“短鏈”,推動全產業鏈最佳化升級,形成產業鏈上下游、產供銷配套協同的良好局面。

培育築基“製造業立市”的梯度企業體系。

企業是製造業發展的實施主體和主導力量,事關“靠誰發展製造業”的重要問題。一定意義上,製造業企業的質量就是製造業的質量,沒有一大批作用獨特、能力卓越、相互補位的企業做基石,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要著力於優質企業梯度培育行動,大力培育一批具有產業主導力、國際競爭力的領航企業,加快培育若干專注細分市場、發展前景好、市場佔有率高、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單項冠軍企業,深入培育大批成長性好、發展潛力大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要著力於製造品牌提升行動,推進管理創新、強化質量標準、提升綜合能力,打造一批知名度高、美譽度好、影響力強的優勢企業,推動天津產品向天津品牌轉變。要著力於大中小企業融通行動,支援和鼓勵企業分工協作、緊密配合、協同聯動,塑造互通互補互促互惠、共創共享共贏共強的新型格局。

增強賦能“製造業立市”的科技創新體系。

創新是製造業發展的源動力和主引擎,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核心位置,向創新要答案。在製造業正經歷深刻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的今天,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把握新一輪製造業產業革命的機遇,突破發展瓶頸、佔領發展先機、贏得發展優勢。走出一條創新驅動製造業發展的路子,要建立健全科技創新生成機制,提升創新能力、構築創新平臺、激發創新活力、掃除創新障礙,動員、綜合、配置和利用好各方面創新力量突破關鍵技術屏障、攻佔創新高地。要建立健全科技創新轉化機制,整合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推進科技成果快速轉移擴散和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要建立健全科技創新保護機制,組建標準推進聯盟、推動主導標準制定,完善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運用,讓重創新、敬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提升助推“製造業立市”的資源要素體系。

資源要素是製造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只有以質、量兼備的資源要素做後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才能水有源、木有本,不斷取得新進展、譜寫新篇章。當前,天津製造業還存在人才缺口較大、直接融資佔比低、融資成本較高以及新型基礎設施服務能力有待提高等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發展瓶頸。這就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實施“海河英才”和“海河工匠”計劃,打造一支規模龐大、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層次多元、充滿活力的高素質製造業人才之師。要促進產融對接,開展招商引資,加大金融支援力度,完善融資擔保體系,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進一步健全符合製造業特點的金融服務體系。要加快新基建佈局,強化5G網路、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資料中心等資訊基礎設施支撐,為製造業向服務型製造和智慧製造轉型升級助力、提質、增效。

完善保障“製造業立市”的制度環境體系。

制度環境是製造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是製造業“肌體”免疫“細菌病毒”“霧霾尾氣”侵害的重要防線。一個科學完備、積極有序、與製造業特點相適應的制度環境,可以起到降低交易成本、減少不確定風險、激發產業活力等作用。不斷最佳化製造業制度環境,營造安商親商興商氛圍,要破立並舉,既打破存在陳疾宿痾的舊體系,也建立興利除弊的新體系,以革故促鼎新、鼎新帶革故,推動制度環境向“善”發展。要內外結合,既多點突破清除各種隱形壁壘,加快製造業資源、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動,又全面發力破解各種障礙淤塞,打通阻滯製造業發展的斷點、堵點、卡點,以開放促改革、改革帶開放,推動制度環境向“深”發展。要上下聯動,制度制定和執行兩手抓、合力管,既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有效銜接、無縫對接,以上行帶下效、下效促上行,推動制度環境向“實”發展。

本期特邀專家 秦龍 (天津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吉瑞霞 天津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整理 津雲新媒體編輯 王曉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