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的雲上未來

以云為火,資料為柴,照亮智慧汽車的未來。

自動駕駛的雲上未來

文 | 東 籬

在智慧電動汽車時代,百年汽車工業正經歷電動化、智慧化等浪潮的衝擊,消費者期待著全新的汽車形態和出行方式的到來,市場觀察著產業價值鏈的變革與重構。

滾滾巨浪之下,沒有企業能夠單打獨鬥就能獲得成功,所有人都需要尋覓到合適的夥伴或助手來共同探索未來。

只是,面對正在重塑的產業格局,不少有望成為合作伙伴的科技公司已悍然闖入汽車製造業,車企很難以完全開放的心態擁抱他們。此外,對於尚未造車的科技公司,車企也還在提防著他們覬覦自己的“靈魂”。找到一家能夠堅守“不造車”初心的科技公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與此同時,這場變革在給新入局者以機遇之外,對於所有參與者來說也是一場考驗,各家公司需要及時調整戰略戰術來應對不確定性的未來。

尤其是在智慧化領域,數年前車聯網還是中國汽車智慧化爭奪的焦點,但隨著大屏、語音等智慧座艙的快速同質化,智慧駕駛又成為新的戰略高地,而諸多創業者與專家口中全新的“生態”還在等待構建,隱約可見的萬物互聯或許也是關鍵。

面對充滿變數的未來,車企更加需要一個技術力量雄厚且能找準並專注於自己夥伴定位的科技公司攜手共進,目前來看,堅守汽車行業“數字化助手”的騰訊毫無疑問是最優解之一。

如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智慧交通與出行總裁鍾翔平所言,騰訊不造車,更願意發揮技術能力、生態連線和使用者服務三大核心優勢,以開放合作的方式,整合各個場景最領先技術產品能力,助力汽車企業實現使用者全週期的最優服務。

依託於對於自身助手的準確定位和強大的技術實力,從釋出TAI汽車智慧系統助力智慧座艙,到如今深化“車雲一體”戰略,騰訊一直在逐浪而行,及時為車企提供應對變革所需要的解決方案。而在今年6月釋出行業首個智慧汽車專有云平臺、11月釋出業界首創的車圖雲解決方案,這位車企的可靠助手正在成為汽車智慧化和數字化領域站在潮頭的弄潮兒。

01

車與雲的雙向奔赴

在智慧電動汽車之前,大多數車輛的資料都侷限在車企研發和測試團隊這些小範圍應用,例如透過專業的資料採集裝置在幾百臺規模的試驗車上採集幾個小時的訊號資料(GB規模),資料量不大,但採集和分析的成本並不低,週期也相當漫長,企業透過購買或者自建IDC等方式來解決。

即使到了汽車網際網路誕生早期,智慧座艙產生的互動資訊和資料所產生的額外儲存需求在公有云上就可以滿足。

然而,隨著智慧化的發展,使用者生產和汽車本身產生的資料量出現爆發式增長,2022年開始,高階輔助駕駛的滲透率快速提高,感測器不斷增加的同時,海量資料需要進行儲存、篩選、整合與挖掘,雲服務逐漸開始成為汽車智慧化升級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必要的重要技術基座和基礎設施。

自動駕駛的雲上未來

從座艙體驗到雲端能力建設的程序,實際上是汽車行業、企業和產品的進化,雲服務變成車企在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上的必需品,車企對於雲服務的需求不再是簡單的儲存和下載,所要求的能力服務也更進一步提高。

反觀雲廠商們,近幾年的日子並不好過。國際資料公司 (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2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2上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的IaaS和PaaS市場,兩者營收總和同比增長30。7%,但增速已經放緩,同比下滑18%。

具體到廠商來看,阿里雲的近三年Q3的營收增速從62%跌到33%,如今降至4%。而騰訊雲也由於縮減虧損專案並專注於自研產品,雲及其他企業服務收入同比略有下降。

在其他領域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雲廠商的目光開始轉向相對藍海且潛力巨大的汽車雲市場。分析機構沙利文釋出的《2021年中國汽車雲市場追蹤報告》顯示,2021年大中華區汽車雲行業的市場規模高達335億元人民幣,到2026年有望突破800億元。

車企對於雲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雲廠商也需要新的增長點,國內巨頭開始湧入汽車雲市場。

今年6月,騰訊在智慧出行2022新品釋出會上公佈了行業首個智慧汽車專有云平臺,釋出“車雲一體”戰略規劃;8月,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聯合安永發布業內首個智慧汽車雲服務白皮書;9月,百度智慧雲釋出了 “雲智一體3。0”架構,並首次釋出“汽車雲”;11月阿里雲“汽車雲”在雲棲大會正式釋出。

