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鄰居敲門6下,這位易學大師對兒子說:他是來借斧頭的

南宋末年,朝廷追封曾參、孔伋等孔門賢哲的時候,北宋兩個名人邵雍和司馬光也以“從祀”的資格進了先賢廟。司馬光是大學者,還當過宰相。邵雍不願做官,學富五車,一生閒雲野鶴,名氣也很大,歷來受人尊崇。

作為北宋的理學大家,邵雍深受“二程”推重,在傳統易學領域,邵雍更是一位繼往開來的大宗師。

夜裡鄰居敲門6下,這位易學大師對兒子說:他是來借斧頭的

邵雍祖籍范陽,在河南共城(今屬輝縣)長大。少年時,他打算建功立業,於是博覽群書,夜以繼日,寒冬不生火爐,酷暑不用扇子。幾年後又萌生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想法,離家遨遊四方。回來後境界更高了,對功名富貴失去了興趣,閉門不出。

《宋史》記載,北海人李之才當共城縣令時,聽說邵雍聰明好學,就上門拜訪,問他想不想了解宇宙和命運的奧秘。李之才是北宋易學大家,邵雍之前研究過易理,很感興趣,就拜李之才為師,潛心學習《河圖》、《洛書》及伏羲八卦。

李之才沒有看錯人,邵雍苦心鑽研,洞曉了易學的精微奧妙,上至天道玄機、陰陽消長,下到草木鳥獸,瞭然於胸。他還形成了自己的理論,寫下《皇極經世書》、《觀物內外篇》、《漁樵問對》等大作,被後世學者奉為圭臬。

夜裡鄰居敲門6下,這位易學大師對兒子說:他是來借斧頭的

邵雍的《梅花詩》十首大有玄機,被視為神奇的預言,有很多人研究。據說易學名著《梅花易數》也是他留下的。其實這本書應該是後人託邵雍之名寫的,因為書中提到邵雍往往稱之為“康節先生”,而“康節”是邵雍死後朝廷賜給他的諡號。就算邵雍知道自己的諡號,也不會這樣自稱。

《梅花易數》裡有不少斷卦的例項,其中一則“鄰人借物”很有意思。一個冬天的某日酉時,天黑了,邵雍和兒子邵伯溫在家中圍爐取暖,突然有人敲院門,先敲了一下,然後又連敲五下,原來是鄰居要借東西。

鄰居進了門,邵雍讓他先別說借什麼,看看兒子是否能推算出來。邵伯溫得父親真傳,易學造詣也很厲害,根據敲門聲次數和酉時得出的卦象,斷定鄰居要借的物件是“金木之物”,且“金短木長”。

夜裡鄰居敲門6下,這位易學大師對兒子說:他是來借斧頭的

於是邵伯溫說,鄰居是借鋤子來了(鋤頭短,鋤把長)。邵雍卻說不對,人家借的是斧頭。

一問鄰居,果然邵雍說的對。邵伯溫不解,問父親怎麼知道的。邵雍說,斧頭和鋤子都是“金短木長”,可是現在天黑了,誰還拿鋤子下地幹活?必定是借斧頭,拿去劈柴燒火而已。邵雍還對兒子說,斷卦也要明理,結合實際情況,光推數不推理是不行的。

邵雍光聽敲門聲就知道鄰居來借斧頭,的確很神奇。如果延伸理解,這個故事也告訴大家,不要讀死書,要活學活用,做事要審時度勢。

夜裡鄰居敲門6下,這位易學大師對兒子說:他是來借斧頭的

清朝大儒黃宗羲為《梅花易數》寫了序文,序文裡還記載了邵雍的一件軼事。

慶曆年間,邵雍研究易學的時候,還不能通曉最精微之處,百尺竿頭止步不前。有一天睡午覺時,邵雍被一隻老鼠驚醒,隨手拿起陶瓦質地的枕頭就扔了過去。可是沒打著老鼠,枕頭摔碎了。然後邵雍發現,瓦片上有一行小字:“此枕賣與賢人康節,某年月日某時,擊鼠枕破。”

夜裡鄰居敲門6下,這位易學大師對兒子說:他是來借斧頭的

邵雍吃了一驚,看來有高人早就算到這麼一出。於是他找到賣枕頭的陶瓦匠打聽,是誰寫的字。匠人說,以前有個老者手拿一本週易,在這裡休息了一下,好像在陶瓦上寫了字。匠人不知道老者的名字,卻知道他家住哪裡。於是帶著邵雍去了。

到地方一問,老者已經去世了,不過他料定邵雍會來,臨終前留下一本書,對家人說,將來某日有個書生來訪,把這本書給他。邵雍得到這本書後,易學造詣大進,料事如神。

邵雍在洛陽居住的時候,家徒四壁,門窗漏風,屋頂漏雨,他卻和顏回一樣,甘於貧窮,怡然自得,還把自己的住處取名“安樂窩”。後來司馬光、富弼等當朝重臣在洛陽時,慕名而來和他結交。司馬光以兄長之禮待他。

夜裡鄰居敲門6下,這位易學大師對兒子說:他是來借斧頭的

邵雍偶爾喝酒,卻適可而止從不多喝,經常坐著小車出門,漫無目的地遊玩。他在洛陽的名氣太大,很多人家聽到他的車子響,就趕緊出去迎接,爭著接待他。還有一些人仿照邵雍的簡陋住宅蓋了房子,取名“行窩”,作為邵雍外出的“行宮”。

邵雍為人忠厚,德高望重,整個洛陽的風氣都受到他的影響,變得更好。

熙寧十年邵雍去世,時年67歲。本來史官把他列在“隱逸”列傳裡,後來又被列入《道學傳》,和周敦頤、二程、張載一起被稱為“北宋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