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快評|記者已經不酷了,為什麼我們還在?

新民快評|記者已經不酷了,為什麼我們還在?

圖源:東方IC

“這個行當已經不酷了。你為什麼還要當記者?”

這個“靈魂拷問”,是上週我在參加一個活動時,一名“學生記者”問我的。聽到這個問題,四周一片笑聲,我也心裡一顫。

是啊,為什麼呢?

我當然不會說,不當記者,我就做不了什麼了。在超過20年的記者生涯中,我真的見過許多同行,離職後風生水起。不過,也有不少同行,去職後灰頭土臉。

記者這個職業,個人能力是可以得到平臺加持的。而很多時候,個人離開了平臺,又不能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那夢想就容易和現實脫節。

脾氣性格,是個人因素。一些記者拒絕不菲年薪,更大的原因在於,這個行當,依舊能給人新鮮感。每天接觸不同的事,不同的人,那心就不容易老。而人到了耄耋之年,區別大概就在於職業記憶。有的人經歷得多,回憶多,那就不感到枯燥,生活質量也高。

上述兩個原因,有點功利。養家餬口、豐富閱歷,人人都需要。但這麼多人堅持在記者崗位上,歸根到底,還是這份工作,會給人使命感,所謂“宇宙不重啟,記者不休息”。

社會的每一個變化,時代的每一次前行,記者都是春江水暖的那一隻忙碌的鴨子。有的時候,一兩篇“出圈”的文章,就能讓許多老百姓獲益,甚至改變社會前進的方向。如果一名記者,隨時能記得新聞理想、人民情懷,那就能一直享受表達的快感,享受站在時代的風口上不斷收穫。

今天是記者節。絕大多數記者在今天不會休假,也沒獎金可拿。朋友圈裡,記者們相互開著玩笑:大風起兮雲飛揚,我在風裡寫稿子;洛陽親友如相問,就說我在寫稿子;欲窮千里目,我在寫稿子……沒錯,隨著融媒體的崛起,隨著自媒體的發展,記者這個行當,已經不是年輕人首選的職業了。但這並不代表,這個時代不需要記錄者。

記者節,我也想和同行們分享——要是厭煩了,轉身離開就好,別抱怨。

晏秋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