在11月30日的2022騰訊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重磅釋出的車圖雲解決方案,透過業界首創的“車雲一體化”的地圖能力,在安全可信的專有云平臺之上,開放地提供自動駕駛所必需的地圖更新服務和位置服務,加速自動駕駛功能迭代,助力實現全生命週期的自動駕駛服務運營。

自動駕駛的雲上未來

2022年,隨著準L3級自動駕駛量產的開啟,“車”和“雲”來了一場盛大的雙向奔赴,車雲一體化的大幕徐徐拉開。

02

一體化不只是車+雲,關鍵在融合

其實,汽車上雲算不上新鮮事。

如前文所言,早在聚焦於車聯網競爭的時期,車企們已經開始把一些資料和服務遷移到雲端,這是最早期的車+雲。騰訊在釋出TAI汽車智慧系統的時候,騰訊雲就是其中臺的底層技術之一。

到了2020年前後,汽車的服務和使用者生產的資料開始增加,海量資料的產生、處理、互動等底層資料儲存與管理的挑戰開始凸顯,但在這一時期,雲依然沒有進入到車內,還只是扮演“資源”的角色,提供儲存、計算等資源上的幫助,沒有跳脫出車+雲的基本盤。

當然,這也是車雲一體化中最基礎的功能,不可能被忽視,特別是到了高階輔助駕駛開始爆發,資料進一步增長之時,儲存和計算的功能是車和雲最底層的聯絡。

只是當軟體定義汽車的理念進一步被實踐,汽車的定位在傳統交通工具的基礎上被賦予更多的含義:第三空間、生活中的夥伴,資料能力開始成為車企在未來戰場的核心競爭力,基於雲底座持續打造數字化能力,成為車企實現數字化的關鍵手段。

當市場需求轉向更底層的數字化技術能力,在這一方面具備技術優勢的騰訊自然願意助力企業進行變革。

在去年,騰訊就開始佈局。為了給車企等合作伙伴提供“數字基建”能力,騰訊正在進一步夯實以雲、圖為核心的“底座”能力,為汽車產業數字化升級提供紮實的基礎設施,幫助車企構建起一張貫通產業鏈、連線使用者的開放大“網”。

依靠這張網,車和雲已經開始融合,資料能夠在其上流動起來,價值開始逐漸被挖掘。但是要做好做精、極致體驗,只是讓資料流動起來是不夠的,騰訊等雲廠商需要將車、雲進一步融合,讓資料真正成為智慧汽車的“燃料”,驅動車企在智慧化的道路上跑起來。

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騰訊智慧出行負責人鍾學丹表示,“車雲一體化、資料驅動將成為汽車行業的競爭關鍵,也是騰訊助力汽車行業的核心方向。”

這就要求汽車雲服務商能將自身優勢轉化為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亮點,同時還能透過分層解耦的靈活性與開放性,讓車企在核心能力打造上擁有更高的主導權,對夥伴擁有更多的選擇。

自動駕駛的雲上未來

而以上這些都是騰訊所擅長的,在前期積累的基礎上做好了車雲打通、融合的準備之後,其“車雲一體化”戰略在今年全面鋪開:

在車端,推出智慧座艙TAI、智駕地圖等產品及能力,助力車端智慧進化。

在手機端,充分發揮微信+企業微信的連線能力,並推出微信“騰訊出行服務”小程式等產品,實現手機與汽車場景的無縫連線。

在雲端,騰訊基於智慧汽車雲底座,推出覆蓋汽車研發、製造、營銷、運營、車後服務全鏈路的行業雲解決方案。

騰訊透過車端、手機端、雲端打通的車雲一體化模式幫助汽車產業進行有效的數字連線,建立資料驅動閉環,提升各環節生產效率。

同時騰訊還發布了智慧汽車雲,開設了專雲專用的智慧汽車雲專區,一站式有機集成了自動駕駛研發與運營工具鏈、智慧座艙研發、智慧駕駛地圖、運營服務等全方位能力,提供行業首個專為智慧汽車打造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如今,騰訊已經從去年的“資料在大網上流動”的車雲融合初級形態,升級為以云為核心,給汽車產業提供能夠實現“資料驅動”的車雲一體化的基礎設施。

