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導航辛學堂: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原標題:標題導航辛學堂: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來源:大連日報

1

2

標題導航辛學堂: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3

/ 文·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劉湘竹

資料片·王彥 柏曉菲 /

家住甘井子區辛寨子街道的周小楊,從9月份開始就很盼著週六休息,因為那是她上連繡課的日子。

對於24歲的周小楊來說,手工縫紉機是隻從長輩那裡聽說過的東西,所以,今年夏天當她看到辛學堂公眾號釋出將開設連繡課程的時候,她很興奮,看到縫紉機刺繡出的精美圖案,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

第一節課,老師給他們介紹了不同的針法,以及如何用不同針法繡出葉子的質感、紅船的造型等,還教他們縫紉機的使用與保養;第二節課,老師讓他們操作縫紉機,踩腳踏板、上線,繡最簡單的心形圖案……周小楊說,看著那個還很稚嫩的圖案,她的成就感與新奇感無法言喻。

連繡課老師林濤對學員們的認可感到很欣慰,尤其是看到那麼多年輕人來上課,他覺得自己當時試試開班的想法是對的。從外婆那學會連繡的他,希望更多人能認識連繡,更多年輕人能體會這種手藝帶來的樂趣。他希望在課程結束的時候,讓每個學員都有屬於自己的作品。

朝九晚五的生活之外,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這方天地可能珍藏著一直想做而沒有做的事兒,可能珍藏著一直嚮往的一門手藝,一種生活狀態。辛學堂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為轄區居民打造了一處家門口的“詩與遠方”,讓文化的光照進更多人的現實。

甘井子區辛寨子街道社群大學——辛學堂成立於2016年10月,建築面積2000餘平方米,內設6個專業教室和1個展覽廳,能為不同課程提供上課場所。辛學堂為轄區居民提供了免費的傳統文化、文藝、手工製作、實用操作等不同種類課程,每年課程分兩季,與中小學同步開學、放假。週一至週日每天的課程不同,居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報名。

在今年的課程表上,你能看到書法、繪畫、中醫、剪紙、陶藝、京劇、茶藝等傳統文化課程,也能看到聲樂、舞蹈、瑜伽、吉他、爵士舞、象棋等文藝類課程,還有針對老年人的影片製作等手機使用課程。今年,辛學堂還開設了區級非遺專案課程——連繡,即用縫紉機進行刺繡。現在,所有課程班都已經爆滿,有些課程還不斷有人來和老師商量能不能“蹭課”……瑜伽、書法等課程熱度極高,名額幾近秒殺,即使開設了初級班和高階班兩個班型也都爆滿。現在,來參與課程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還有媽媽和孩子一起學象棋、學京劇的。

已經開班5年的辛學堂,在轄區頗有口碑,這所社群大學不僅辦到了居民的家門口,更辦到了居民的心坎上。為了讓居民喜歡課程,辛學堂尊重居民的意見,開學初會用半個月的時間進行摸底和問卷調查,結合居民的課程需求,不斷調整課程內容。課程採取線上報名的方式,老師採取外聘專業師資與志願者相結合的方式。書法、聲樂、中醫班都是名師坐鎮,而林濤則是因為街道為他提供了工作室支援連繡的發展,他願意以上課的方式進行回饋。

為了讓更多的居民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的課程,辛寨子街道決定在19個社群都開設分學堂,總建築面積達到萬餘平方米,可以同時滿足幾千人的上課需求,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之前存在的居民搶課甚至報不上名的問題。總堂還按片區給分堂送課,為分堂提供教師資源。目前,總堂和分堂已惠及學員數萬人。為了保障辛學堂持續高質量運轉,辛寨子街道不僅提供場地,還安排了專職工作人員,每年定期給予資金支援。“文化的春風化雨為轄區居民精神面貌帶來巨大提升,也讓居民對轄區各項工作有了更深的認可與配合。”辛寨子街道的工作人員深有體會地說。

1。京劇班參加建黨百年活動。

2。剪紙教學課堂。

3。攝影班採風活動。

標題導航辛學堂:家門口的“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