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時期遼西走廊關乎明朝的興亡,山海關則為走廊咽喉

相對於遼東,遼西指的是東北的醫巫閭山脈以西、遼河上游西拉木倫河以南、燕山山脈以北與七老圖山以東的地區,千百年來這裡都是關外、漠北與中原之間的溝通要道。

廣義上的遼西走廊指的不僅僅是一條通道,而是多條古道的並稱。

一、盧龍-平岡-柳城道,當年東漢末年的曹操就是透過此道北伐烏桓;二、傍海道,從北京出發,經山海關抵達錦州;三、無終-柳城道;四、古北口出發後與其他三道匯合於承德,再前往柳城。

在這四道之中,傍海道名氣最大地理位置最優越,狹義上的遼西走廊,通常指的就是傍海道,明朝建立之後,其他三條道均基本廢棄,唯獨傍海道一直保留興盛。

遼西走廊極其重要

作為中原、華北地區與東北、漠北之間的往來要衝,遼西走廊早在商周時代,就成為東北與中原往來的必經之路。

明末時期遼西走廊關乎明朝的興亡,山海關則為走廊咽喉

秦開

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昭王曾派遣大將秦開經過遼西走廊攻打東胡,並進攻箕子王權,並且在當地設定郡縣,這也是東北歷史上首次設定郡縣的記載。

此後千百年裡,中原文明經過遼西走廊不斷進入東北,而從東漢末年開始,中原常年混戰,大量百姓經過遼西走廊進入鮮卑人的地盤。

除了作為文化與經濟交流的橋樑,遼西走廊最重要的作用還是在於其戰略地位,由於遼西走廊地勢險要,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相對於喜歡南下劫掠,然後又迴歸本土的漠北遊牧族群,受到農耕文明影響比較深的東北區域的族群,對入主中原興趣更高。

歷史上,中原王朝強盛的時候,想要染指遼西並不是什麼容易的時期,想要控制遼西走廊,往往都要靜靜等待中原衰落,如此情況才能趁機拿下遼西,繼而入主中原。

明末時期遼西走廊關乎明朝的興亡,山海關則為走廊咽喉

千百年裡,鮮卑、契丹、女真,都曾借遼西走廊進駐中原,而最著名的一次則是明朝晚期,關外的女真興起,最終建立起的後金,也就是清朝的前身。

遼西走廊,關乎著明朝存亡

靖難之變後,由於明朝北方的精銳被明成祖當年大量抽調進行靖難之變,加上朵顏三衛的放棄與大量衛所的後撤,明朝北界也不斷後退,最終使得北京非常靠近邊地。

由於京師距離遼西走廊的距離很近,所以明朝也非常重視對於遼西走廊的防衛建設,至宣德年間,明朝在遼西走廊已經建立了一大批堡壘,如今遼寧的諸多渤海邊的重要城市,比如錦州等等,都發源於此。

明初,遼寧大多數地方都屬於蒙古的地盤,唯獨遼西走廊屬於明朝。

洪武十四年(1381年),魏國公徐達在遼西走廊建立山海關城,設山海衛,關外指的就是山海關以東的地區,關內與關外的區別由此出現。

山海關的位置,恰好位於遼西走廊的咽喉之地,如同一把大鎖,牢牢扼守著東北進入中原的陸上要衝,因此山海關被稱為“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

從正統七年(1442年)開始,明朝不斷修築邊城,鞏固遼西走廊的安全,以保證明朝在遼東的地位,當時東北經過朝陽進入中原的諸多古道都無法通行,使得遼西走廊的地位日益凸顯。

明末時期遼西走廊關乎明朝的興亡,山海關則為走廊咽喉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一統女真之後,開始嚮明朝發起挑戰,經過撫順之戰與薩爾滸之戰,後金奪取了遼東的主動權。

經過瀋陽戰役、遼陽戰役之後,明朝失去了在遼東的幾乎所有據點,最終,明朝只能憑藉扼守山海關與寧遠城、錦州幾處據點,才能掌握遼西走廊。

努爾哈赤在位期間,始終無法破除明朝對於遼西走廊的掌握,直到其子皇太極繼位,皇太極率先征服李朝與察哈爾蒙古,斬斷當時明朝在東北的兩隻臂膀,隨後使用迂迴戰術,透過燕山山脈攻入明朝腹地。

崇禎二年(1629年)開始,皇太極四次親率大軍攻伐明朝,但其並未經過遼西走廊,而是避開此處,從大安口、獨石口等地破邊攻入,大肆劫掠,不過遼西走廊始終沒有被清兵攻破貫穿。

從現實來看,就算清兵越過燕山,但只要明朝固守著京師與遼西走廊,清兵也無法站穩,因此即便皇太極四次進入關內,始終未能成大事。

崇禎十五年(1642年)松山會戰,清兵迂迴入邊遼西走廊,大規模劫掠京畿,這回極大撼動了明朝的根基,成為明滅的預兆。尤其之後,明朝陷入兩面作戰,東邊難守遼西走廊,西邊難敵李自成大順軍,最終只能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