即透過靈活的部署方式、雲原生的開放體系,以及針對汽車行業特性的行業解決方案,助力車企構建圍繞廠、店、人、車等不同場景,構建車雲一體化的資料驅動閉環。

自動駕駛的雲上未來

據HD Auto瞭解,目前,已經有包括寶馬、賓士、蔚來、廣汽、長安、吉利、一汽-大眾在內的超過100家車企及出行科技公司使用騰訊的雲服務。

03

自動駕駛“火燒雲”

11月末,中國自動駕駛行業迎來了“小陽春”,縱目科技申報IPO、自動駕駛創業公司福瑞泰克和宏景智駕等紛紛宣佈新一輪融資。在資本熱錢開始從持續虧損的Robotaxi等無人駕駛領域流向更容易落地的輔助駕駛。

企業和政策都在催熟這個行業。

這兩年,大多數中國車企為了加速智慧化的轉型,向標杆企業特斯拉看齊,都在努力推進輔助駕駛車型的量產落地。8月份工業和資訊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透露我國L2級輔助駕駛乘用車新車市場滲透率已提升至30%。

想象空間還在後面,上海在9月份釋出《上海市加快智慧網聯汽車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L2級)和有條件自動駕駛功能(L3級)汽車佔新車生產比例超過70%。如果平均下來,這40%的增長空間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隨著車企L2+等高階輔助駕駛開始加速落地,這把火也燒到了雲上。在利好“車雲一體化”的同時,新的變化也對雲廠商賦能自動駕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自動駕駛汽車開始規模化上路,自動駕駛運營平臺逐漸成為車企的標配,需要車端、雲端一體化的地圖能力,來支撐自動駕駛功能的快速迭代,實現全生命週期的自動駕駛服務運營。

換句話說,騰訊這樣的雲廠商在與車企互動過程中的角色定位要更進一步在不爭奪主導權的前提下,承擔車企戰略合作伙伴的責任,更深度參與到自動駕駛運營中去。

作為車企的數字化助手,騰訊沒有錯過這個風口,在今年的數字生態大會上推出行業首創的圖、雲一體化模式。

據瞭解,騰訊將依託於安全可信的騰訊智慧汽車雲,開放地提供自動駕駛所必需的地圖更新服務和位置服務,助力自動駕駛功能的高速迭代和全生命週期的服務運營,為自動駕駛服務運營提供基石。

具體而言,騰訊車圖雲解決方案可以為車企提供可定製的地圖更新能力,以及端到端的安全閉環,同時還提供廣泛、鮮活的位置服務,幫助自動駕駛運營環節增效提質。

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劉澍泉告訴HD Auto,騰訊提供車圖雲解決方案來幫助車企解決自動駕駛運營環節的問題,並不是指無人駕駛出租車這類具體面向消費者收費的服務。

自動駕駛的雲上未來

騰訊車圖雲解決方案所參與的自動駕駛運營,一方面是道路運營,哪些路段是開放的,開放的路段又達到了什麼級別,是L2還是L3等,也就是ODD(指標對自動駕駛及相關功能專門設計的執行條件,包括但不限於道路型別、行駛區域、速度、環境等)的識別和運營,還可以透過開放的位置服務,幫助運營人員分析自動駕駛功能在特定道路上的執行表現來進行功能最佳化。

另一方面,在道路運營的基礎上,騰訊助力自動駕駛功能運營,即透過提供實時的POI資訊、動態交通訊息等,幫助自動駕駛運營人員綜合評定自動駕駛功能表現,並結合使用者軌跡、熱點路段、車輛資料等資訊來評價自動駕駛功能的使用者價值,有序地進行自動駕駛功能升級。

劉澍泉表示:“騰訊透過提供開放的‘車雲一體化’的地圖能力,助力車企構建端上‘推理’和雲上‘訓練‘的大閉環,驅動自動駕駛功能的快速迭代,順利步入量產運營階段。”

合作已經在更早些時候就落地了。11月28日,騰訊和蔚來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自動駕駛雲、智慧駕駛地圖、數字生態社群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在車圖雲方面,雙方將搭建與地圖相關的定製化雲服務,基於行業領先的車-圖-雲一體化模式,打造具有蔚來特色的個性化地圖能力。

當下,資料開始成為新的生產資料,而云也正在成為全新的生產力,車雲一體化下的自動駕駛運營不會是車企與雲廠商合作的終點。

自動駕駛的雲上未來

未來,如何讓車和雲不是簡單相加,而是以乘積甚至是指數的形式來釋放資料的潛力,仍需騰訊與它的夥伴們繼續上下求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