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溫度測試,並嘗試做了2次吐司

作者:有皮器的枯葉

接著開始C40的第二篇文章,依舊廢話少說進入正題

外殼溫度:

因為在一開始的試機後我不小心被左邊的外殼燙到了。所以才想到簡單測下外殼溫度。

宣告:測試不嚴謹,不保證準確性,沒太大參考意義。(說人話就是不要和我抬扛,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簡單的溫度測試,並嘗試做了2次吐司

先給我的長帝設定上下180度,並升溫到180度後紅外測量右側外殼溫度(這2臺烤箱結構幾乎一模一樣)因為長帝這臺我可以監控上下的實際溫度,所以沒拿溫度計進去實時監測了。測出來長帝外殼溫度51。5度。(溫升大概持續了10分鐘以上)

簡單的溫度測試,並嘗試做了2次吐司

監控溫度計的探頭擺放位置

簡單的溫度測試,並嘗試做了2次吐司

然後c40設定上下180度,並用溫度計在裡面做檢測,測量右側外殼溫度為43度。

解釋:c40的測量這邊有個問題,我並不是檢測溫度計達到180度就馬上測量的,而是等C40螢幕顯示“預熱”熄滅(這時候溫度計177度)然後螢幕顯示“執行”模式(執行模式過程中最高檢測溫度達到185度,然後開始回落到158度,最後穩定在160度並±2度浮動)一段時間後(也就是

實際穩定在160度)測量的外殼溫度為43度

。而且手摸上去也不燙。所以之前為什麼會被燙到我也不知道了。(從開機到溫度穩定大概10分鐘左右)

順便也看了下機器的功率和溫控過程:

功率:滿功率為1930w左右。

控制方式是PID沒錯,但是因為省成本,輸出用了機械繼電器(看篇1電路板就知道),所以控制結果有打折扣(但是最後發現±2度誤差我倒是覺得不錯。如果嚴格測試也如此那倒是很值得誇獎。)事實證明我錯了,這只是空載的理想狀態。

溫控誤差:設定180度,箱體內中央溫度最後穩定在160度,實際偏低20度。這個有點誇張,懷疑和ntc的溫度檢測原件有關係,電路板設計是否有關係我不確定,還有環境溫度導致的可能係數補償等問題(不要以為今天測下來誤差20度,等夏天,或者大冬天測下來也是誤差20度)測試環境溫度為24度。因為NTC這種元器件的封裝結構就決定了它測到的溫度在時間上是存在滯後性的,另外他測到的溫度並不是烤箱內空氣的溫度,而是烤箱內空氣+烤箱內膽+烤箱內膽外側空氣溫度的一個綜合值(不一定是平均值),所以NTC的測溫絕對會受到環境溫度影響的。

題外話:NTC這種低成本,速度慢的測溫元器件是目前中低價位烤箱的首選元器件,而且我不知道為什麼商家還好意思作為賣點在產品的宣傳頁面上拿出來宣傳。稍微好一點的都用熱電偶,熱電偶,熱電偶好麼。不要覺得烤箱對溫度檢測的實時性要求不高,溫度改變本身就是需要時間,你測溫已經滯後了,然後執行機構在採集到的資訊是滯後的情況下做出判斷調節溫度,然後這個溫度改變又是存在滯後性的,這其中幾個因素加起來,就可以讓烤箱內的溫度浮動誤差從0。1度變到幾度,這是數十倍的誤差值了(這個舉例有點誇張,事實上平爐是做不到0。1度的正負誤差的,只監測烤箱中央一個測溫點的情況下能做到正負2度算極好的了,但是風爐可以做到)當然你要說人去適應烤箱,做針對性的磨合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如果要求永遠是這樣的話,廠家就永遠不會進步。而且這種烤箱,哪怕同樣環境溫度情況下,每一臺的誤差值都會不一樣。

因為沒測試其他溫度點,所以不知道常用的150/170/180/200/220/230的實際情況如何。

再次宣告:測試不嚴謹,誤抬扛,我只是為了讓自己心裡有數,又願意分享出來罷了。

第一次實際烘烤測試:

配方:高筋麵粉432,黑麥108,乾酵母8克(14。8%),水280克(52。8%),蛋白65克(12%),糖60克11。1%,鹽6克1。1%,黃油30克(5。55%)

模具:三能的黑色波紋。

做法:直接法

設定溫度:上火200度/下火210度

簡單的溫度測試,並嘗試做了2次吐司

預熱7分鐘後從預熱模式轉換到執行模式,溫度計顯示191度

簡單的溫度測試,並嘗試做了2次吐司

執行16分鐘(預熱模式7分鐘,運營模式9分鐘)抵達最高溫度206度

簡單的溫度測試,並嘗試做了2次吐司

預熱+執行30分鐘後溫度計顯示205度,忘記拍照了。然後開門,放入2個吐司,關門,動作可能慢了點,入爐2分鐘後溫度計顯示156度。掉溫50度左右。

簡單的溫度測試,並嘗試做了2次吐司

烘烤10分鐘後,溫度計顯示169度

簡單的溫度測試,並嘗試做了2次吐司

烘烤20分鐘後,溫度計顯示174度

簡單的溫度測試,並嘗試做了2次吐司

烘烤30分鐘後,溫度計顯示180度

簡單的溫度測試,並嘗試做了2次吐司

此時拿出左邊一個吐司。右邊繼續烘烤5分鐘。烘烤35分鐘後,溫度計顯示185度。然後出爐右邊的吐司。

簡單的溫度測試,並嘗試做了2次吐司

左邊的是烘烤30分鐘,右邊的是35分鐘。實際右邊的上色更深一點點,圖片看不出區別。

第二次實際烘烤測試:

這次烤的是北海道吐司,用的10%燙種+70%中種的方法,我是為了驗證上次測試的掉溫和回溫情況是否一致。才監控了下這次的測試溫度

簡單的溫度測試,並嘗試做了2次吐司

測試下來掉溫情況和入爐後的回溫情況和上次測試的基本一致。但是這次我溫度設錯了,設成了上火210,下火190烤了33分鐘(220度預熱半小時以上)。從成品看烤的下火明顯差一點。這烤箱放入食材後回溫太慢了,導致溫度會嚴重偏低。

解釋:實際爐內空間的溫場溫度應該會比我測到的數值會偏高一點,因為我溫度計的感測器探針放在了靠近門的位置,這個位置因為有門縫(3mm)的關係,理論上門口的溫度會低於爐膛內側的溫度,但是我猜測5-10度誤差最多了。所以這個溫度僅供參考。但是入爐後這個掉溫和回溫的速度實在是不敢恭維,因此我後續給這個烤箱做了保溫的改造。這幾天都在忙改保溫的事情,一會兒缺這個,一會兒缺那個材料,本來一天的活,現在折騰了3天了。

值得買才是雙十一,上什麼值得買,看全網大促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