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建議賣給華為後,項立剛就中芯國際再次發聲,這次直指高層人事

項立剛,據公開資料顯示,他是我國通訊業知名觀察家、智慧網際網路研究專家。前段時間曾發表了個人看法,建議把中芯國際賣給華為,可以實現更好的發展。

從項立剛的建議表述內容來看,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恐怕根本不可能實施。

近日,關於中芯國際,他再次發聲,這次提出了另一個想法,這次直指高層人事,建議工信部派副部長到中芯國際任董事長。那麼,項立剛這次的建議可行嗎?

繼建議賣給華為後,項立剛就中芯國際再次發聲,這次直指高層人事

我們大家都知道,中芯國際是我國大陸目前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晶圓製造企業。

前段時間,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行業第三季度營收佔比排名上,中芯國際以5%

排到第五位,跟第三聯電7.3%

、第四格芯6.1%

差距並不大,算是處於同一梯隊。

然而,跟臺積電、三星的差距還不小。臺積電以53。1%的份額穩居第一,第二名三星也佔到17。1%。跟他們相比,中芯的差距還很大,於是近來多次投資建廠擴產。

繼建議賣給華為後,項立剛就中芯國際再次發聲,這次直指高層人事

以上只是在營收佔比的排名,在晶片製程上,臺積電和三星還是處於第一梯隊。

目前臺積電和三星都已實現5nm量產,3nm技術也在攻堅,預計明年下半年實現量產。在晶片製造技術上,兩家依然領先,另外還有英特爾也在積極地進行7nm攻堅。

除此之外,也就是中芯國際還在積極向先進製程研發挺進,聯電和格芯之前都已經公開宣佈不再進行10nm

以下製程研發,而梁孟松此前就表示7nm

技術已經突破。

繼建議賣給華為後,項立剛就中芯國際再次發聲,這次直指高層人事

中芯於2000

年由張汝京在上海創辦,創立之初發展很快。張汝京也因此成為大陸晶圓製造的奠基人物。但後來中芯發展就不太順利,經歷了三次大的內外派系鬥爭。

其中,第一次是臺積電起訴,導致張汝京不得不離開。第二次是CEO王寧國、COO楊士寧“雙寧”互撕最後雙雙出局。第三次是蔣尚義空降引發聯席梁孟松交辭職信。

近幾年,梁孟松加入後,帶領團隊用了三年多時間,完成了從28nm到7nm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中芯國際因此晶片製造技術進步很快,但高層人事問題依然存在。

繼建議賣給華為後,項立剛就中芯國際再次發聲,這次直指高層人事

多年來中芯國際內部的人事爭鬥,大大影響了公司的發展。相比華為、臺積電,中芯國際確實缺少一個靈魂領導者,非常需要出來一個強勢人物

能調和各個派系

像華為在任正非的帶領下,即使面臨美方四輪制裁,依然還在向前發展。像張忠謀,在臺積電就擁有相當高的地位,在危急時刻又二度出山,迅速扭轉被動局面。

如果當時張汝京不被臺積電逼走,將會成為中芯國際的靈魂領導者。還有時任中芯國際董事長的江上舟也不錯,但無奈因病去世,之後中芯一直在人事動盪中發展。

繼建議賣給華為後,項立剛就中芯國際再次發聲,這次直指高層人事

然而,中芯國際現在卻肩負著國人的希望,因此其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大家也都希望中芯能夠不再因為人事爭鬥影響發展,能夠在大陸晶片製造上闖出一條出路。

項立剛此時提出關於中芯人事的建議,也是因為他看到中芯國際在突破封鎖、解決晶片卡脖子的問題上,遠遠無法達到大家的期望,反而因為人事爭鬥影響了發展。

項立剛認為,領導人必須要有前瞻性、有使命感,中芯國際應該明白肩負的重任,必須把拿下晶片製造作為重要的發展目標,而不是自己搞內鬥、搞錢,靠資本運作。

繼建議賣給華為後,項立剛就中芯國際再次發聲,這次直指高層人事

項立剛認為,中芯國際自周子學辭職後,一直是代理董事長,這種情況難以形成合力、齊心幹事。長期拖下去,中國晶片產業等不起,中芯需要在短時間內形成戰鬥力。

因此,項立剛建議,中芯國際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如果工信部能有一個副部級的領導去中芯國際,那肯定能較好地解決問題,並且不一定非要是晶片出身。

別的先不提,就以上項立剛關於領導人的看法,確實有一定道理,中芯確實需要一個靈魂領導者或是一個重量級高水平管理者。項立剛為此列出了4條理由,如下圖。

繼建議賣給華為後,項立剛就中芯國際再次發聲,這次直指高層人事

其實,除了領導者的建議外,項立剛還提到了一點,也非常重要,那就是不要靠資本動作。也就是說,中芯國際要更好地實現自己肩負的重任,絕對不能被資本左右。

項立剛的這一點,跟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魏少軍的看法不謀而合。近期,魏少軍在一次會上表示,資本正在對晶片產業的持續發展造成影響,要警惕資本過熱風險。

魏少軍認為,我們要加大晶片產業的研發投入,但要回歸產業的本源,積體電路成不了風口上的豬,但資本猶如脫韁的野馬,要防止資本把晶片產業變成風口上的豬。

繼建議賣給華為後,項立剛就中芯國際再次發聲,這次直指高層人事

關於項立剛的建議是否可行,編者不是專家也難以評論。不過就我國當前的晶片產業來講,我們的優勢是在晶片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有涉及,但在精度方面還有差距。

不過,只要我們繼續努力,就一定能夠追趕上,晶片“卡脖子”終會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