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別人拒絕後,其實情感是痛苦的,大腦的意識是:我被排除在外了

想象一個場景:在候車室中,你正在和另外兩個陌生人在等車,其中一個陌生人看到桌子上放著一個小球,於是就順手把它拿起來了,扔給另外一個陌生人,另外一個陌生人把小球接住後,看了看球,於是微笑著把小球扔給你。於是你會感覺到這是一個接球遊戲,剛好可以打發一下等車的無聊時間。

這時候,你的內心應該是愉快的,於是就快速把小球扔給第一個陌生人,第一個陌生人接到小球后迅速扔給第二個陌生人。你在等待著第二個陌生人扔球過來,但是很遺憾的是:第二個陌生人把小球直接回傳給第一個陌生人了。

你以為這是一個失誤,但是更遺憾的是,接下來的扔球活動直接是他們兩個人的遊戲了,你直接被排除在遊戲之外了。那麼面對這樣的場景出現:你的內心感覺是如何的?這個遊戲是否影響到你的情緒了?

被別人拒絕後,其實情感是痛苦的,大腦的意識是:我被排除在外了

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小孩子的遊戲,我根本不屑於去跟兩個陌生人一起玩耍,自己根本不在乎,完全不受情緒的影響,自己該幹什麼就去幹什麼。

其實這個遊戲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心理學實驗,那兩個陌生人是實驗人員扮演的,他們故意在第一輪會讓被試者接球,在第二輪開始後,讓被試者出局,自己玩耍。心理學家在實際調查過程中發現:人們的確是在乎的,而且在乎的程度遠超乎我們的想象。人們更多體驗到的是一種情感層次的痛苦。

其實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心理學實驗,但是對於人的情緒變化影響,產生一定的觸動作用。主要的研究目的是:當我們被拒絕後,內心的情緒情感是如何變化的?

被別人拒絕後,其實情感是痛苦的,大腦的意識是:我被排除在外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參加工作面試被拒絕;在向喜歡的人表白後被拒絕;有向朋友提出一個合理的要求被拒絕;其實每一種拒絕,我們自己去親身體驗後,都會帶來內心的痛苦和焦慮,甚至對自我的評價會有所降低。

記得有一次,我借給一不太熟朋友100元錢,借完後就沒有什麼感覺,覺得他有錢了自然而然就會還。過了兩三個月,他又要找我借500元錢。這個事件的發生讓我想到了第一次的借錢的場景,於是我就跟他提了一下上次借錢的事情,他直接拒絕的說:你記錯了吧,我根本就沒有找你借過錢呀!我給他還原了當時見面的地方和場景,他說沒有的事。

那一刻,其實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明顯感覺到被拒絕的痛苦。本身存在發生的事情,既然就當沒有發生過。內心就感覺這朋友感情的價格就值100元錢?這種心理的痛苦程度感覺自己的身體被捅了一刀。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在原始時代,被部落拒絕,相當於失去了獲得食物的權利、失去了獲得保護的權利,這樣個體是很難生存下去的。其實當我們被一個熟悉的群體踢出來後,就會明顯感覺到痛感,就會在大腦中出現一個意識:我被排除了,我被關小黑屋了。

被別人拒絕後,其實情感是痛苦的,大腦的意識是:我被排除在外了

所以現在為什麼很多人喜歡抱團?人為什麼要群居?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主要就是避免這種被排斥感的出現。當自己無法在一個圈層裡面有話語權,或者被排除在外怎麼辦?那就重新構建一個屬於自己的群體圈層,自己來牽線搭橋。

我們的內心本身是善意而平和的,當有一些私慾出現的時候,難免會拒絕別人,或者被別人拒絕。將心比心,對於一個被拒絕的人來說,那一刻的情緒狀態是糟糕的,是低沉萎靡的。所以不用有意識去拒絕別人,能夠多接納別人,也是一種心胸寬闊。

所以下一次在玩扔球遊戲時,記得和別人一起玩的時候,那就一起玩得盡興開心,不拒絕別人,不排擠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