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蘭亭獎作品筆力雄健,卻被批為“醜書”,難道與藝術有關?

對於蘭亭書法獎來說,它可是書法界的一件盛事。為什麼說它是盛事?原因是蘭亭獎是書法裡的最高獎,凡是獲得這個獎項的書法創作者,都會被認為是他們是一位專業作者,加上,這個獎項是中宣部主辦的,具有官方標誌。

對於蘭亭獎為什麼要由中宣部等官方部門來主辦?其原因是要推動書法藝術的深入發展。這裡有個詞語要解釋一下:藝術。官方曾有電影的百花獎、金雞獎及其它藝術行列的獎項,而對於書法來說,它也是有藝術性的,所以,就以蘭亭獎作為書法界當中的最高獎來推動書法事業的發展。

這幅蘭亭獎作品筆力雄健,卻被批為“醜書”,難道與藝術有關?

人們都很關注蘭亭書法當中的一等獎作品會是什麼樣的?其實,文中的作品是某大學教授蔣樂志所寫,他曾在第六屆蘭亭作品中獲得過一等獎,對於蔣樂志,大家都很熟悉,書法博士,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高校書法導師,師從歐陽中石和葉培貴二位先生,擅長行書書法的研究與創作,他的行書作品很特別,雖然出於趙之謙,但個性風格明顯,而很多人卻把他的作品定義為“醜書”之中。

這幅蘭亭獎作品筆力雄健,卻被批為“醜書”,難道與藝術有關?

趙之謙是是清代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與吳昌碩等人齊名,在書法方面,趙之謙力行碑學,尤其是他在魏碑書法上所取得的成就成為後世學習書法的楷模人物,在二十歲以前,趙之謙是從顏真卿楷書學起的,據說每日習字五百個之多,而這樣的學習方法為他的書法筆力增添了無限可能。後來,他廣學它帖,取法多樣,尤其是在魏碑等碑學方面的理論研究與實踐上成為專精,這也為他日後自成一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幅蘭亭獎作品筆力雄健,卻被批為“醜書”,難道與藝術有關?

但有人說,蔣樂志的行書作品,完全取法於趙之謙的行書風格,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當然是有道理的,因為人們一眼看上去,它的字形、點畫、風格都與趙之謙的是如出一轍的。但又不完全相同,作為蘭亭獎一等獎的作品,蔣樂志在此上面做了哪些“改動”,或者說,這幅作品的背後有哪些“動作”?

這幅蘭亭獎作品筆力雄健,卻被批為“醜書”,難道與藝術有關?

第一,這幅作品雖取法於趙之謙,但又有時代意義。所謂時代意義,就是當代人對書法的理解與詮釋,它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運用筆法、墨法、情感等書寫我們這個時代的書法氣象。例如,在蔣樂志這幅獲獎作品中,筆法上多以碑版用筆的方法,實現了筆畫上的澀行,使得書法顯得老辣與蒼茫;墨法上,運用了虛實濃淡,筆筆講究,使得點、塊、面自然生動,章法上以時間、空間的交換性,來獲得整體感和藝術感。

這幅蘭亭獎作品筆力雄健,卻被批為“醜書”,難道與藝術有關?

第二,這幅作品的成功,也離不開蔣樂志對書法學習的聰明之處。要說聰明之處,其實就是他對趙之謙書法作了“改動”。記得一位書法評委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說,書法能入展的人,就看你會不會改動古人的作品。這裡說的改動有兩層意思,一是,不能完全照搬於古人,二是還不能離開古人。這兩者本來就是一對矛盾關係,聰明的人,往往就會做到二者相結合。蔣樂志所改動的有三個方面:一是字形稍加改變,二是風格基本接近,三是運用了時代性。

這幅蘭亭獎作品筆力雄健,卻被批為“醜書”,難道與藝術有關?

但是,無論怎麼說,對於書法愛好者,仍然認為蔣樂志的書法作品還是屬於“醜書”,的確,如果讓書法愛好者來學習蔣樂志的作品,幾乎沒有人去學習他。然而,對於蘭亭獎來說,它是藝術性的需要,是書法如同“百花獎”、“金雞獎”一樣的藝術性,它與一般意義上的寫字是有很大區別的。

本文由《太一智慧書畫藝術》平臺原創,歡迎關注、評論和轉發。

推薦閱讀:

他把楷書當行書寫,結果還獲得了書法蘭亭獎一等獎

這幅作品為啥能獲書法一等獎?專家:線質好。網友:白給都不要

他寫了8個字,獲得全國書法大賽一等獎。網友:寫的真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