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含冤而死,臨死前許下三個誓願,最後一個備受爭議

歷史一:竇娥含冤而死,臨死前許下三個誓願,最後一個備受爭議

古人相信因果迴圈,如果一個人做了壞事,早晚會遭到上天的報應,多行不義必自斃,若經常做善事,必然能為自己和家人積德積福。古代許多文學作品,都詮釋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自然法則,其中元代戲曲家關漢卿的《竇娥冤》頗具代表性,可謂是經久不衰,幾乎婦孺皆知,闡述的道理和寓意相當深刻,也符合世人所向往的道德準則。

《竇娥冤》作為是一部極具悲劇色彩的作品,在創作的時候,關漢卿參考了《列女傳》和《東海孝婦》中故事情節,從裡面尋找靈感,塑造出竇娥的形象。在這部戲曲裡,竇娥生活在元代最底層,當時並非人人平等,元朝廷把天下人分為四個等級,竇娥恰恰屬於第四級。

竇娥含冤而死,臨死前許下三個誓願,最後一個備受爭議

竇娥身世可憐,在她很小的時候,母親就不在了,父親名叫竇天章,渴望透過科舉考試改變命運,可惜時運不濟,家境越來越貧寒。為了維持生計,竇天章借了蔡婆婆不少銀兩,基本上沒有收入來源的他,根本無力歸還。無奈之下,只能把女兒送到蔡家當童養媳,若有一點辦法,竇天章肯定不忍心。

蔡婆婆心腸挺好,不但與竇天章的帳一筆勾銷,另外還給他一些盤纏,資助他去京城趕考。後來,竇娥嫁給蔡婆婆的兒子,雖然談不上喜歡,至少無需為吃穿發愁,日子尚且過得去。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當竇娥對未來充滿憧憬時,丈夫就撒手人寰。

悲痛過後,生活依舊要繼續,年輕輕的竇娥逐漸接受現實,承受著喪父之痛,從此開始守寡,對婆婆細心照顧,婆媳二人相依為命,沒有考慮過改嫁的事情。命運沒有垂憐苦命的竇娥,無賴張驢兒好吃懶做,早就貪圖竇娥的美貌,竟然趁機直接搬到竇娥家中住下,並把他父親也帶了過來。

竇娥含冤而死,臨死前許下三個誓願,最後一個備受爭議

張驢兒遊手好閒,臉皮非常厚,怎麼趕都趕不走,明擺著欺負竇娥和蔡婆婆。更過分的是,張驢兒竟然提出無理要求,讓竇娥改嫁給他,簡直無恥至極,借用諸葛亮的話說: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對於張驢兒的要求,竇娥斷然不會同意,直接一口拒絕。

古人云:“寧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因為小人陰險毒辣,不按常理出牌,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張驢兒就是名副其實的小人。他買來一些砒霜,準備放在蔡婆婆的碗裡,將她毒死,然後再逼迫無依無靠的竇娥嫁給他。人算不如天算,恰好蔡婆婆身體不舒服,張驢兒的父親吃下飯菜,之後中毒身亡。

心狠手辣的張驢兒,並沒有善罷甘休,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向官府誣陷竇娥,一口咬定是她把父親毒殺。張驢兒買通了審訊官員,他們沆瀣一氣,竇娥寧死不屈。張驢兒又以蔡婆婆的性命相威脅,孝順的竇娥,害怕婆婆受苦,選擇畫押承認罪名,結果被判處斬首。

竇娥含冤而死,臨死前許下三個誓願,最後一個備受爭議

平白受冤的竇娥,不甘心就這樣死去,臨死前許下三個誓願,向世人證明自己是被冤枉的,即血濺白綾、六月飄雪和大旱三年。竇娥的冤屈感動上天,她的血濺在白綾上,炎熱的六月突然下起大雪,當地三年沒下一滴雨,三個誓言全都應驗。

對於前兩個誓願都不難理解,是竇娥證明自己的方法,而最後的大旱三年,則一直備受爭議。畢竟滴雨未落,莊稼肯定不會有收成,最受苦的莫過於當地百姓,因竇娥的一個詛咒,讓數萬無辜百姓受苦,她這麼做是為了什麼呢?你怎麼看?

>參考文獻:《中國通史》,《史記》

歷史二:遊牧騎兵不善於攻堅,為何中原堅固堡壘屢次被摧毀?

作為農耕文明代表的中原王朝,帝國最大之威脅便是來自北方草原遊牧民族之鐵騎,這些遊牧騎兵驍勇善戰,來去如風,經常越過長城,劫掠各地。秦漢,北方有匈奴;隋唐,北方有突厥;兩宋,北方為契丹、女真、蒙古;明朝,北方有蒙古、東北是女真;清朝,依然受到西北準噶爾蒙古之挑戰,噶爾丹曾率兵抵達京師700裡附近,康熙被迫下令戒嚴。對於這些遊牧民族騎兵,傳統認為他們善於野戰,不善於攻堅;野戰可以吊打或者拖死中原士兵,攻堅則只有被虐的份。所以,只要中原王朝防守得當,避免與其展開野戰,基本上可以擊退遊牧騎兵。

竇娥含冤而死,臨死前許下三個誓願,最後一個備受爭議

經過歷代文人之描述,遊牧騎兵就是一群“土匪”,來去飄忽不定,讓中原王朝十分頭疼,但他們不善於攻堅,這是硬傷。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遊牧民族真的不善於攻堅嗎?非也。歷史上,遊牧民族強大時,時常進犯中原,許多堅固堡壘都會被摧毀。金兵“鐵浮屠”南下時,北宋許多堅固堡壘瞬間被攻克;蒙古鐵騎南下時,金國、南宋毫無招架之力,城池也未能抵擋騎兵。明朝末年,清兵趁著關內大亂,五次越過長城,劫掠中原腹地,兵鋒最遠抵達山東半島;東北關外的瀋陽、遼陽、廣寧、撫順、鐵嶺、錦州等堅固堡壘,也被後金(清)拿下。遊牧民族不善於攻堅,為何中原王朝堅固堡壘屢次被摧毀?主要原因如下。

