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只有兩種生意:內容生意和資料生意

資料生意不用我再贅述,馬老師已經佈道了好多年,未來資料會和水電油一樣成為社會的一種剛性資源。

但是把這個內容和生意聯絡在一起,並且還具有全社會的普適性,還真是頭一回感受到。

內容生意最傳統的就是傳媒和出版,好的內容吸引讀者注意力,透過廣告和版稅完成變現。

最不傳統的網際網路行業,廣告也是其主要的收入來源。

到現在哪個行業?哪個產品不需要好的文案來推廣?不需要好的品牌來佔領消費者心智?

為什麼我們需要內容?

還記得2018年《舌尖上的中國3》中講述的那口章丘鐵鍋嗎?—“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1000度高溫冶煉,36000次捶打……”。

未來只有兩種生意:內容生意和資料生意

試想,如果這句話當成廣告口播,會不會和舌尖3一樣產生轟動效果,3天內的訂單就能排到2021年?

我想,這樣的內容會讓這口鍋和其他商品一樣賣的不慍不火。因為他離開了舌尖3的情景,這就是

內容營銷的真正的價值—讓產品的價值可觸控。

這也和現在時下最火的直播非常類似,主播調動所有感官替你觸控產品價值,讓你有類似真實的購買體驗,你的非理性決策就會開啟,你就會下單。

你或許做過微商,當你做到一定時期,你會發現無論是使用者規模、停留時間還是消費頻次,都會遭遇瓶頸。因為單純的工具平臺是有流量天花板的,使用者如果只是來平臺上去消費,那麼必定會遭遇到增長的天花板。

所以你看到了淘寶的內容化改造,增加了“有好貨”、“每日好店”、“淘寶二樓”等內容性入口,而且主頁完全是以內容流為主的介面。

馬上,很多APP應用也開始了內容化轉型,比如大眾點評、攜程,更不用提一直強化內容屬性的馬蜂窩和小紅書了。

所以內容營銷是一種沒有天花板的流量入口

。無論是沒錢採買流量的初創企業,還是流量增長到瓶頸的成熟企業,只要你有能力產出優質內容,你就可以打破流量天花板。

還記得優衣庫和KAWS聯名的營銷事件新聞嗎?使用者如此瘋狂不是隻為了優衣庫的T恤只買99元,且質量上乘,而是因為衣服上印了KAWS。這也是讓內容驅動消費,而不是產品驅動消費。

這樣就能理解為什麼眾多的品牌都在跨界?本質說,他們就是在尋找內容。

所以,內容會成為產品消費的第一動因。

內容對於企業來說,可能還意味著競爭的護城河。

常常能推出刷屏事件的網易內容營銷;策劃逃離北上等現象級營銷事件的新世相;還有連續製作出2017年是《中國有嘻哈》、2018年是《延禧攻略》、《偶像練習生》,2019年是《破冰行動》等爆款的愛奇藝。當然還有各種能夠篇篇十萬加的公眾號,這種連續創作出爆款內容的能力,絕對不是錢能砸的出來的。這也讓他們具備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日常我們做內容,或是內容營銷,好像無非就是公關、娛樂營銷;冠名、植入、KOL;還有雙微一抖。

第一種,公關、娛樂營銷。其實就是想“花小錢、辦大事”,也就是相當於渣男在“找炮友”。

第二種,冠名、植入、KOL。就是想“藉助外部內容資源進行營銷”,比如冠名《樂隊的夏天》、植入《長安十二個時辰》、跨界故宮文創,就是盤點、評估各類內容資源,看看是否有機會促成合作。這其實是大款在“追女神”。

靠砸錢,女神有可能被追到,但是內容無法沉澱為企業自己的的品牌資產,日子還是沒法過。

第三種,雙微一抖,每日的繁重運營和急功近利的KPI指標,會給團隊帶來了深深的疲憊感。

內容營銷到底怎麼做才算好?

公關、娛樂營銷也好;冠名、植入、KOL也罷;雙微一抖也沒錯,但是

一定要有一個方向,不能雨露均霑,持續、長久、穩定、集中的產出,內容營銷才能真正見效。

新氧APP是一家醫美服務平臺,他們選定的賽道是“娛樂八卦”。因為明星整容這種事本身就是爆點新聞,他們在文章裡再加入一些專業的分析視角,更容易引發女孩們的傳播熱情。

目前新氧的微信公眾號已經是娛樂類頭部大號,頭條廣告報價大約在30萬/條左右。

企業在做內容營銷時,也要專注於某一個內容領域,在這個領域不斷精耕,成為這個領域的頭部。

這裡面的內涵是,你不能只關注與自己的產品,這樣會成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同樣沒人愛看,你要上升到你所在的領域內進行內容創作,這樣公正、客觀、無功利的有價值的內容才會吸引人,也才能成長為這個領域的頭部。

還有一點是,要成為這個領域的頭部內容,就要

打造內容的精品戰略

而不是日更。

精品內容就是在降低使用者的時間成本,因為它會覺得看了很值得、很賺,有強烈的轉發慾望,而不是“又打發掉一段時間”。

對於內容創作,可能所有的平臺的要求都一樣,就是穩定、持續、高質量的產出,這雖然會逼死人,但是穩定是重要的一個標準。

內容、甚至是創意怎麼才能穩定的輸出?

