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會越來越焦慮

1、從客觀因素:從住房方面來看,房價太高會影響到居住地選擇,造成職住分離,影響通勤成本;房產早已經成為丈母孃擇婿的“硬指標”;居民住房負擔重,也會導致其在求職時摻雜更多短期掙錢動機,而非個人興趣或職業發展;住房往往也是一個地區居民落戶的重要條件。從工作方面來看,年輕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戀愛、結婚,而已經結婚的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養育小孩,降低生育意願;工作過於勞累,還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同時降低對父母盡孝的時間。從戶籍方面來看,戶籍會影響住房購買(一些地區限購);戶籍對於居民在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求職的影響不言而喻,對醫療和養老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2、主觀感受來看:主觀感受也是影響居民生活品質的重要原因。例如,在相對貧困下,攀比效應的心理落差就非常濃烈,貧困感(相對貧困)對居民造成的心理衝擊絲毫不會亞於絕對貧困。典型的情況是,在社會整體收入增長時,窮人收入增長緩慢,他們的生活可能並沒有明顯改善,反而發現很多商品價格或“交際”等成本大幅上漲,如物價、紅包、請客、吃飯和旅遊等。與更富裕的人群(這些人可能是窮人階層以前的鄰居、親戚、同學或朋友)相比,這部分群體顯得愈發貧困和落魄,“貧困感”和“相對剝奪感”非常強烈,窮人階層的失落感油然而生,甚至“藍瘦香菇”。例如,“混的不好”的人在同學會難得一見,其實質也是這種心理落差效應。自古以來,中國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在這種攀比效應的心理作用下,這部分人群的焦慮感顯著上升,顯得鬱鬱寡歡。

為什麼中國人會越來越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