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的性”解析“有為”和“無為”

甲:我們領導很討厭,總是給我安排一些無聊的工作,我實在是不想幹!

乙:你啊,就是想得太多了,領導讓你幹,你幹就行了,想那麼幹嗎?

甲:那是他安排的有問題,我為什麼要幹?

乙:不為什麼。

甲:不為什麼是為什麼?

乙:領導讓你幹你就幹,哪來那麼多為什麼?

甲:我一不為升職,二不為加薪,為什麼非要聽他的?

乙:不為什麼就不能聽他的嗎?為什麼非得為點什麼?

甲:可是,總得為點什麼吧?

……

以上是一段真實的日常對話。我們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和甲一樣,做任何事情都帶有目的性。當然,不見得就是不好的目的,或許利己,或許利他,但總得為點什麼。

只有襁褓裡的小嬰兒不是這樣,他們無論是哭、是笑,都是出自本能。隨著小嬰兒變成小孩子,他們就學會了察言觀色,之後他們的一言一行也就漸漸地帶上了目的性。

對於一般人來說,這種目的性很正常,因為從小到大,我們就是在各種目的的威逼利誘下成長的。考一個好成績、上一個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成為一個人生贏家,這些都是目的,並且是主流價值觀,是大多數人所向往的美好人生。

然而對於學習實踐傳統文化的人來說,必須瞭解這種目的性的存在,並且在行走坐臥時、起心動念處去察覺這種目的性,逐漸減少這種目的性。

帶著目的性,就是“有為”,就是“執著”,就是“煩惱的此岸”;沒有目的性,就是“無為”,就是“自然”,就是“解脫的彼岸”。

讓我們從這個角度,再結合一開始的那段對話,重新審視一下老子那句“無為而無不為”。對於“有為”來說,因為要問個“為什麼”,因此“為什麼”就成了障礙,這個“目的性”會阻礙我們去做事情,降低我們的執行力,也影響我們的心情。對於“無為”來說,因為不需要問“為什麼”,就不會產生牴觸情緒,只要不觸犯他的原則和底線,就什麼事情都做得來,並且在有限的被動下,發揮無限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或許,你會說,那這樣豈不是沒有思想、沒有主見、沒有前進的動力了?其實不會,因為這是一種我們達不到的理想狀態,我們沒有一刻不被“威逼利誘”著,前進的動力永遠不缺少。恰恰我們缺少的是及時“剎車”的能力,也就是堅守原則和底線的能力。

或者,你會說,這樣子豈不是把我們自己的人生選擇權交給了別人?同樣不會,因為有原則和底線存在,“無為”的方式,不僅沒有交出選擇權,反而給了我們無限的可能性。

之所以從古至今聖人們揚“無為”而抑“有為”,是因為人們多“有為”而少“無為”。聖人們是在效法“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