以上文提到的新世相為例:他們就總結了四個辦法,

把創意題,變成數學題去解答。

收集研究成功案例。

建立高頻詞庫。例如,佛系、房價等。

善用網際網路工具。例如,微博熱搜,百度指數等。

保持高密度的創意和執行。不斷試錯,反覆推倒。

這樣的步驟不僅能讓內容產出更加穩定,而且

生產模式還可以複製。不能複製的生產模式,是不能被商業化的。

我們還可以學習的是,雙11、

未來只有兩種生意:內容生意和資料生意

、抖音美好奇妙夜、百事可樂把樂帶回家、小米的米粉節、大眾點評的霸王餐……這些已經滲透到消費者的生活裡的品牌。

這就是

內容營銷的可積累、可沉澱,形成品牌的資產或是人物角色類IP

比如《奇葩說》給米未沉澱了馬薇薇、肖驍這些奇葩紅人,這些人不僅是節目的流量源,還是節目的變現源。

未來只有兩種生意:內容生意和資料生意

這樣的好處,一來可以簽署經濟約,收割這些人的演藝通稿費;二來還打造了《好好說話》的知識付費欄目;三來,圍繞這些人衍生了其他綜藝節目,也為公司其他欄目提供了低成本的嘉賓資源。

無論多好的內容,都要市場最後的驗證,因為

能產生市場增長的內容營銷,才是好的內容營銷,或者說能夠提高消費者購買效率,降低購買成本的內容才是好內容。

從產品包裝定製營銷點,到內容植入進行品牌沉澱,再到朋友圈打卡涉及到裂變、最後線下活動增加流量擴粉,阿里和騰訊這兩年核心在做的事情就是最佳化媒介“鏈路”。無論是阿里的“全域營銷”,還是騰訊的“全鏈路營銷”,就是在做這個事—在打通前端廣告和後端生意的資料鏈條,讓平臺廣告可以直接促成購買。

只有路徑更短、路徑更快,才能真正讓“內容”產生“營銷”。

所以內容營銷不是單打獨鬥的事,要離那些只安排一個崗位做內容營銷的公司越遠越好。

一個內容營銷團隊如果拆解出來,需要架構六個基本面,分別是:

社群屬性使用者、私域流量渠道、運營團隊、外部資源庫、技術團隊、創意團隊。

社群屬性使用者:就是內容營銷的第一批種子使用者,他們是內容可以裂變的基礎;

私域流量渠道:包括社群、小程式,以及公眾號、抖音號、微博藍V等廣義的私域流量渠道;

運營團隊:對內容、資料、使用者持續運營,不斷最佳化內容營銷的實際成效;

外部資源庫:包括插畫師、KOL、Co-Branding、廣告製作商等一切外部資源;

技術團隊:負責H5、APP、小程式、直播等基礎技術搭建;

創意團隊:包含文案、設計等創意內容產出;

可以預見未來的我們,將越發越不依賴產品的“物理屬性”,

未來的一切消費都將是“精神消費”,如果你的產品不能給人帶來精神體驗,那麼你的產品就將被科技淘汰,而承載人類精神的東西只能是內容。

可能不僅是產品需要內容,企業的管理也需要內容化改造。

例如,阿里為什麼有“花名”?最初可能只是馬總一時興起。但當“花名”代替“李總”、“張總”之後,意義就是在消解官僚風氣。

再比如,得到公司有個管理工具,叫“節操幣”。每個員工每個月可以獲得10張節操幣,他們可以用這張節操幣在公司附近的咖啡廳和飯館消費,還可以獲得打折和VIP待遇。

但是節操幣不能自己使用,必須公開贈送給其他小夥伴,而且要在公司公示,為什麼要把節操幣送給他,說明具體原因。

得到公司每個月會公示當月節操王。 每年收到節操幣最多的節操王,年底可以多領三個月的薪酬。

得到公司“節操幣”的意義在哪裡?它激活了員工的自主管理和協作熱情。“節操幣”像電子遊戲裡的點卡一樣,成為了員工晉升、加薪、淘汰的核心指標。並且一切都是公開、透明的,減少了組織腐敗和負面聲音。

未來只有兩種生意:內容生意和資料生意

用內容去改造組織,就是在現實世界裡,搭建一個虛擬世界。讓員工可以在虛擬世界裡得到更大的滿足,這樣一來企業要做的絕不僅僅是給產品附著一個內容,而是將內容滲透到組織的每個細胞裡。內容會成為企業創立的根基,會滲透到產品生產、品牌推廣、企業文化、管理制度等全部環節裡。

這就相當於:

企業產品=內容的媒介

品牌推廣=內容的宣發

企業文化=內容的世界觀

管理制度=內容世界的執行規則

為什麼黃崢要把拼多多打造成迪士尼+今日頭條,也就是這一個意思。

總結一下內容的價值:

內容營銷的真正的價值—讓產品的價值可觸控;

內容營銷是一種沒有天花板的流量入口;

內容營銷是一種沒有天花板的流量入口;

內容會成

為產品消費的第一動因;

內容對於企業來說,可能還意味著競爭的護城河;

如何做好內容營銷:

一定要有一個方向,不能雨露均霑,持續、長久、穩定、集中的產出,內容營銷才能真正見效;

打造內容的精品戰略,而不是日更;

把創意題,變成數學題去解答;

降低生產門檻,標準化創意工藝;

內容營銷的可積累、可沉澱,形成品牌的資產或是人物角色類IP;

只有路徑更短、路徑更快,才能真正讓“內容”產生“營銷”;

資料來源:公眾號《良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