竇娥含冤而死,臨死前許下三個誓願,最後一個備受爭議

其一、出城野戰,浪戰,主力被消滅,遊牧騎兵趁機拿下城池

遊牧民族善於野戰,這是他們先天之優勢,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自然是玩“騎兵戰術”之一等一高手。不過,當少數民族剛剛崛起之時,中原王朝是不太看得起他們的,認為他們就是一幫“土匪”、“賊寇”,只要王師出動,必然可以將其消滅。所以,中原王朝與少數民族作戰時,起初並不守衛城池,而是出城與其展開野戰,而且是一味浪戰,將自己主力消耗殆盡。明朝末年,由於之前李成梁戰功太過顯赫,蒙古、女真無不被打得服服帖帖。所以,當努爾哈赤(明朝建州衛指揮使,“野豬皮”)造反時,朝廷官員認為他就是“賊寇”而已,因而屢次強迫前線官兵出戰,導致熊廷弼戰略計劃流產,瀋陽、遼陽、廣寧等城隨之陷落。

竇娥含冤而死,臨死前許下三個誓願,最後一個備受爭議

其二、長期圍困,斷絕城內糧道,逼迫對手投降

遊牧民族一旦崛起,中原王朝便逐步認清現實,不再繼續與之玩野戰,而是開始修築堡壘,堅守城池。孫承宗上臺後,力主修築“寧錦防線”,效仿北宋范仲淹之“蠶食戰略”,一步步將城池往女真腹地修築。此時,皇太極倍感壓力,於是親率大軍攻擊寧遠、錦州,卻被袁崇煥一頓猛揍,女真士兵死傷慘重,可連城牆都摸不到。此時,攻堅對遊牧民族來說是個大困難,畢竟馬匹不能撞破城牆,弓箭無法穿透磚石。為此,遊牧民族開始改變戰術,改攻堅為長圍,玩起“圍點打援”戰法,斷絕城內糧草、彈藥補給線,逼迫守軍投降。大小淩河、錦州等陷落就是此種戰法運用之結果。當然,此種戰術能夠起到效果,必須有三大條件:自己有補給,自身武器裝備升級,援軍作戰不利。否則,自己會先完蛋,餓死城下。

竇娥含冤而死,臨死前許下三個誓願,最後一個備受爭議

其三、中原官兵改換門庭,主動投降,為其充當前鋒

一般來說,北方遊牧民族崛起之時,正好是中原王朝衰落之日,政治腐敗、軍備廢弛,將士對朝廷離心離德。王朝末年,中原帝國不但面臨遊牧民族威脅,國內政治腐敗、官場傾軋、官吏不作為、農民起義等就已經讓其焦頭爛額了。在此背景下,中原大多官兵開始謀求出路,究竟是繼續追隨“舊主”呢?還是趕緊改換門庭,另找“新歡”呢?顯然,這些包裝著儒家倫理道德的所謂“義士”,節操還真不怎麼樣,他們大多改換門庭,為新朝效率,攻擊“舊主”。北宋末年,“偽齊政權”、“偽楚政權”建立,幫助金兵攻打宋軍。明朝末年,李永芳、洪承疇、吳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紛紛叛降清軍,併為其充當開路先鋒。這些中原官兵攻堅能力強,打起“舊主”來可謂得心應手。例如,洪承疇,沒有他督師東南、西南,清朝估計統一不了全國。

竇娥含冤而死,臨死前許下三個誓願,最後一個備受爭議

其四、遊牧民族封建化,騎兵不只是騎馬,也玩多兵種結合

遊牧民族能夠拿下堅固堡壘,最關鍵之因素在於自己封建化,已經演變成類似中原王朝之模樣。遊牧騎兵,不只是會“彎弓射大雕”,他們更多的是利用技術革新武器裝備,組建新式武裝,玩“多兵種聯合”作戰,騎兵、步兵、炮兵三位一體。攻打城市時,騎兵阻擊對方援軍,炮兵轟擊城池,步兵登城作戰,從而一舉將堡壘攻克。明清之際,決定歷史走向的歷次大戰,起到關鍵作用的不是飄忽不定的騎兵,而是長於攻堅戰之炮兵。大小淩河之戰,後金幾乎扛不住,後調來紅衣大炮(孔有德這傢伙叛降時送過去),一戰定乾坤。松錦會戰,洪承疇用炮兵充當突擊力量,多爾袞被打得從此喪失生育能力,若是明軍騎兵再強悍點,清軍估計完蛋了。後來,皇太極帶兵出征,拿出全部紅衣大炮,最終扭轉戰局。潼關會戰,大順軍扛住滿清騎兵,可紅衣大炮一到,戰局逆轉。換句話說,紅衣大炮決定了明清之歷史走向,滿清獲勝,紅衣大炮功不可沒。可惜,滿清沒能堅持發展火器,最後被英法吊打。

竇娥含冤而死,臨死前許下三個誓願,最後一個備受爭議

綜上所述,草原遊牧騎兵善於騎射,可乘著中原王朝大意輕敵之時,拿下堅固城池。遊牧騎兵並非不善於攻堅,隨著自身封建化程序加快,這些遊牧騎兵也不斷革新武器裝備,採用“多兵種聯合”作戰,變成準中原式武裝力量。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這些遊牧騎兵可以摧毀中原王朝之堅固堡壘了。各位說呢?

參考文獻:《中國通史》,《大明會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